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清迈游记【十】柴迪隆寺

楼主: polesirius (ff)   2023-06-02 11:11:54
图文网志版: https://sirius99.com/?p=24501
(耽搁许久才写完,请见谅)
看过了“盼道寺”,隔邻是每个游客来“清迈”必访的“柴迪隆寺”。本就是来此出
差的旅伴,已在被招待的城市巡礼中踩点过了,算是来得飞快的旧地重游,好在相挺的情
义足够,没嘀咕得再多花一笔门票钱。
身为古城最知名的寺庙,想当然资金充沛,由被封挡的车道大门就能望见主殿金光闪
闪,偏处给游客走的塔门也撩目,叠层的白色构体上,炫金团花漫绽,多彩宝石镶嵌,有
种西洋洛可可风格已播传来此的错觉。仔细辨了一下,上头除了有熟悉的多头纳迦、摆手
扬舞的“紧那罗”、还有象头鸟身的奇兽,它似乎叫“Nok Hatsadiling”,为泰北特有
种。
进去后买了票,正对的是座小殿,它不知融合了哪里的地域风格,阁楼般的顶部虽与
“兰纳”式庙宇相像,却没有惯常的多层交叠,反倒是拉尖的脊冠分化为三。主体的样式
差异就大了,呈厚实的立方状,但也不会因此显得笨重,四面开散的垂簷下,各有门廊探
伸,藉门簷的山形交划与纳迦飞挑丰沛视觉。这自然招引了初来游客的目光,不过更多是
因里头收置了对“清迈”很重要的“城市之柱”。
这圣物被当地人称作“Inthakhin”,有着天神“因陀罗”(Indra)赐礼的意味,早
期被奉在“英刹钦寺”,由碑文看,是“Kawila王”从缅甸手里收复“清迈”后,把它移
来至此。他还设了一对巨大怒面夜叉守望,一尊较近,就在视野可见的镶金亭阁,另一则
在院落远端对称的那一角,同时也于殿外种了龙脑香,即眼前相当高耸这棵,我想这巨伟
的形姿应蕴含着他的祈念,愿“清迈”能永远繁荣安定着,不再被战乱所伤。
环望了一阵,我走入殿里,原本略显低调的外在素雅,刹那间转为满目华乱。殿心是
个炫亮堆叠台座,塔式冠顶下佛陀肃立,台缘有纳迦腾跃,赋予线条更多流动感,居中是
相当抢戏的“Kirtimukha”,他一面吞噬自我躯身,一面下望图面的成列塔柱。这些是代
表王国各地的“城市之柱”吗?我妄自猜测著,也思索是否那才是原貌,毕竟眼前坛座严
格说来不像柱,比较像柱顶饰缀,莫非蕴含愿力的柱身都钉入了地底?
除了坛座,周边也布设了各样饰缀,金质翻叶悬灯与代表王权的九层伞“chatra”相
呼应,天花板则有菩萨环围,搭配着繁花开绽如涟漪,再者便是四面满墙的彩绘。将快门
疯狂按过后,我走到近处瞧,可惜凭著薄微的认知,挺难推敲出是在记述什么。较有谱的
应为正面那幅,推估是结盟后,人民把“孟莱”封神般崇拜,其它二王作陪衬。接续三王
同聚一殿,一人指着地图,可能在规划“清曼寺”与“城市之柱”的砌设。隔壁就是盖好
的殿阁了,圣柱于中,一赤一紫的夜叉两侧护守,初代“英刹钦寺”三簷叠层的样式不太
像古典“兰纳”风,不知是从何而来的考据。
至于再往旁延伸的,就需要当地人来解释了,只见一堆民众聚集著,似为某种要紧事
在制作器具。幸好剩余一侧算好懂,是“柴迪隆寺”大佛塔的崩毁,待会儿我们会去瞻仰
真迹。尽管为了填补疑惑不断自我添入瞎猜,像是缅甸的入侵、“Kawila王”的鼓吹反抗
,能一窥当代人民的穿着挺有意思,尤其是男性发型,平头上蓄了一撮,相当逗趣。
待了好一阵,我们逛了出来,隔壁是在马路就能望见的主殿,门面轮廓跟“清曼寺”
的极为近似,饰板也皆是致密的金质团花,只有些微的勾曲比例差分,怪的是脊尖的“
Chofa”居然断了,不晓得发生何事。殿内的差别就比较明显,“清曼寺”很认真做出特
色壁绘,这边大概财力都集中在“城市之柱”那,墙面仍留白著,仅完成了柱上的华妆,
这也好,可以节约时间,心无旁骛走至坛前。前几座造访过的多是坐式佛陀,一手低垂,
作悟道时的“触地印”,这边倒挺稀有是站着的,且向前举掌,以“施无畏印”给予信徒
力量。
静祷完绕至主殿后,望见的便是让此寺知名的另个亮点大佛塔了,这也是寺名的来由
,泰国人称佛塔为“Chedi”,再缀上大,便是“Wat Chedi Luang”,相当直白。而它也
的确巨阔,超过五十公尺的台座展幅在叠层中支著上段楼体,若塔顶没在十六世纪的震灾
倾倒,会高达八十公尺,可说是睥睨全城。根据资料,这儿建寺的契机是十四世纪“
Saen Muang Ma”想安置父亲遗骨,但由于自身也早逝,结果是遗孀接手,直至孙辈才完
成整个寺区。没见谁提及塔里是否真存有王家残余,毕竟曾置奉于此的太过知名,就是曼
谷“玉佛寺”的那尊玉佛。
玉佛通体碧绿,雕制年代已不可考,似乎在公元前一世纪就出现了,印度至东南亚各
国都有其足迹,相关故事各式各样,像早期于“清莱”的“玉佛寺”还被用灰泥包覆,彷
彿是不忍它再受争抢,刻意隐晦其光芒。谁知一道雷击摧毁佛塔不仅令它暴露于风雨,也
使其伪装碎落,耀华再现,于是又开始长年的无定飘泊,曾被运来“柴迪隆寺”,又随王
权转换到老挝“永珍”,然后被泰国的“却克里王朝”夺回。
没归还“柴迪隆寺”也可理解,放在这露天残破之所,多少支监视器都防不了宵小恶
意吧,不如收于王家眼下,高规格护守着,比较安心。当然让主龛空置好像也怪怪的,目
前在上头的,是为纪念建塔六百周年新制的黑玉版本,可惜太远了,就算我怎样努力盯瞧
,也很难望个清晰。
放弃了探究的心思,我把视角再次抬升,塔尖的北半侧还留有砖砌结构,看起来上段
会再转为八角状,不过实情如何仍旧是个谜,毕竟现在的样貌是经过修补的,负责单位综
合了几座那年代遗下的佛塔,以相似风格作了还原,最明显的是墙体转折的那些新砖,再
者应该是门楣,被简易地勾出焰状轮廓,细部雕琢只能留白。
怎料这样的修整在完工后被大肆批评,说它变丑了,又不够“兰纳”,这使我好奇去
搜寻了资料照片,果然,早年的它较具历史风韵啊。尽管更为崩颓的塔身透著凄伤,轮廓
却似岩峰嵚崎,且草苔于上茂盛攀长,很令人连结“吴哥窟”那种与林相共生的玄秘。
感叹归感叹,古蹟复原本就是两面刃,吃力不讨好,至少对我而言,已比那些财大气
粗直接抹成大金钟的值得端赏。我在仰望中顺时针绕行,原来墙面那些规律出现的莫名凸
砖,都曾是一只只的石砌驮象,看起来是特意补回几只让大家能多少感觉原貌,守护四方
阶路的多头纳迦应该也是吧,它们顶着雕花高冠,预备与奉于阶口及塔龛的诸多佛陀度过
下个百年。
如此走到佛塔后方,眼前出现了一列小殿,式样各自不同,领首的即便未以规模慑人
,门面妆点就自然勾人目光。它是“Viharn Luangpu Mun Bhuridatto ”,在立面的诸多
框格使用了多彩镶片,仿拟著初春的繁花开绽,就算是未作镶饰的板缘,也于流曲中添了
雕镂,连守门纳迦也没含糊,鳞羽都带有细致缀边。如其名所述,这殿敬著大师“
Luangpu Mun”,他和师父创了清苦的森林流派,破布为袍、托钵维生,多于森林冥想,
一天只吃一餐。殿里华美的塔龛除了奉藏他的牙齿,还有一座蜡像,其眼神锋利,表情执
拗,仿佛魂灵仍寄宿著,觉得我们这些访客都过得太安逸。
隔壁的“Viharn Chaturmuk Burapachaan”则相对低调,山簷下仅以墨花缠卷,让底
色略微烁亮,格局上也迥异,是藉门廊连通后阁,且楼阁并非“兰纳”式叠簷,而是锥伞
般的层状设计,为“南邦”(Lampang)那边的流派。跟着人群走进,其内部偏向敞殿,
大幅度开窗,中央金纹塔龛可见大师蜡像,这位“Chaturmuk Burapachaan”眉目就祥和
多了,只是标牌叙述过于简短,网络也搜不出什么事蹟,可能是自家人才知晓的杰出修持
吧。
与这两栋相比,接续的成串屋殿便简约多了,也看不出是什么主题,数量不对,肯定
不是星期佛的配置,难道会是名匠打造的历史遗物,所以特别设殿展示?一路逛去,头尾
皆是坐佛,一者双手交叠结“禅定印”,另者有五头纳迦张扬为华盖。中间的引了最多观
光客驻留,因为是尊卧佛啊,横躺身躯披着很精致的金缕袈裟。此外还有位“善加财佛”
,挺著大肚在廊下乘凉。
浏览过后,我们又回到了环塔之路,而北侧是它容形最为完整的面向,修补的痕迹淡
了些,任时间染污的斑痕彰显其澄静气度,一种望过漫漫历史的大智慧。很自然随那八角
棱线往上堆叠勾画,添加自己的想像,先是补了个钟形塔峰,然后碎碎点点拉了个精雕塔
尖。想了想,又全数抹去,让八角层台简朴收拢,延续它现刻的风貌。
这应该是它想要的吧,沉潜、离尘、无争,那些朝圣玉佛的星海香火,随王权聚拢的
灿炫繁华,都是另个世界的遥远故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