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新手妈妈的经验分享

楼主: lavenderjamy (*_*)   2021-11-02 15:38:43
从妈宝版得到很多前辈的经验分享,我也试着来分享一些可以准备的方向。
我是个习惯未雨绸缪的人,但对于当妈妈这件事我却有点不知该如何准备起,
因此有了这篇经验分享。
主要是提供一些可以做功课的方向,但我并没有所谓的“解答”。
.关于生产:
我是39周自然产,原本有早产的倾向,医师有开安胎药,希望我至少撑到38周再生。
虽然37已足月,但医师觉得38对宝宝比较好。这点大家就听医师的评估吧!
我是落红之后住院催生,催了一天没动静,隔天中午医师手动破水,
开始阵痛,不知要痛到何时的我打了减痛分娩,结果一打完就全开进产房了(15分钟)
我觉得有点可惜,但护理师说可能是打了所以放松而产程快速,这我就不清楚了。
进产房后因为没有痛感,我生不太出来,最后是靠真空吸引跟压肚子。
强力推荐生小孩前要看生产影片!!!可以估狗[产科酷吏王培中]
不然我连什么是哈气!为什么头出来后不能出力都不懂。
.关于月中
我在月中住两个礼拜,第一个礼拜几乎都是吃饭、挤奶、睡觉(四小时起来挤奶)
好好照顾自己,有力气时再推宝宝下来瓶喂或亲喂。
毕竟护理师1:5,有时候宝宝都得排队喝奶,也是蛮心疼的。
.关于月子餐
我总共吃到产后40天,虽然吃到后面变化性不大,但我还是觉得很好吃
有些月子餐是可以免费加饭、加菜、加汤的,这个可以询问业务。
如果我下一胎,会考虑不要订早餐,毕竟早餐算下来也是一餐快500元,
但我通常都跟午餐一起吃,很常吃不完,有点可惜。
.关于新生儿的自费健检和保险
我觉得保险很麻烦,一直拖着不想管,结果这块反而没处理好。
有人说要先保险再检查,但我一直拖,最后没有进行健检。
但也有人说现在好像可以先健检再保险。
这块我觉得要好好花心力研究,要保哪些险、要做哪些健康检查。
.关于泌乳顾问
我觉得可以先查起来放,我推荐本身是医师的泌乳顾问,虽然需要到诊间,
无法到府,但相对之下收费比较便宜而且本身又有医疗专业。
我觉得更放心!
.关于宝宝的头型
其实这是我最想要分享的!
我从来没想过宝宝会睡到头歪掉,虽然医师说可能跟在肚子里、出生后睡姿、
真空吸引、喂奶的惯用手有关,但有些我觉得是安慰妈妈的话,
如果我知道这件事我会努力翻宝宝的头顾头型的,头型这件事有想过戴头盔,
但医师觉得正面五官是正的,可以先靠睡姿来努力,目前持续努力中。
.关于妈妈手
没想过我那么快就妈妈手了,大概宝宝两个月时,发现手腕关节很痛。
到目前是双手都痛,平时会尽量带固定式护具。
这点建议可以先查一下,尽量避免妈妈手,毕竟得了之后很难好。
我猜是我瓶喂的手势,角度太弯导致。
.关于亲喂
在月中的时候我几乎都是挤出来瓶喂,因为宝宝黄疸指数偏高,
怕奶喝不够,指数会很慢才消,因此都是瓶喂。
回家之后也是挤奶瓶喂,但真的太太太累了!
每天在挤奶跟喂奶中循环,好可怕!
还好在月中也有持续练习亲喂,宝宝满月过后吸力大增,
亲喂也越来越顺畅,当时我有找泌乳顾问调姿势,帮助很大。
之前接收到的资讯都是母奶是源源不绝的,因此我都挤完奶才亲喂,
结果宝宝喝了半小时继续大哭,补奶才不哭。
我当时觉得很怪,我挤的量明明够当餐的量,为何亲喂总喝不到?
后来我才发现,挤完奶奶就空了啊啊啊啊啊!宝宝当然会哭哭。
从瓶喂改成亲喂的过程,我是先一边给宝宝喝,另一边用小花吸乳器收集,
下一餐再两边交换,第三餐瓶喂前两次用小花收集到的给宝宝喝。
当时在转换期,奶水没办法立刻跟上,但过几天就达到供需平衡了。
目前另一边就是用纱布巾吸,没有再储存(有20条纱布巾在使用中)
.配方奶
记得先申请两三种不同品牌,以备不时之需。
.学煮饭
我本来也是0厨艺,但对煮饭很有兴趣,趁著怀孕后期看youtube 学煮饭。
一个不沾锅、汤锅,一把菜刀就开始了。
一开始先估狗一下不沾锅如何不沾,非常受用。
新手非常推荐“简单哥”,虽不是专业厨师出身,但都是简单入手的家常菜,
而且当餐的食材标示得非常清楚,对新手非常友善。
在家带小孩有时候自己随便煮煮都比叫外送快又方便。
.收涎
四个月收涎的饼干或馒头记得提早订!
.副食品
在怀孕后期若有空也可以一边研究副食品,毕竟四个月转眼就到。
以上是一些浅显的分享,供有空的孕妇参考,也欢迎各位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的经验唷!
祝福大家育儿之路愉快~
最后,我们要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宝宝真的好可爱!也长得好快!要好好珍惜每一天唷!
作者: lovewinds007 (阿斐卡住出不来了~)   2021-11-02 15:44:00
新生儿保险真的是出生后才想到,然后在月子中心又忙又累还要研究这些XD收涎饼干我根本完全忘记这件事,前前三天才找到朋友认识的原因帮忙赶...我一开始就打算全配方,在医院的时候都是婴儿室泡奶,一到月中完全不知道怎么泡奶...建议大家也要学一下怎么泡奶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