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教育部是不是没听懂啊?

楼主: jilllue0907 (玫瑰色的你)   2021-07-11 03:34:20
7/12更新:
我已将本篇个人设想的跨园整合相关建议,
向卫福部社家署及教育部陈情,
期望权责单位尽快能拟定出可行方案,
解套迫切的托育需求!
版友如有其他建议也请尽量向权责单位提出,
以免政府继续当做大家都没困扰!
———————————-
(以下为原文)
这篇提出配套真是太值得推!
的确很难强制所有各行各业都WFH,
有些行业性质就是无法,
但有足够强烈的诱因让可以做到的企业去做,
就已经可以很大程度解决上班族父母现在的窘境,
尤其这几天讨论看到许多版友提到,
指挥中心提出“微解封”后,
一堆公司就急于叫大家恢复正常上班,
原先的WFH或分流取消,
没有相对应提出解法也就罢了,
至少指挥中心站出来明确要求,
只是“微解封”不是警戒降级,
请各办公场域仍维持原先的弹性或分流上班,
会很难吗?
还是又要说他们不知道各公司已经急着解封了呢?
另原po在回推文有补充将无法WFH的上班上工父母的孩子,
指定场域给予托育,也是很好的方法!
我自己也是想到,
目前不愿意收托的托婴或幼儿园,
也许有需求的人数让园所觉得开放不敷成本,
也许防疫考量不宜开放到太多的人数,
而造成无法满足家长的需求。
那是否有可能邻近的园所整合需求,
假设人数不足的就暂时集中到某园所开放收托,
这样行政人力成本就比较能平衡;
假设是需求过多要分流,
(开放收托每班人数势必要减低,
才能降低染疫风险)
则采取孩子轮流上课,
或是场域不足的问题则可考虑商借国中小校园等等~
至于另一个麻烦的费用问题,
我认为不应该按原先的注册费和月费这样收,
假设有采取跨园整合也很难按这样方式收,
毕竟每个园所收费有所落差,
应该订定一个暂行的收费标准,
以托育日数逐日计算会是比较理想的。
以上只是个人粗浅的想法,
不过因为看到有不少声音说一直喊要配套,
具体要什么自己也要想,
不要像巨婴只等别人解决,
所以也想提出这样的想法让大家讨论看看是否是可行的~
此外我也不觉得喊要配套但没想出具体内容就叫巨婴,
有需要的家长提出需求了,
政府没先想到而提出解法也就罢了,
已经接受到陈情反映了就要去想解法,
不就是政府机关的职责吗?
比如像以上跨园整合需求的作法,
我们家长能建议,
具体落实不也得靠权责单位(教育部、卫福部、各地教育局、社会局)去执行吗?
要家长自己跟公司或园方协调,
要是能解决终究也只是个案,
但目前有这种困扰的家长全台各地都有,
即便是各地方政府自己解决也许都不够全面,
比如说收费问题也牵涉到补助问题,
根本是全国性层级的问题,
要中央统筹处理应该是合理的吧!
———————————
这几天看讨论串,
有些人对于烦恼的版友说,
我家孩子的园所有收啊~生活影响还好啊~
你们到底吵什么?
我们防疫已经很努力了啊~
到这程度继续封百业萧条爆发倒闭潮大家都没好处,
为什么要批解封?
或是开电影院运动旅游跟开幼儿园根本两码事,
不该开放娱乐业没错,但也不该吵开托育场所…etc.
没错,我也认为目前还不到全面复课的条件,
但版友从一开始提出的议题就是:
“目前警戒下托育场所原则上关闭,
但有需求还是要送托给予基本照顾,
然而园方就是双手一摊不收怎么办?”
似乎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在吵该全面恢复正常托育
拉电影院等娱乐业出来,
只是太不爽不要说什么国家一起养,
没一起养至少别扯后腿吧!
娱乐业餐饮业这种室内密闭空间开放下去,
疫情再爆风险极高啊!
我们也知道不求回到零确诊平静世界,
但至少要维持一个能回复常态生活的水准,
小孩关在家不能出门有多无奈也其实不利成长,
在座父母应该都正亲眼看着,
我们不就盼著疫情趋缓稳定,
小孩能再次自由出门吗?
什么不开,先开风险值最高的场所,
真的让人觉得希望灭绝啊!
至于说批评就是否定防疫的努力就更荒谬了!
这样开下去最想哭的就是防疫人员吧!
个人职业是医院里的非医事人员,
每天第一线看到疫情之下防疫人员有多辛苦…
我们医院自疫情爆发以来,
成天忙的除了收治确诊病患,
就是社区筛检和打疫苗,
开社区筛检站和疫苗接种站都需要人力,
除了必要医事人员外,
还要各种引导、挂号过健保卡、登录资料等等的人力,
院内的行政人员(包括我)也都被拉进去支援。
视现场需求我们也是要著各种必要的防护装备,
也是要冒着接触感染源的风险,
但大部分去支援的人其实没有什么怨言,
想法反而是如果贡献一点力量可以让疫情早点平息,
那就很值得。
只是随着疫情演进,
时不时就有某个行业或某个公司行号爆发群聚,
院内就得配合卫生局指示赶紧专案大量筛检及注射疫苗,
比如说前阵子市场专案,
某天宣布摊商进入市场必须有疫苗接种证明,
或PCR阴性证明,
瞬间涌入爆量有筛检和接种疫苗需求的市场生意人们,
我们也只能穷尽一切人力物力,
希望在最短时间处理完专案,
让他们能去做生意、能有疫苗保护力。
因此我真心祈祷,
娱乐业开下去,不要爆个什么电影院专案、健身房专案,
没专案就已经很燃烧了,
指挥中心真的卖闹啊!!!
而说现在不解决托育问题也对自己生活不是太有影响的朋友,
其实我也是幸运能有后援来顾孩子的人,
只是就刚好在疫情爆发那时候,
正是我预计想把原先由长辈照顾的孩子,
改送托婴中心的时间,
长辈爱护、全心呵护孙子绝对无庸置疑,
但我家孩子各项发展我都觉得不错,
唯独语言有些偏慢(依儿童手册就是低标飞过这样 )
主要照顾的长辈属于不太会跟孩子装疯卖傻
(没有负面意味,
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外星语一直回应我都觉得我很像疯子XDDD)
对话的类型,
简言之就是刺激不足,
还有也觉得自从孩子出生以来,
疫情就一直持续,
他实在好少机会能跟同龄孩子互动,
好不容易说服觉得送托就会被虐待、会狂生病的长辈,
疫情却爆开无法送托了
所以没有托育困扰就没被影响吗?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的,
真的无法体会别人的焦心,
什么都不讲会比讲风凉话好太多了~
(另接下来如有限度开放收托,
我不会这时候送出我家孩子,
一定把限额留给必须的家长)
——————————————
最后讲个小故事,
时序拉回去年1月初,
我家孩子刚出生,
我哥哥自日本旅游返国,
不幸在旅途中标流感,
入境时发烧被拦检,
那时就被盘问是否从中国入境、
是否有去武汉,
事隔大约一个月疫情渐渐延烧出来,
我们才知道那时我们的边境管制消息掌握得很早,
所以去年各国开始烧时我们守下来了,
不只是戴口罩、有口罩那么简单,
当时我们的防疫真的是做得很棒很及时!
但之前考了100分、得了模范生,
不代表永远都是名列前茅、
永远各种决策都是最棒的、都不能被检讨。
就说一直喊的“超前部署”,
一开始守得漂亮、多争取了一年多,
但对于有一天可能疫情爆发(就像现在),
各种该有的准备到底都部署了什么?
各种因应措施沙盘推演过吗?
各种受冲击的对象该有的配套在哪里?
为什么看起来好像还是像各国去年第一波猝不及防、什么都没准备好?
真心希望指挥中心要拿出去年那种专业水准,
不要因为疫情突然爆发乱了手脚,
连防疫措施都被财团、老板牵着鼻子走!
跟住国外的亲友讨论疫情,
相对于有点太过崇尚自由连戴个口罩都很难的外国人比,
真的觉得我们台湾对于各项防疫指令配合度是很高的,
拜托中央和地方就好好订好配套政策,
要解决家长的托育烦恼真的没有那么难呀!
※ 引述《marioking (照)》之铭言:
: 真的要求非必要企业WFH有很难吗?
: 政府不愿意解决而已吧?
: 禁止企业开除在疫情期间申请WFH的家长,或是除了非必要企业以外禁止上班啊,要营业
: 只能WFH
: 餐厅老板都能关,八大都能关了,为什么非必要企业不敢得罪?
: 前面有人提了不愿意规定公司,不然就每个月三万,其中一个家长就能辞职顾小孩
: 太贵?阿不然补助愿意开放员工WFH的公司每人一万补贴啊,这有很难吗,育儿津贴给幼
: 儿园干嘛?又没开,补贴给公司啊,我相信很多公司会因为这一万让员工在家工作
: 育儿津贴还给幼儿园干嘛?里面的老师确定拿得到薪水?还是都给园长在赚?这样又会有
: 更多幼儿园愿意开放收托
: (不代表我认为小孩去幼儿园增加染疫风险是好事,不过托儿是硬性需求,就像是双方父
: 母是医疗人员又没后援的怎办?医疗人员也辞职吗?)
: 封城就要有配套啊,你要家长辞职带小孩,被疫情所迫辞职在家里带孩子的发放失业补助
: 有很过分吗?还不是从家长以前缴的劳保出来付?
: 有困难家长可不可以提前从劳保领出部分退休金?不是月入十万就可能没有困难欸,房贷
: 车贷不用缴?如果能从劳保领,理论上也不是从国家里面出,是劳工自己出的
: 这样被放无薪假的家长或是“中产”阶级的家长也能有喘息的空间
: 疫情期间特事特办,连劳保失业补助请领的资格放宽一点也做不到吗?根本只是政府不想
: 做,不是做不到吧?八千亿都能白发了,失业补助才多少钱,而且又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 然后看看智障国民年金能不能在疫情期间豁免
: 或是家长辞职带小孩的有几个月的健保豁免之类的,加减也都是帮助,发个一万对于一家
: 四口光吃饭就不够了,要怎么“纾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