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过马路容易喘当心肺动脉高压!“心脏癌症

楼主: awei181 (awei)   2023-05-03 22:53:27
一、完整新闻标题:过马路容易喘当心肺动脉高压!“心脏癌症”5 症状 + 1 测试自我
检查
二、媒体来源:HEHO
三、记者署名:李祉函
四、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https://reurl.cc/mlmZXY
五、完整新闻内文:
30 岁的小莹在结束日本蜜月行回台不久后昏倒送医,经医师诊断为“心脏衰竭”;进一
步检查发现,引发心脏衰竭的元凶是“肺动脉高压”!
高雄荣民总医院肺高压专业治疗中心暨重症医学部黄伟春主任指出,一般人居家测得血压
是从左心脏流出、血流冲击血管壁的压力,而血液回流至右心脏的肺动脉压力则需就医做
进一步检查,“与高血压不同,肺动脉高压无法透过血压计测量。”
他说,正常人休息时平均肺动脉压为 14 mmHg(毫米汞柱),一旦超过 20 毫米汞柱即为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又被称为“心脏癌症”,黄伟春解释,当肺动脉血管压力过高,供应血流至肺
动脉的右心室会更用力收缩,长期下来,右心室因负荷过量逐渐扩大,导致心脏衰竭、甚
至猝死的风险也随之增高。特别的是,肺动脉高压若未接受治疗,病友确诊后 3 年存活
率不到 4 成,致死率高于癌症。
肺动脉高压 发病到确诊平均花 3.9 年
肺部是全身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当右侧心脏无法有效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肺部进行
气体交换,病友处于缺氧状态,容易出现疲倦、呼吸容易喘、运动时呼吸困难或运动耐受
度变差等症状。但因为疾病相对罕见,加上症状非属肺动脉高压独有,即使医生也不易诊
断,早年外国研究显示,从出现病征到确诊,平均要花 3.9 年。
马偕纪念医院心血管中心肺高压介入医学科吴懿哲主任分享,病友小莹便是在 4 年前结
束日本蜜月行回国后,因昏倒送医发现心脏衰竭,转诊专科医师才确诊肺动脉高压。
病友近半数与自体免疫疾病有关
肺动脉高压成因多样,黄伟春医师指出,除了小莹这类不明原因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部
分肺动脉高压是因为其他疾病续发导致,包括自体免疫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爱滋病、肝
硬化等。另外,不当使用特定药物或毒物,也可能引发肺动脉高压。
吴懿哲医师进一步表示,在马偕医院的肺高压特别门诊当中,将近一半是自体免疫疾病患
者。就像今年 45 岁的红斑性狼疮病友“小芷”,刚开始发现异状是在妈妈家里,她听到
电话声响起,快步走去接电话时发现,只是一小段路自己竟然有点喘。当时隐约觉得身体
有状况,后来是连爬半层楼楼梯,都喘得不得了,甚至胸痛,就医检查才确认为红斑性狼
疮并发“肺动脉高压”。
他表示,肺动脉高压虽无法根治,但可透过治疗让患者获得较佳生活品质,在治疗上,有
些病友误以为病情变严重才需要一次使用多种药物,但近年肺动脉高压合并治疗已是国际
趋势,以新版治疗指引为例,医师会依据患者确诊时风险状态,一开始就决定合并 2 种
或 3 种药物治疗。一旦治疗反应不佳或治疗期间状态变差,再进一步增加或改变用药。
过马路走输小绿人合并5症状 就要当心
要如何评估肺动脉高压病友的风险状态?吴懿哲医师指出,大致从 3 大面向评估:包括
患者症状、运动耐受性以及右心功能。其中,运动耐受性常以“6 分钟步行测试”进行,
患者如果于 6 分钟内未能完成 440 公尺走路距离,即大约标准运动场外围跑道一周的长
度,便属中等或高风险。资料显示,红灯区(高风险状态)病友 1 年内死亡风险是绿灯
状态患者的 4 倍!
日常生活当中,也可借由小绿人交通号志,为心肺健康把关!黄伟春医师指出,文献报告
显示正常人行走速率每秒在 1.2 公尺以上,而政府设置交通号志时,为避免民众在过马
路时卡在马路当中,会根据马路宽度、依每秒 0.8 公尺到 1 公尺步行速度计算小绿人闪
动秒数,确保足以供一般行人通过马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