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ADNUG (1234567654321一下吧)
2020-04-05 02:59:12※ 引述《yamatai (回避性人格障碍症)》之铭言:
: 标题: Re: [闲聊] 现在年轻人真可怜
: 时间: Sat Apr 4 20:45:24 2020
:
: 你的这个问题是要从听觉心理学里面来谈的
: 我看过一个 Linkwitz 的访谈,其中他谈到现在的 room correction 会失败有几个原因
: 首先,要修正的点如果太多,会造成过度运算,导致讯号人耳听得出来假假的
: 再来是空间失真如果不严重的话,人耳会习惯,然后在大脑进行即时修正
: 听得却是完整的音乐情感表达
: 所以大多数的 room correction 的结果就是用下去反而变差
:
: 所以什么叫做好的 room correction? 就是人耳自己会习惯会过滤的不要修正
: 人耳无法过滤的,才需要修正。
这早就有很多讨论
目前的研究结果和共识就是频率高过transition freq(250-500Hz)之后
人耳较习惯有空间反射音且会自动过滤
因此都会建议修正transition freq以下频率就好
:
: 那么哪一台机器可以分辨哪一种空间失真是人耳无法修正的?
: 如果没有,这世界上就没有完美的 room correction
:
: 同理,如果 OLED 如果人眼不喜欢,那么他必定有某种失真或者过度修正
: 是人眼可以辨别的。而他的优势却可能是人眼不太在乎的。
:
: 集团化的研发在乎的是可以量化的仪器数据,而几乎完全不在乎人眼人耳的感受
: 在我们还没有研发出音响的人工智能之前
: 我想音响大厂都会一直朝这个变难听的方向走下去
:
不在乎人的感受?
Harman kardon早就在试图把人耳偏好和FR曲线做连结
试图找出最符合多数人喜好的FR曲线
: 顺带一提,Linkwitz 在美国音响界的地位相当高
: 他设计的 LX521 很多人认为是史上最好的喇叭,而且有教你怎么 DIY
: 如果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做一套
:
: BTW 我猜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电影使用超高祯数会失败的原因
: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20-04-05 03:07:00我好奇问一下,你是先看完spec,然后听了觉得,哇果然低失真好听。还是先听完觉得好听,然后看spec,哇果然低失真
楼主:
MADNUG (1234567654321一下吧)
2020-04-05 03:17:00都有。当然也有过哇失真好低买回来吐血。也有过买回来好难听,之后被人量测出来很差的。所以量测不是全部,但量测差的我现在是不会买单的
作者:
enamelcord (å¨¶å¦»ç•¶å¨¶æ®¤ä¸æ‚£â™¥)
2020-04-05 03:20:00其实对失真这件事情一直很疑惑,比较的基准在哪边?如果没听过现场怎么知道什么叫做失真?我只有自己真正听过live的音乐才稍微有把握,可是很多录音根本已经不可能直接听到现场,那么大家是如何去判断是否失真?@@直接看测量数字的波形吗?@@
有些老人家就是跟不上时代要又要刷存在感,只好弄个耸动的标题加上似是而非的内容
作者:
crisp2 (crisp2)
2020-04-05 04:19:00老人家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啊,我过去15年也是唾弃法拉利双尾灯,细长头灯,最近4尾灯回来了,拍底片唾弃数位相机的比较少,因为老人家也没体力跑冲印行
作者:
yamatai (回避性人格障碍症)
2020-04-05 08:04:00我不是说 失真跟好听 是互斥 而是 有时候产生互斥的时候你的选择方式 像是我提出的波兰号角就是低失真的现代喇叭但他并不一定就比失真较高的老喇叭好听 因为关键不是在那边transition frequency 只是非常基本的 其他还有非常非常多不适合修正 或者修正下去弊大于利的 像是 long decay相信你应该也都知道了 但未知领域还是很多 需要继续探索至于失真 你之前都用过管机了 应该大多数管机的 THD 都比晶体机差很多 你的意思是管机绝大多数都比晶体机烂吗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20-04-05 09:10:00推
回一下ename网友,音响本身是还原录音室希望你看到的,而不是还原现场,失真指的是,讯号上波形经过了一连串机器后,是否还跟原档案长的一样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0-04-05 09:55:00没办法100%还原原档就是失真,当然你要说99.999%还原比99%还原好就是另一回事了。
楼上是否方便提出一个型号,我这边查一下是否有量测图来做个范例
用低失真的器材 就是为了减少变因吧 这样挑喇叭会轻松些
"很多人都直接把低失真和得到感动视为互斥"不是吧,老烧讲的是现在各厂牌只求低失真而忽略带给人的感动导致声音越来越没特色讲的是调音,声音走向,不是仪器量量就交差
数据派最大反差不就类比真空管,这也是为何Hi-End总是需要人耳去做最终确认,数据则是客观参考的原因.此外与其砸大钱买设备真的不如花小钱看现场或是上电影院多些社交活动,只是现在疫情不太适合就是.
失真不就等于跟录音室讯号落差比较大,就约不接近录音室想要你看到的东西?
就是不想花时间到现场或是跟人社交,才宁愿花大钱买设备啊~
作者:
nbk1943 (professor YA)
2020-04-05 14:28:00非常认同,用youtube和spotify而不是无损音轨,来评价音质的,也只是为了自己的感动。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20-04-05 15:28:00讲spotify又扯远了,CD也不是无损音质
作者: banque (banque) 2020-04-05 15:35:00
不会真有人以为各大音响厂家推出新产品前没经过内部测试人员的检验的吧我的看法啦…如果音响的最终目标是忠实呈现输入的音源讯号那各家最终声音走向差不多不是很合理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20-04-05 15:47:00不完全是啦,很多大厂有自己的美学,音响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
作者:
icekiba (冷风寒)
2020-04-05 15:56:0099%失真跟99.999%失真都是失真,录音室想表达的早就变质了。
每个人听力都不同 年纪越大越退化 老烧的主观意见看看就好
作者:
enamelcord (å¨¶å¦»ç•¶å¨¶æ®¤ä¸æ‚£â™¥)
2020-04-05 19:51:00感谢bt大解惑~若是如此,录音室通常在录音的时候一定会考量到听众的主流播放设备,而且录音室自己听到的也不一定就是他们希望听众听到的,只是一种相对,就像歌手录音的监听耳机常常音染超重,他们知道在录音室里他们听到的A,到当时主流设备变成A',到当时高阶设备是A*。这样的话,或者影响更大的部分是录音同时代的主流播放设备?XD年代久远的录音讯号是否失真,和是否还原现场/录音师期待关联会随时间越久而越微弱,但近期的录音如果失真越小,应该就越能还原现场/呈现出录音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