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学退场后可拿回部分校产?教部:一般人

楼主: cradredtade (☆☆☆☆☆☆☆)   2018-03-01 23:36:59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3007366?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近年少子化冲击,不少私校面临倒闭。《私校转型及退场条例草案》规定私校退场后校产
须充公,草案现已送进立法院;私立科大校院协进会理事长唐彦博建议,台湾应比照韩国
做法,部分校产回归学校,以提高退场诱因;教育部技职司长杨玉惠则直言“不可能”,
她强调,公益财团法人办学的精神是“捐资兴学”,就像民众平时捐款,也不会追讨回去

20年前教育部广设大学,造成现在大学文凭含金量下滑,近年来少子化趋势加峻,加上学
生选填大学志愿时普遍“先公后私”,严重冲击私校大学招生,不少私校注册率连年下滑
,被教育部列为辅导名单。
行政院院会去年底通过私校转型及退场条例草案,学校未来若转型,必须符合教育文化或
社会福利机构事业。至于退场后清算剩余校产,只能捐给教部退场基金或县市政府。不过
不少私校仍选择“硬撑”,教育部争取将草案列于立法院此次会期的优先法案。
对此,私立科大校院协进会理事长、台北海洋科大校长唐彦博在最新一期的《评鉴双月刊
》中表示,政府应效法韩国,清算退场学校财产后,剩余校产部分比例可回归原财团法人
学校,再挹注其他社福机构,但不能转进董事个人口袋,以提高退场诱因。
杨玉惠认为,各私校董事会都已改选了好几届,当时捐资的董事可能已经不在,政府中间
也曾给予多次补助。且私校本身就是公益财团法人的概念,当时办学的精神是“捐资兴学
”,不是“投资兴学”,就像民众捐款时,也不会发生追讨回去的状况。
唐彦博强调,“物质诱因绝不是给个人,而是给学校财团法人”;教育部若这点无法突破
,至少要给退场学校精神层面的诱因,例如颁发文化勋章给无私捐赠地方政府的董事会,
让私校是有尊严的光荣退场。
“台湾太民粹了!学杂费不能调涨、大学退场后全部校产都要清算归公。”唐彦博认为,
若有退场诱因,会使退场执行过程更顺利。他最近与韩国大学交流,发现韩国也在讨论制
订退场法规,校产清算处分后,剩下3成可回归原财团法人,未来可继续公益事业,建议
台湾也可比照办理。
实践大学校长陈振贵也认为,私校退场过程不应太粗暴,从转型退场条例来看,教育部这
次的确铁了心,知道须“即刻瘦身”来挽救高教颓势,不过他认为应从个去案辅导学校转
型,教育部要扮演的是“医生”的角色,帮有困难的学校“开药单”,才算善尽行政管理
的责任。
他指出,早期教育部拜托时任华信董事长的廖继诚捐资给大汉技术学院,才纾解教师薪资
的困境,现在动不动就要求退场,那是不是该还钱给当时的捐资者?他认为,每所学校的
成立都有一个故事,教育部可先鼓励公立大学瘦身,或是多招境外生等来因应少子化问题

开南大学校长梁荣辉则认为,要求退场学校清算后,部分校产回归董事会,对教育部有相
当程度的执行困难,有些学校的校地或硬件设备,未必是学校本身所有,要如何分配、计
算土地价值?该拿多少比例?恐怕对教育部而言是“找麻烦”。
杨玉惠表示,未来教育部帮助各校转型时,会寻求跨部会协助,先给学校机会,尝试能否
成功转型之后,再来讨论退场问题。例如某些学校的科系能与长照做结合,教育部就会协
调卫福部介入辅导,让学校在课程上做出改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