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 夜雨寄北

楼主: KYOUKA (种荆棘者得刺 )   2019-02-06 12:06:06
信件:508字
李商隐x令狐绹
除了人名与人际关系外都有改编。
  后来的人提起他时,总不会遗漏两句考语:忘恩负义、一生漂泊。
  他其实是知道的,但就是知道了,也只是一笑置之。
  与那人之间的事,只要他们之间懂,其实也就足够了。

  与那人少年时相识,并受到他的父亲赏识。原先也想成就一番功业,却是为了那人,
做了自己从来没想过的决定。
  当代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右仆射、彭阳郡公,不但举荐他入仕,也是他的恩师。不但
资助他的生活,更鼓励他与自己的子弟交游。大丈夫寒窗苦读、所为何来?为了攀上这个
高枝,他可说费尽心思;最后放手,却总是被那个人埋怨:怎么能连一些留恋都没有?
  子直--是郡公的幼子。他总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他们少年相识、也知道彼此的心意
。就是不能将这样的心思表露于外,但至少他们能够相守。老人家几次要安排他外任,总
是子直拦著。义山在长安不挺好的?作为幼子,总有些任性的权力。老人总是无可奈何地
,却又像是看透了什么。
  “你这是在耽误他啊。”
  老人总是欲言又止,最后以叹气作结。但他们那时实在太过年轻--年轻到不愿去想
未来,年轻到只是贪图著现在。
  他写了许多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意,这样的心意是不能明说的,但总要说明白才好。于
是总有人猜测着他爱慕的究竟是哪家闺秀,也总是有人探问、很愿意为这位未来的新贵人
牵一牵红线。
  他只是一笑而过,然后写下更多诗句,只写给那个人。

  然而,这样的年少轻狂终究有尽头。彼时朝局动荡,老人挂心着家族的未来,非得要
他的那个人迎娶李氏之女。那个人自然是不愿意的,但父亲少有的疾言厉色,却也让他深
知--自己先前的自由,只是这个老父一力护持。然而,现在轮到他了。
  轮到他继承父亲的地位,令狐氏的权势。也轮到他为了家族作出一些牺牲,留下一些
遗憾。
  但那个人说,自己怎么能辜负于他?他的那个人甚至想着,是不是把家主之位让给庶
出的兄长,也惹来老人的一顿怒斥。
  他却知道自己的心--怎么可能坐视那个人苦苦挣扎、甚至抱憾终身?于是他只好变
得放荡无行,让老人有借口把他谪出长安。又为了让那个人断念,他选择在老人故去后,
投入向来与令狐氏对立的王氏门下。
  他想着就伤一次那个人吧,就是恨他,也比遗憾强。果然,他在数年后听说了那人迎
娶李氏千金。他所投靠的王氏,其实并没有得到几年好光景,当时的人讪笑他短视不智、
忘恩负义。他从来不往心底去。
  他在意的,从来只有一个人。
  就算是被恨也无所谓。
  然而,世事毕竟不总是如他所想。

  他的名声太坏,那人也回护不了,总是在各地漂泊著。他其实没有什么,只是那个人
实在放不下。不管他走到哪里,书信总是在他安顿好的同时抵达。那么千山万水,执意要
抵达他身边的思念,落到书信上,却只能是平平淡淡的几句,是否平安,是否康健。是否
思念,是问都不好问的。是否归回,那人就是问了,他也只是用言词闪避,或者根本不答

  那人偶尔思念得狠了,便在信里写下“忆及过往剪烛西窗”之类的语句。读了这样的
信,他也只能搁著,连写点什么当作回信都难。一则身分不合适,一则,要在信上说些什
么?
  说得再多,无非相思。但相思是不好写下来的,那就不写罢,他是这么想。

  之后,他选择去了巴蜀,去当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他不是没有想过巴蜀之遥,但他
却也不能否认,自己想过是不是去了那么遥远的所在,就能够让那个人断念。
  对他来说,思念并不辛苦;但知道那个人肯定是苦的,他也就是苦的。
  “参军,京里有信来。”
  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他下值回到自己赁居的小院,跟着他的伺候人赶紧递上书
信。他就是不问也晓得,是那个人写信来了。离那个人远远的,就是有这点好处,他有些
心不在焉地想。就是他急着想看信,最多也就是被说趋炎附势之辈,而不是让那个人看见
他的思念,又为他牵挂忧愁的。
  坐到窗边的胡床上,他很快地拆了信。配着雨声,他读著那人问候他安好,问候他的
起居。谈起朝局,说了一个职位正苦恼着要由谁来担任。想起他的文采风流,虽是委屈了
些,但仍想征询他的意思。
  唉呀。他苦笑着,这人是怎么了?就这么十几年过去,仍是这么孩子气的。他很快地
扯过纸笺,听着窗外的雨声,一字一句地斟酌。
  子直贤弟如晤:
  不见贤弟十余年矣。听闻举荐校书郎事,不胜感激。惟兄鲁钝愚顽,年少时有负节帅
提携教诲、青年时仍不知返,失德无行。如今马齿徒长,昏聩无能。且离京日久,恐进退
失据,有愧职守,有负所托。闻贤弟仍忆及昔日剪烛西窗,念节帅昔日照拂,吾心甚愧,
笔墨无法形容万一。
  那人的身边,是不能回去的。但要怎么对他说?这么十几年来,他总是变着法子推辞
。总想着或许他该说得决绝些,但临下笔时却又总是狠不下心来。弯弯绕绕,也只能要他
过得好,不要再为自己牵挂。
  兄到巴蜀已三载。虽来路艰险,但蒙柳西川公照看,任参军职,身口衣食皆免求于人
。且巴蜀此地民气纯朴,风候宜人。思及愚兄年岁渐长,身衰体弱,已不堪流转。或可安
居于此,归隐山林田园。亦可于此地读书赋诗,或启蒙孩童,自娱惠人。即使无北游之日
,无相见之时,贤弟亦无需挂怀。
  有自京来者,告说弟妇贤敏且慧,两姪聪达稳重;贤弟圣眷日隆、封邑进爵。节帅地
下有知贤弟显达家声,令狐氏繁盛不绝,必感大慰。兄虽不肖,仍同感幸甚。
  重新捡看了那人的书信,其实无非就是期待他终有一日能够北返。但要怎么样对那人
说?前段好不容易写了“即使无北游之日,无相见之时”,但想着他读来会有多伤心,便
又涂销抹去了。一封信让他苦恼大半夜,只得笔锋一转,谈起这场陪他苦恼了一夜的秋雨
,与相思。
  巴蜀之地虽好,但多雨多雾,秋后更难见晴日。此时窗下览信,窗外仍秋雨连绵,院
中小池亦见水涨平岸。巴蜀如此,京中当更见秋凉。贤弟见信时,应已进隆冬。贤弟国之
栋梁,望善自珍重,勿以愚兄为念。
      义山顿首
      九月十日夜,于蜀地秋夜。不见月明,只雨声入耳。
      蜀地多雨,所藏书信因湿气深重,多有霉变虫蛀、腐朽破碎而不堪
      展读者,日前已一火焚之。佛家云:免除罣碍,想来不外如是。
  这一生,是不会再见那人了。就著微弱的烛光,他看着纸上未干的墨迹。也不晓得过
了多久,他听着窗外雨势渐弱、雨声渐休。
  然后,这场雨才终于停歇下来。
  --------------------
  一直很想挑战“信件”这个分类,想来想去决定用〈夜雨寄北〉来试试看。结果挑战
果然是在信上(躺)应该还是有点怪也很芭乐但是我尽力了(之前还搞错字数)(喷泪)

  还是要说明一下,因为故事需要,所以改编的部分有:
  ‧李商隐还是有娶妻的(王氏小姐)
  ‧按正式的记载,李商隐还是有向令狐绹求援
  ‧烧信是我另外加的(招认)
  ‧真正写信应该不会称呼当时已经官很大的令狐绹贤弟
  应该需要解释的地方有:
  ‧节帅=节度使,令狐绹之父令狐楚的确做过节度使,所以这样称呼他
  ‧柳西川公=柳仲郢,最后是他召李商隐入蜀担任参军(不过李商隐并未在四川终老

  大概是这样~
作者: lipeici (Lili)   2019-02-07 21:36:00
喜欢这篇的风格
作者: tetsu31 (tetsu)   2019-02-07 22:40:00
原来夜雨寄北是这么回事啊! (恍然大悟) 从此脑洞大开~~
作者: lipeici (Lili)   2019-02-08 20:27:00
尤其欣赏信腐烧信的安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