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母乳政策

楼主: nimiq5566 ((∩_∩))   2018-11-18 10:44:24
代回
先简单叙述一下我的背景,本身是乳癌患者,在英国生产,基本上全亲喂到目前约6个月。
因为我有一边的乳房全部切除,只有一边有机会喂奶,加上当年我妈妈没什么奶,所以我买
的第一个婴儿用品就是奶瓶跟消毒锅,从一开始就打算喂配方奶,但真的人算不如天算,宝
宝在生产完skin to skin的时候就自己蠕动过来吸奶,我从怀孕后期到宝宝出生后2-3周都
没有涨奶的感觉,所以完全不知道她在吸什么,但是从体重跟排便来看是有喝到奶的,所以
就莫名其妙的傻傻继续亲喂下去,大概第5-6天的时候宝宝喝完奶还是大哭,因为我一直对
自己的奶量很没信心,所以认定她没吃饱,补了配方奶,她也很豪爽的全部喝光光,但没多
久就全部吐出来...,中间又经历了宝宝亲喂的时候时常大哭,大吐奶(像瀑布一样全部吐
出来),生长曲线持续下滑,我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所以很积极试着让她喝配方奶,无奈
她后来完全不肯从奶瓶喝奶(无论母奶还是配方奶),我也就别无选择的继续亲喂下去。
英国这里没有月中,基本上生完没什么状况的话隔天就出院,但产前医院有提供基本的新生
儿照顾与母乳亲喂课程(这边不但推母奶,还主推亲喂),其实跟台湾教的差不多:
1. 新生儿的胃一开始只有弹珠大小,但生长很快,3-5天又是另一个size了。
2. 新生儿一天喝12次甚至更频繁都是正常的,按需喂哺,只要宝宝有想喝奶的表现就喂,
记得上课的时候讲师问我们一天包含喝水点心进食了几次,算一算,其实我们大人自己也将
近10次有。
3. 宝宝刚出生后几天体重下降是正常的,只要没有掉超过出生体重的10%都不需要担心。
4. 有没有吸到奶可以从体重的变化,排便以及尿布量做判断。
5. 每个妈妈都有生产给双胞胎奶量的实力,母奶是按照宝宝需求生产的,宝宝吸越多,会
刺激制造更多的奶,所以一直给宝宝吸就对了。
6. 清晨1-5点是泌乳高峰,宝宝这时候起来喝母奶很正常。
并不是说英国教的就是正确的,但似乎这些是共通的官方观念。我想是基于第5点的理由,
不论是英国或台湾院方才会不断督促让宝宝吸奶或妈妈挤奶。
这边除了宝宝一出生有特殊状况不然都没选择直接母婴同室,这里我认识的妈妈们对此都很
ok,也很愿意尝试亲喂,但很多跟我同期的妈妈也都抱怨这边推行母奶推的太用力,10个妈
妈有8个一开始亲喂是不顺的,刚生产完很累,助产士却不断过来确认有没有给宝宝吸奶,
搞得妈妈们压力很大,觉得不被尊重,有个意大利妈妈还偷偷喂配方奶假装宝宝有顺利喝到
母奶免得助产士一直过来烦XDD,另外一个妈妈还压力大到精神崩溃,住院治疗了3个月...

而且这里走没事没事路线,只要不是有立即的生命危险,都是没事没事,例如我宝宝生长曲
线持续下滑,我担心是我母奶不够,护理人员说只要没短时间掉出两个级距就不用担心,就
算我只有一边可以喂也是够的,不用补配方,当初宝宝有黄疸,助产士也只是叫我让宝宝待
在有日光的窗边就好。
我误打误撞的走上亲喂这条没想过的路,过程是辛苦的,但是完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亲喂
有其方便之处,宝宝开始副食品后,又愿意喝配方奶了,我也是很乐意的给配方奶,但也还
是持续亲喂,其实就是妈妈与宝宝都舒服的方式就好。
我觉得政府可以做的是加强医护人员以及新手爸妈的母乳卫教,在父母了解哺喂母乳是什么
样的状况后,要不要喂母乳及怎么喂就交由父母自己决定,并尊重父母的决定,似乎大部分
的政府都忘记了对人民最基本的尊重。
另外推广母乳不是只有在出生的时候积极鼓励喂母乳,在大环境上也要可以持续支持,例如
真正落实产假育婴假制度以及友善的哺集乳空间(这边是随时随地亲喂),这样才能达到鼓
励母乳的目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