大家好,我是提案人kukuchi
昨天带小孩看医生,后续就暂时没回应推文讨论
今天把提案内容作比较详细的论述
我认为
1.提案诉求越单纯明确,主管机关越难有模糊操作空间
所以没提出权责复杂或是曾讨论但有争议空间的诉求
像是检讨出养制度流程、增加社工数量及访视频率、使用监视器监控等等
2.限缩诉求的针对对象,避免影响过多相关从业人员及家庭
3.从既有且推行有一定时间及制度的政策做延伸
好处是已有相关人员有推行经验,政府执行阻力低
也比重新建立政策、制度要省时省人力省资源
主管机关在评估可行性上会节省不必要没效率的会议
4.将工作分流及专业导向,减轻社工访查负担
再来是推文提到的一些问题,有些是提案时就有想过配套
这边有些政府文宣及统计资料希望大家能阅读
7岁以下幼儿享有7次健检服务~只需挂号费,定期健康检查,守护宝贝健康- 卫生福利部
https://www.mohw.gov.tw/cp-3547-37140-1.html
https://reurl.cc/37Vl3L
儿少统计专区 | CRC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资讯网
(https://sfaa.gov.tw)
机构安置儿少人数及安置时间统计
长期安置(2年以上)儿少人数
统计资料- 社会救助及社工司 (mohw.gov.tw)
https://dep.mohw.gov.tw/DOSAASW/lp-541-103.html
社工人数概念
Q. 为什么儿盟不设立育幼院安置出养的孩子?::捐款大小事::儿福联盟
(https://children.org.tw)
https://www.children.org.tw/contactus/donate_things/687
提案论述部分
1.提案仅针对因家庭失能被政府转介安置的6岁以下婴幼儿
从儿少统计专区中查到长期安置(2年以上)儿少人数
数据内容0-6岁这个区间包含机构安置及寄养家庭
至2022年每年总人数都在350人上下
另外机构安置儿少人数与时间的数据,总计人数也都在多3000人以下
相对来说受安置婴幼儿人数占比整体来说都不算多
我不认为在预算跟资源方面会占用政府资源太多
2.国健署推行的儿童预防保健服务
依据卫福部的文宣全国约3,540家医疗院所提供儿童健检服务
代表可以前往健儿门诊的医疗院所选项很多
只要处理好交通配套措施,要前往健检难度真的相对低
同时也表示可以有大量人力分流,减少单一人员的工作负载
假如选项有全台100个专责医师到府访视健检,1000个专案社工增加访视
以及3500个有提供健儿门诊的非特定医疗院所
有什么理由应该排除那3500个门诊的选项?
3.承上,提案是强制对象为安置单位而不是单指特定对象
因为安置方式不同,有的机构是集体收容安置
有的机构是委托全日托保母或寄养家庭
依照安置单位的规模处理方式也可以有所调整健检的模式
像是集体安置的人数多,就可以像学校体检一样请医师前往检查
全日托保母依法规,同时安置人数不能超过2人
寄养家庭多半也是同时只有安置1人
搭大众运输(只有小客车有安全座椅的规范)
或请社工、社会局协助指派专车接送都可以讨论
或是由政府单位召回安置单位集体健检也可以是选项
而且一些大医院都有像公共汽车那样的定点专车接送服务
偏乡的话一些医院也有家医科配合长照家访诊疗的经验可以借鉴
4.为什么没提到视讯看诊
因为视讯看诊也是有极限,能看到的细节较有限,也花费较多的时间
现场的健康检查、理学检查及发展评估等可能10分钟就结束
视讯看诊除了画面清晰度问题,如何协助医生检视也是问题
隔着视讯体检可能整套下来要花上许多时间
这选项我认为比较适合已经进入一定安置状况稳定的个案
5.没有提到警政等其他单位协助
把诉求单纯化,过于复杂的跨部会合作会让提案诉求失焦
6.不讨论社工如何落实访视及增加访视频率
理由同5.,而且本提案诉求之一就是减低社工负担,不是增加工作量
7.为何要限缩对象为受政府安置幼儿,而不讨论全体幼儿防虐措施
除了将事情复杂化以外看不到执行的可行性,只会让提案失焦
而且儿虐原因百百种,没有一种解法可以全体适用,又不耗费大量资源
8.医师对比社工的检伤能力及争议性
不是说社工不需要有理学检查及检伤之类的训练或是检伤能力一定比较差
而是对合格医师来说,这些都是基本技能
不论是技能熟练度或是经验累积上,只有少数社工能跟上医师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涉及医疗行为及身体接触上
医师绝对是相对争议性较低的选项
9.为什么不只给单一固定的专责医师或社工而需要非特定的门诊检查
避免长期配合机构的安置单位后陷入共犯结构的困境
10.保母相关问题
我问过在台北当保母多年的大阿姨,全日托类型的保母不多
由机构委托的全日托保母更少
绝大部分保母不会直接受到本提案影响到工作
比较有影响的是全日托保母的工作保险
带幼儿外出健检可能要有非工作场所保险的加保配套
最后就是大家再一起讨论看看,一个人能想的有限
有讨论有声量,有声量才容易被立委重视
也希望认同提案的人能多帮忙到其他社群征求联署,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