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6~12M 宝宝玩具分享与外出心得

楼主: r510517 (Lu )   2021-04-09 13:25:45
是否因发布心得而有优惠: no
优惠内容:(若无则不用填写)
图文好读网志版:
https://r510517.pixnet.net/blog/post/331088959
孩子长大了
“玩具”不再只是单纯的玩
也能够是“教育/学习”的功能
不单单是“认知”的启发
还能有更深层的“规矩”的建立
https://imgur.com/i08u3MK
6-9M
孩子不只是躺姿
而有了更多姿势的转换能力
伴随着不同视野的开启
探索范围将更多更大
从靠着坐→撑著坐→放手坐
身体不再需要双手的协助后
手的功能也会开始精细发展了
匍匐前进爬→肚子离地爬
孩子最先自行移位的能力就是爬
扶物站→扶物移位
这三阶段(坐、爬、扶物站)大部分会落在6-9M开始慢慢发展出来
也会是父母最有感的“长大”里程碑
所以,教/玩具更是父母的帮手
就连餐椅的种类也会在这时期调整
若是选择成长型餐椅
就要注意椅背的角度
除了大动作的发展外
此阶段也多了很多手的协调控制
所以操作型、触觉型类的玩具可以适时的给予
选择多样变化性的玩具,甚至可以一路玩到2岁以上都还有教育/学习的意义在
而互动时不能少的还有“语言”
名称与物品的连结开始
现阶段孩子还不会说话,但他们其实都有在听唷
触觉系列
这种小球,方便孩子自己拿取
前期会是口腔探索(先舔一轮)
之后父母可以利用球来互动(丢、滚、推...动作)
再来,教导“收/放”
孩子自己将球放进洞里,也是手眼协调的练习
比小球再大一点的触觉系列
任何触觉类的刺激,只要触感不同
都可以给孩子多接触
有触觉功能的球
当然也有一般的球
一开始选择软一点,大小适中(最好是孩子一手就可以抓起来丢的)
没错!丢是天性
所以我一开始就教“给妈妈”
玩起妈妈丢孩子捡的小游戏
孩子觉得好玩之后,就会愿意分享手上的物品
叠叠乐彩红套圈组
不管是单纯动作(拿/放)还是认知(颜色/大小)
这一组可以从小玩到大
和慢慢进化的玩法出现
制造声音,娱乐自己
“1.2.3木头人”
及“收/捡”
“一个的概念”
拿出来→套进去
再大一点就是大小→颜色→数量概念的出现
多功能音乐盒
(此款是爬行比赛的参加奖)
https://imgur.com/V5RclCO
这种多功能的音乐、打鼓、形状/配对、沙铃
孩子拥有一款同性质的就很够玩了
因为前期的玩乐有一种模式是动作无限循环期
打开/关起来的概念
拿出来/放进去的概念
形状配对的引导
先给他们试简单形状(圆形)慢慢增加困难形状的投递
手功能的变化(抓握能力的成熟)
偶尔还能变成小椅子
大一点就是翻墙的工具了
软积木
(颜色/数字/图案/数量/形状配对...)
现阶段就是吃、咬、啃、捏(触觉)、丢、捡、叠
玩到3岁都没有问题
某天就看到Sa在一堆玩具里
只挑起软积木,一个一个的放入收纳盒中
“分类”的概念出现了
动物声音的平板
这个玩具是特别挑选的
为什么说特别挑呢?
因为布书里有好多的动物出现
我会搭配着动物叫声
可惜妈妈不是声优,只会猪羊牛狗猫(笑)
只好寻找这种辅助类教具(辅助妈妈)
让小朋友声音与图像慢慢连结
撕贴书(硬页书)
现阶段是撕的功能为主
但可以认识好多动物
搭配动物声音的平板
增加操作时的乐趣
触感学习绘本(硬页书)
任何绘本都可以开始培养亲子共读的习惯(甚至更早)
https://imgur.com/mASwSQB
喜欢这种简单,颜色分明
又可以让孩子动手触摸增加故事立体的感受
绘本的部分
除了唸给她听外,选择的都是硬页书
也会让她自由翻阅
翻到哪面会吸引她注意力的就再跟她说当中故事(也可以乱编)
最一开始就帮她准备好的书本类有这些
(持续增加中)
9-12M
现阶段的Sa会自己选择要玩的玩具/书
操弄个30分钟没有问题了
孩子明显不再给父母操控
有自己的小主见了
玩具也有自己的想法/玩法
扶物站→扶物走→放手站→放手走
探索的范围,不再只是个小区域
而是整个家/游乐场/公园
语言连结的初步发展
会迎接孩子的声音探索甚至是仿说开始
互动时不再只是帮玩具配音
请帮每样玩具取上一个响亮亮的名称吧
跳跳系列
前期功能只是多个坐、扶物的支撑物品而已
就说孩子能够自己发掘好玩的地方
万万没有想到尾巴也能玩出兴趣
https://imgur.com/R33PlNF
一开始会跪上去再来是踩上去
上下阶梯的动作出现
刚出现这些行为时
我还会稍微帮她扶稳蜜蜂
后来发现,她自己站很稳、抓(栏杆)很紧
Sa在围栏中,她要做什么我都不会阻止
因为这是我给予她一个安全无忧的环境
让她尽情探险、探索、玩乐
大一点,活动范围增加到围栏外后
有些像是厨房、电器类旁
只要我阻止,她就不再去触碰(目前)
还无法真正的跳
但是已经会ㄉㄨㄞ ㄉㄨㄞ了
也因为我的放手
到现在才发现,我从来没有协助她上下蜜蜂过
当初购买时
纯粹是妈妈爱好的一个玩具
后来发现,因为这个蜗牛而学会了“压”的动作
还有“推”
现在问她,蜗牛的眼睛在哪里?
她会指出来,接着捧起来啃
回力车
除了车子类型的玩法之外
对于不爱爬行的孩子,也是增加意愿的小道具
也是妈妈喜好的玩具
(其实是大人玩具)
遥控外星螃蟹
也是一个增加孩子活动意愿的小玩具
甚至在练习爬行时,拿来诱发其行为
小行星的设计也有“物体恒存”的概念
某一天,Sa拿着遥控器来到外星螃蟹上方放著
意思是“要他动”
所以她知道,要使用遥控器,外星螃蟹才会动起来
也曾经拿着遥控器自己转圈圈(妈妈大笑)
形状/颜色配对组
1岁内的孩子当然还没有形状/颜色的认知
但是可以有“收”的概念
把所有可以放进去的物品,全都收进去
在这行为内,可以建立孩子对于“空间/大小”的概念
太大的物品放不进去,转而寻找小的物品
接着引导投的动作
现阶段我都是拿“圆形”练习
剩下的图形给予名称的连结而已
先好玩有兴趣了,才能做更困难有挫折的练习
拼图配对(形状/交通工具/动物)
挑选颜色鲜明有底图的
孩子大一点能够先自行依"图案"来配对
两指对掌(食指对姆指)动作
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已经更进阶
不再是耙抓方式拿取物品了
总算是把Sa的所有玩具给介绍完了
打纪录的整理过程中,也让我看到Sa更细微的发展
这些是我平常陪她玩时,未留意的
把这些小动作整理出来
让大家可以感受到自己孩子的小成长
而不是单纯的会爬会站会走而已
再来要提醒看此篇文章的家长们
每个孩子的发展是不同的(各类发展都有其范围值)
不要去和其他孩子做比较
各位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唷
******************************************************************************
**
故事机(芽比系列)
https://imgur.com/K2CksXk
这一台我是放在车上使用
曾经被另一款故事机的“三字经”给催眠睡着
故事机当然也可以平常使用囉
尤其是很推荐给长辈带的家庭
******************************************************************************
**
户外篇
当孩子能够独立坐稳/爬稳后
就是带到大自然环境"自由"探索的时候了
大约在7个月大时就让Sa接触“草皮”
用慢慢引导的方式让她接受
毕竟除了这种奇特的触感第一次接触外
在外面还有很多,从未接触的大量感官刺激(陌生人/动物...)
在没有约束的环境下探险
孩子总是特别开心
各类型的“沙”
颗粒质地触感皆会不同

在安全的环境下
我会让她任意摸取大自然的东西(土、叶子、树枝...)
因为这些触感是在家里体验不到的经验
户外型的大型设施
以不干扰其他使用者的情况下
我们也是会放手让她去
初体验这些设施(荡秋千、溜滑梯、翘翘板)时
可以多花点时间,让孩子在旁边做观察
边跟他们说明
而不是马上将他们放上设施
这样的行为有可能会造成他们的恐惧唷
孩子玩得开心,父母就开心
作者: lovejoypeace (西西)   2021-04-09 16:01:00
感谢分享
作者: michellehsie (小蜜)   2021-04-09 17:55:00
谢谢分享, 想知道爬行比赛的参加奖的玩具叫什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