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研院保存马太鞍部落文物逾60年 9月回乡展出

楼主: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2-07-20 16:31:54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207200144.aspx
中研院保存马太鞍部落文物逾60年 9月回乡展出
2022/7/20 13:57(7/20 14:31 更新)
https://i.imgur.com/T99gGpz.jpg
花莲马太鞍部落有500多件文物放置中研院协助保存及记录,部落耆老20日与中研院签订
文物借展合约书,将于9月3日让部分文物回娘家展出。中央社记者张祈摄 111年7月20日
(中央社记者张祈花莲县20日电)花莲马太鞍部落有500多件文物放置中研院协助保存及
记录,部落耆老今天与中研院签订文物借展合约书,将于9月3日让部分文物回娘家展出,
其中包含历史悠久的末代领袖大礼冠头帽。
1960年代中研院民族所成立之初,曾到阿美族马太鞍部落进行田野工作,蒐集到最后一代
部落领袖撒巴勒奥家族(sapalengaw)传承故事,留下珍贵的口述历史调查、影像纪录,
也带回500多件服装、器具等文物研究。马太鞍部落向中研院申请,选定48件文物及1件田
野笔记手稿带回部落展出。
大马太鞍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张宏政表示,“心系Fata'an共作展”将于9月3日于消防局
光复消防分队旧厅舍展出,返乡文物包含撒巴勒奥家族留下的大礼冠头帽、服饰等离家60
多年的文物,预计展出6个月。
马太鞍部落会议主席蔡义昌说,过去并不清楚文物如何保存,很多竹制品、木制品都被当
柴火烧了,希望透过文物展,勾起族人重视文物保存,让年轻族人学习祖先智慧。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博物馆主任郭佩宜接受媒体联访指出,共作展筹备期间,团队多
次与部落开会、讨论,馆内人员修复文物过程全程直播让族人参与,族人可直接与文物修
复师对话。
马太鞍部落领袖大礼冠头帽是地位标志,帽上钉有贝壳串、巨型山猪獠牙及大冠鹫羽毛。
郭佩宜分享,修复过程中,末代领袖撒巴勒奥家族后代何德信特别带着2支羽毛来到中研
院,希望能帮上忙,看到祖父的大礼冠保存完善,他频频向馆内人员致谢。
郭佩宜说,共作展尊重部落的诠释权,由族人自行选择认为重要的文物,展出后由部落叙
述文物故事,希望透过展示为文化传承带来新的动力、契机。
马太鞍部落族人蔡依静(Lamen Panay)说,中央补助兴建的丰羽计画基地今年开工,规
划有文化展区,希望完工后,每年丰年祭前可固定举办文物展,让文物和族人一同回娘家
团聚。(编辑:陈仁华)1110720
https://i.imgur.com/MFnRpoY.jpg
花莲马太鞍部落20日举行耆老会议,进行中研院与马太鞍部落文物借展合约书说明及签约
仪式,规划9月3日办理“心系Fata'an共作展”。中央社记者张祈摄 111年7月20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