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jboy (雞尾酒)
2022-03-29 10:14:20※ 引述《yamatai (回避性人格障碍症)》之铭言:
: 这篇文章收录了很多盲测的纪录
: https://www.head-fi.org/threads/testing-audiophile-claims-and-myths.486598/
先说一下,我没有看这个讨论串,就以您的文章描述为主。
: 盲测的对象,不只有电源线,也有喇叭线讯号线,甚至也有扩大机,数位跟黑胶比
: 测出来的结果,几乎都是什么都测不出来
: 如果用票选的,还很常选出最便宜的扩大机,甚至连数位跟黑胶都分不出来
: 甚至还有除了喇叭之外,其他器材全部都不一样的,还是分辨不出来
: https://www.audioasylum.com/audio/general/messages/1/12590.html
: 我相信如果给你盲测两台 DAC,大部分的人也是测不出来
这代表有2个结果:
(1) 根据我个人看资料的结果,影响声音因素的大小,喇叭和空间占了70%的因素,
剩下综合起来约三成。所以,从影响最小的电源线到最大的扩大机,会过不
了盲测是很正常的。
(2) 这也在科学上证实,从线材到扩大机,其“差异”是很小的。
: 这说明什么? 说明要能通过盲测的考验非常非常困难,测任何东西都不准
: 比方说在葡萄酒的领域,能稳定的通过盲饮测试的人非常的少
: 通常需要有大量的盲测练习,以及非常广泛的经验
对。
所以才会有那种可以让人自我测试金耳朵的软件,我前面应该有贴吧。
如果找不到,鬼斧神工119 的文章,应该随便找一下都有。
: 所以具有权威地位的英国的葡萄酒大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Masters of Wine)
: 给予通过层层葡萄酒考试的人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的称号
: 所以,这现象代表盲测并不是分辨两样东西是否有差异的好办法
我非常不同意上述结论。
“很难达到”不代表“该方法不好”。
(1) 普通消费者很难做到,不代表专业厂商做不到
专业的盲测很难达到,那需要专业的人员、设备与实验方法。要达成这种
水准很难,但是并非做不到。请参阅AES的论文,或是国际上音响大厂的
从业人员。
(2) 科学上的实证就是需要盲测
你不用盲测,那在科学上就是没有效力。
: 相反的,是在测这个人是否有金耳朵。而有金耳朵的人非常的少。
: 如果真有人可以稳定通过音响的盲眼测试,他应该就是 "音响大师" 了
好像不能这样子说。
就像“绝对音感”是可以训练的,只要有一定的能力,经过练习就可以达成。
只是“非专业人士或从业人员”,通常是没有机会做大量练习而己。
所以,能够达到具有“分辩声音能力”的人,也不算是音响大师,而只是
他具备这种分辩能力的而己。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29 10:17:00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22-03-29 10:19:00举手问一下 盲测统计上要有显著差异 考试要考几分才过我统计学忘光了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29 10:21:00统计上要剔除极端值(金耳朵)所以根本不会成立我认为耳朵分辨力好跟耳朵是一样的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22-03-29 10:24:00其实我是比较推崇"休闲型"盲测 而不是考试型ABT有没有可能这种abt 他本身是很困难的考试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29 10:24:00D兄,这里盲测要签生死状开要压身家的失败还要被弄老母的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22-03-29 10:25:00你如果测10次要对9次要考90分耶 我上次考90分是高中了医师国考60分就过了 音响考试要这么高分 实在不容易"休闲型"盲测 尽管不是很严谨 但也许能看出一点端倪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29 10:29:00要举办吗? 我去印红布条版聚
作者:
xoy (XerXes)
2022-03-29 10:35:00味觉的训练是有市场价值的,不论纯水茶酒咖啡食物都是,有市场自然有制度去推动,但是听觉就是另一回事了,尤其是范围缩小到用音响听音乐这件事,没市场没足够的人其余都是空中楼阁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29 10:38:00这也就是为什么医学搞得起盲测的原因(经费
作者:
m9172250 (bahpomet)
2022-03-29 12:28:00蒙眼说都一样 也是一种做法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29 12:30:00不去的判断也是一个懒人法不去做
作者:
m9172250 (bahpomet)
2022-03-29 12:37:00讲个偷换概念的奢侈级的特调水的差异单位是ppm或TDS 这样喝起来算有差吗 还是归类没差 超级微观耶同理耳朵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29 12:39:00买7-11的50块矿泉水都盘子
作者:
m9172250 (bahpomet)
2022-03-29 12:42:00都是水都一样 科学上都是H2O啦 差这几ppm 你的舌头跟心理暗示啦
作者:
LeoCha (李奥洽)
2022-03-29 12:45:00南极大陆
作者: jim543000 (玄黄无极) 2022-03-29 12:52:00
水喝起来有差阿...一堆人盲测矿泉水 还有街头测试 印象中80%选择自来水比较好喝
作者: kwpttw (宪) 2022-03-29 18:28:00
盲测DAC的数位滤波器如果也很多人猜不出来,是不是可以证明数位滤波器是蛇油?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29 18:29:00楼上 没有发现 楼主已经讲了从线材到扩大机都是蛇油吗XD
作者: kwpttw (宪) 2022-03-29 18:54:00
我没说你有说过DAC的数位滤波器是蛇油。我只是想说把盲测方式搬到量测的出来,但很多人听不出来的东西上,是不是可以反向证明那个技术是蛇油?其实这个也可以扩展到DAC IC上、jitter听感上等等….只要没有人能通过测试,那个技术就是蛇油!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29 18:56:00K大你讲的就是前一篇Y大讲的事情只是没人去做就代表事件不成立吗?
感觉未必吧..满足感未必是来自该技术(产品)本身,举例即便吃不出千元牛排与万元牛排的差别,万元牛排带来的满足感可能还是更多。再者多项细微差异的累加也可能造成人类体感能感受到的差异。原po也只是单纯的提出在系统中各项元件的影响占比,并没有说占比低的没有意义,只是其影响力就确实比较低。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29 19:05:00没错 楼主说得都对
不过多数人在更新系统前应该是会考虑到更新“某一样”元件能带来多少改变,所以这边才会提单一变因的盲测。也没人说换电源线没差,只有说普通人无法分辨而已吧..
作者:
YOASOBI (YOASOBI)
2022-03-29 19:16:00万元牛排如果吃不出满足感为什么会更高?只觉得盘而已相同的线材如果几万还跟几千的分不出来喜好差异,那为什么要买万元的线材?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29 19:19:00盲测不出来就是盘 不知道哪来的论点
回Y大,我觉得满足感可以来自其他附加价值,比如餐厅的气氛、当天的社交对象、又比如线材的外观质感。我个人是觉得钱在大家口袋,想怎么使用大家开心就好,人的感受是很复杂且主观的,消费者觉得对他有价值的话那就是有价值。只希望不要把主观客观混在一起,毕竟这就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消费了。心得分享时如果提到只是个人的感受,建议大家还是以自己听感做判断、打个预防针,相信此类讨论(纷争xd)会减少
作者:
YOASOBI (YOASOBI)
2022-03-29 19:43:00但蛮多人都会说是个人听感阿(包含我,我尽量都会记得讲耳机跟喇叭还有线材的走向太多了,本来就不是数据或价钱能看出适不适合自己,那今天有人分享他觉得XX线材XX器材如何本来就是主观意识,并没有要全部人认同阿,要拿数据或别的觉得他人主观意识有问题这点比较奇怪吧?我也听过很多上百万的组合我不喜欢,但我也不会全盘否定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29 19:48:00不容质疑科学,好吗?
作者:
YOASOBI (YOASOBI)
2022-03-29 19:48:00就算没打预防针,各种3C 家具 车子等等消费哪样不是主观?有些车我很不喜欢,别人喜欢他的事,硬要出来战也很无聊
回Y大,我觉得你说的也没错,心得分享原本就是主观的。这边的冲突点可能是分享者叙述更换了元件后有什么差异云云,但提到盲测却不同说法。毕竟盲测本身的意义就是“受测者能否区分二受测物的不同”。也就是说某种意义上,若没办法通过盲测,心得中提到的差异就无法被证明,对于想要确认这些差异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客观的依据。
作者:
YOASOBI (YOASOBI)
2022-03-29 19:53:00其实常用的线材是听得出来差异的,有些线材或器材得听
但我同时也觉得提供这样的依据并不是心得分享者的职责就是了。但假设分享者已经知道自己无法分辨,感觉用词可能可以保守一点。若已经打了预防针也没有过分夸饰,那我会觉得刻意要战蛮无聊的
作者:
YOASOBI (YOASOBI)
2022-03-29 19:54:00长久才发现原来他在这里的表现会有缺陷或不合胃口或是本身声音走向有什么问题,用线材的确可以调整回一些但盲测太多变因,器材环境如果都是自己的还比较容易但在陌生环境空间器材线材等等变因这么多的状况下盲测失准是很有可能的,如果今天是常用的系统只换一条线我相信很多人都听得出来,但听得出来不代表能完全角容有时就是喜欢不喜欢而已而且主观喜欢不喜欢的东西,没必要为他人负责什么吧钱也是自己花的,不懂要替他人担心什么?或刻意想战而已?
作者:
mickwen (死小强)
2022-03-29 19:59:00个人认为线材有差异,但相对其他设备变更差异真的不大,边际效益更低,愿不愿意为了这点差异付出更换的成本,真的是个人能力和喜好,不必依靠否定他人来强化自己的观点
作者:
YOASOBI (YOASOBI)
2022-03-29 19:59:00简单来说盲测如果在自己常用的系统蛮可能成功,但为什么受测者要邀请别人来看他盲测?证明了有好处吗?
好处还是有的,毕竟人是一种寻求肯定的生物,至少我是。论点被质疑,自然有些人会想提出证明,如同我们此刻在这边做讨论一样,无非是想自己的观点得到认可。当然盲测的难度会因为环境与音乐是否熟悉而有所不同,但变因始终是单一的。也就是说若在陌生环境下换了线,盲测无法通过,那么得到“换这条线带来的改变并不巨大”这个结论是没有问题的,毕竟至少这个改变需要在熟悉的环境才能被识别。蛮认同m大看法,已经花费心思金钱换线的板友其实也不用觉得被否定。若你有能力做这项消费、这项消费也让你满意,其实也未必需要更多的认可。毕竟若我有能力,即便吃不出来,也许也是餐餐万元牛排..? 而有预算考量的板友则可以从影响大的元件开始换起(当然若个人因素想从特定元件开始换起也是个人选择囉..!)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29 20:16:00反向论证就不成立了XD先画靶再射箭
作者:
YOASOBI (YOASOBI)
2022-03-29 20:17:00我想想证明的人应该很少,有时是朋友间交流一下好听考虑买、不好听也不用问价格,变因不会固定是因为还有搭配问题跟喜好问题,一条高价一点的线材不会在所有地方都一定是主观的正面改善,有时放错地方就误杀了,不懂的通常很少像我会花时间解释,没有什么好处,自行车机车汽车都有适性问题了,床垫电视也都有,所以通常不会有人浪费时间盲测,今天几乎所有的消费行为都不会盲测,那为什么听音响耳机要配合某些人盲测?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29 20:21:00基于某些人的求知欲 罢了别篇文章也有回复 医学 咖啡 红酒之所以能盲测 是因为有市场支撑音响没有利基 盲测是没有什么经济支撑的讲个题外的笑话:有人质疑钢琴调音师不是用机械敲击来调音,用人手去敲击调音,很不科学你要科学界认可就要发出同等规模的研究方法论证,单单几个人口述的盲测内容没有任何作用回归到之前的问题:您为何不自己举办盲测实验;甚至可以邀请能分辨音色音质的业界人士、音乐家若什么都没做那真的很没科学精神
求知欲..罢了..? 求知欲是一切的起源,竟然一句罢了带过。要求每个分享者做盲测是一回事,说盲测没有意义是另一回事。床垫汽车机车食物,盲测也许对你来说没有意义,但他本身就是有“检测受测者能否区分受测物”这项意义的。我个人在消费时就会希望我是感受到差异才付出差价。话说回来正反方在讨论时是否还是应该保持基本的尊重呢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22-03-29 20:49:00其实医学双盲测验还蛮贵的,花费超多人力物力还有时间(题外话)
作者:
friedpig (烤焦棉花糖)
2022-03-29 20:55:00系统化的科学统计才会进步阿 不然就像中医一样继续土法炼钢吗?真的有办法大规模统计出人类常态值 未来研发花在刀口上还是有意义 虽然现在的市场(研究)不是往发烧方向走就是了 剧院那种能够简易分别的才是$$$的所在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29 21:16:00盲测怎么会没意义呢? 不要误解我的意思什么都不做才是真的没意义那请您举办第六次盲测规模度够 有录音录影 我就相信
作者:
yamatai (回避性人格障碍症)
2022-03-29 21:39:00说到中医吼 其实国际中医期刊做比较深度的研究的大多还是欧美人 台湾人就是歧视中医 也不愿意投入经费做基础研究
i大我有点不知道你在干嘛,盲测有意义与否跟我是否做盲测给你看完全没有任何关联用这种方式参与讨论并不能有效彰显你的立场或是能力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29 22:03:00那就算了,我不会去强迫任何人来认同分享按赞
作者: kwpttw (宪) 2022-03-29 23:22:00
请问反向操作为何不能成立?一样是科学定义的盲测方式,了解某项技术对某一群人听感上的反应,采用相同严谨的方式,甚至也不说要测什么给心理暗示,单纯问听不听的出有差而已,这样不是刚好能验证技术理论能否确实造成实际听感的改变吗?还是盲测是个陷阱,只有科学无法解释前,要反对高价设备时才能用?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30 08:09:00请您看清楚K版友的提议,他是要做DAC滤波功能无差异的盲测,讲蛇油太夸大了,就是要证明其无效而已。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30 08:13:00简单来说就是厂商申明:滤波有效,结果盲测没人听得出来有差异,那就是无效。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30 08:14:00G大你有通过16abx盲测证明自己听得出来吗??
没有。因为我pr没有95对了,改数位滤波,在FR图上面什么狗屁都不会变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30 08:16:00蛇油认证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30 08:17:00eyeFi
作者:
aal (生态小尖兵)
2022-03-30 08:21:00四楼不要谬论一直说,目的都搞不清楚就在剔除
作者:
aal (生态小尖兵)
2022-03-30 08:25:009支温度计一支尺量你的屌长,你会相信温度计的?官能品评是科学 需要训练 培养 有兴趣自己翻书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30 08:27:004楼是谁XD
作者:
aal (生态小尖兵)
2022-03-30 09:01:00是谁不重要,官能品评要先筛选(确定他们都是尺),然后训练(校正),最后还要用足够数量的人来测试,品酒、咖啡都是很科学的感官品评有其系统,不是随便找阿猫阿狗做就能得到可信的结果
作者:
yys310 (有水当思无水之苦)
2022-03-30 09:29:00FR还真的满重要的
阿猫阿狗做的盲测得到的结果就是该阿猫阿狗能不能分辨受测物,没一次的盲测实验其结果就是针对该次实验的受测者跟受测物。所以任何人都能做,但结果未必试用于其他人、其他受测物。再者没人说盲测测不出就没意义,上面讨论过了,冲突点是盲测测不出(分不出差异),却口头说有巨大差异。
作者:
yamatai (回避性人格障碍症)
2022-03-30 10:13:00因为盲测的门槛非常的高 因为人有时候可以感受差异有时候不行 盲测是要求你随时都要很准确分辨差异
盲测有其难度是肯定的,但难度会因为两受测物之间的差异大小而有所不同。换言之受测物差异越大、受测者感官越敏锐,成功的可能性自然越高。盲测只是一个实验,重点是实验的数据,而非直接用一个简单的成功或失败来二分之。比如,若一个人做了三轮十组的盲测,每轮都能成功六次,我个人就能够相信这个改变是足够显著的。我只是想表达没有人说盲测必须随时都成功才叫做改变有效,而即便失败也不代表改变没有意义,只代表该改变该受测者无法分辨。
作者: kwpttw (宪) 2022-03-30 12:54:00
Djboy你说过以下:(2) 科学上的实证就是需要盲测你不用盲测,那在科学上就是没有效力我提议将盲测用在已可以量测出差异的项目,确认效力,但你却反对说不成立(打脸你自己说过的),并说:在电源线的研究中,盲测己经具有够足够的代表性,所以我会拿来说。但是其他的项目就不一定了。请问djboy你说的哪个才对?这次只问你这个,不要回我问号太多,建议东建议西,我问的你又不肯回答,继续说别人如何好那些褒奖别人的话,你回完,我觉得有道理,我也可以褒奖你,说我最敬佩你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30 13:36:00杠上杠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30 13:43:00杠上瘾
作者:
revolc01 (revolc01)
2022-03-30 13:43:00宇智波反弹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30 13:54:00宇智波骗你
作者: kwpttw (宪) 2022-03-30 17:00:00
我请你回答为什么反对我依你所提的盲测方式提议的测试,你只是反对,却提不出为何反对,还说回答我的问题毫无兴趣你都无法对于自己的反对有合理解释,那你怎么好意思要别人无条件接受你说的科学,我以为你是科学家要来教育大众,结果你比玄学派还不如,玄学派好歹是分享自己的听感,拿别人的科研成果来说自己科学派我也会,其中夹杂自己的感觉写个70%人都听不出来,看起来有数据就像是科学了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30 17:16:00别跟杠精认真
作者:
ddik32 (睡觉睡到饱)
2022-03-30 17:24:00恭喜上面的kw大终于了解了
作者:
m9172250 (bahpomet)
2022-03-30 17:42:00阿就自我感觉良好
作者: kwpttw (宪) 2022-03-30 18:31:00
我的想法我不是老早就说了,拿你的盲测方法来验证各项可以量测出差异的技术是不是蛇油啊,你是要跳针多久,才要回答你反对的理由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30 19:59:00杠精只会杠不然怎么当杠精
作者: kwpttw (宪) 2022-03-30 21:30:00
好的,杠精
作者:
m9172250 (bahpomet)
2022-03-30 22:30:00心里有底就好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2-03-31 17:35:00习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