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南印度游记【三一】艾罗拉石窟-印度教区

楼主: polesirius (ff)   2021-09-27 11:26:13
~※ 艾罗拉石窟-印度教区 ※~
图文网志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90046531
(这是个被耽搁很久才终于完成的游记)
走看过“艾罗拉”的“二号窟”,位于主道尽头的“一号”,是个被开出几间小室的
无华空间,一眼就可望尽,于是便迅速走回来路,毕竟只剩一小时,至少要解决“十号”
与“凯拉萨神庙”之间的区域。尽管精神紧绷著,见石窟群现出另个方向的开展景致,仍
不由得慢下脚步赏望。随眼找了个模样醒目的红帽大叔,哪知他竟以为我是要跟他合照,
手还搭了上来,只好在敷衍过后又央他朋友帮我独拍,不晓得有没有被偷骂。
回头的路途其实不长,只是卡了个一上一下的狭窄阶梯,观光客又多,等候的分秒就
很让我心焦。雪上加霜的是,由于这几天的操虐,我一只鞋的前缘不知何时已开口笑了,
虽仅是鞋底剥离,仍有布料包著,哪知会不会在几步后就彻底脱落或是破掉,且一直有东
西在脚前开合,走起来总觉得怪,搞不好路人瞄到也会笑。只能安慰自己是在终点前阵亡
的,若在头几天,麻烦就大了。
拐过了“十号窟”,地幅变得比较开阔,窟与窟的距离长,也都各自拥有宽广前庭,
先去拜访的“十一号”被称为“Do Tal”,字面意义为两层楼,即使跟它的三层结构不相
衬,缘由说破便很简单,是因为当初底层被土沙湮没,后来才被挖掘出来。老实说底层的
样貌颇令人失望,就是一道门廊,一间构图四平八稳的佛堂,由旁侧往上走,二楼也不过
多两间副堂,里头的佛陀菩萨跟同个模子铸出来一样,就是被岁月脏浊的程度略有差异。
不爱爬楼梯的我不死心再走往三楼,总算有明显深广的空间了,但主龛里的人物却相当模
糊,仅在左墙多了些密集的坐立菩萨,顿时有种白做工的空虚感。
迅速撤退后,“十二号”也是类似布局,且有个名实相符的“Tin Thal”称号,只是
由前庭抬望这仿佛水泥才刚灌浆完的三层楼,就得先深吸口气,才有能量迈出步伐。相对
“十一号”,这儿底层有较深的开凿,除了前段的起居空间,又往内挖了一区佛堂,可惜
阳光至此已势微,很难看清菩萨们的细部容形。不过当朝二楼走去,过道、廊口、堂前,
随光线的渐明,便能藉着手拈的莲花、微倾的身姿,感受到他们在浸染沧桑后的气韵,望
过梯间转角被环围的佛陀,脚步就不由自主续往上爬。
三楼外廊是个不错的眺景处,除了林原远山的苍茫,也能发现侧处石壁藏有隐密窟室
,把前去一探的好奇心掐熄后,我走进大厅,初望见的无华列柱横划,让人有种莫非又被
晃点的预感,然当视线往旁扫去,便能发现侧墙的丰富雕琢。壁柱犹如框边,切分出一组
组由菩萨陪侍的佛陀,姿态、配件、台座缀饰都略有不同,据说残著彩绘的主堂虽然门扉
深锁,仍能藉前厅的诸多女身菩萨揣想其细致。
或许这儿通常乏人造访,有位披着橙色袈裟的僧侣在角落打坐修行,面向佛龛的身形
虔敬且圣洁,主墙在此也以佛陀两侧展列,虽皆为盘坐,由手印可分出一边呈禅定,一边
为说法。望着望着,似能略略想像当年情景,僧侣们在列柱间成簇成群,空广厅室里有佛
语低微回荡。
看完这两栋,佛教区也算有了收尾,但剩余的半小时真有可能解决未去的印度教区吗
?我相当忧心。往北走,“十三号窟”是个连隔间都未作的山洞,可以迅速略过,邻居“
十四号”则相当亲民,只有单层又位处步道边,逛看的游客相对多。
既为印度教庙堂,刻凿便不会令人失望,环墙上全是神只的雕绘。近处的左右端各有
一尊“杜尔加”,右方的轮廓较完整,能看到她手持三叉戟与牛身魔王争斗,还有宠狮以
Q版形样帮咬屁股。左侧相邻的“GajaLakshmi”象形则不太明显,轻易便被再往前的“
Varaha”抢走风采,这位由毗湿奴化身而成野猪神脚踩“纳迦”蛇尾,高举刚救出的大地
女神,不仅背景丰沛,主体又充满动感,让我多花了几秒伫望。接续的两幅就偏工整,一
个是有“吉祥天”和大地女神伴侍的毗湿奴,另一则是他与“吉祥天”的搂拥靠倚。
带有框边的主题饰刻到了圣堂转为大型门卫及河神,周遭有幽暗的窄道环绕,好奇走
入,右端藏着被称为“Saptamatrika”的七位母性女神,各自带了小孩,只是边角又刻着
骷髅形样的死神就很费疑猜,一种生与死的抗衡吗?
回到大厅,右墙替成湿婆的事蹟,依序有他以斩魔相多臂挥扬、制住摇晃凯拉萨山的
魔王“Ravana”,再以极富张力的舞姿扭折肢躯,呼应对面的野猪神。最后,环墙雕绘敛
为与帕尔瓦蒂的掷骰赌局,能见他抓住妻子手臂,央著再赌一局。这么绕过一遭,便不禁
庆幸有争取到时间进来一观,毕竟光就壁刻而言,此窟并不会比“凯拉萨神庙”逊色。
才觉石窟位置变得亲民,“十五号”又是一道长阶拉往山岩门隙,且当爬了上去,两
层叠立的柱廊现出轮廓,光看便脚酸。我先瞥向前庭长出的小殿,从年代推算,它很像“
十六号”也就是“凯拉萨神庙”的练习品,同为将丘地雕成具有外型的建筑。诡异的是正
向似模似样塑了短阶,通抵的却是网窗,殿门反倒在背侧,而外墙尽管有不少龛室妆点,
里头空空如也,本以为会奉著“南迪”。
根据资料,此处本是个佛窟,难怪结构上和“十一、十二号”挺相像,若仔细寻找,
能在某些龛顶发现支提窗花的堆砌,抬头望,与二楼怒颜神像共列的柱头也能窥见小佛陀
。瞄了几许走进窟里,毫无妆点的宽广柱厅让我眉一皱,都时间紧迫了,该不会又空包弹
了吧。有点想立即抽身,赶往更北侧的区域,又怕楼上真有值得一看的就此错过。辗转的
这几秒,见管理员在旁闲踱,我便灵机一动问了他。“Good”他对我笑了笑。
得到管理员的认证,我快步爬了上去,果真放眼所见的墙面都是雕刻,再想想其实也
对,这类多层楼的开凿一定由上而下,先完工的顶层肯定最华美。顺时针从左墙开始看,
第一幅是湿婆的斩魔相,岁月的沉伤加深构图的狂野,在诸臂挥击间可以找到他防止魔王
再生的接血碗,底下也有仆从帮接,这人五官被挖凿得惊悚,不知是刻意而为,还是时光
的摧残。隔邻的跳舞湿婆同样动感,只惜臂腿的部分缺损使画面失了匀称,让某只手延伸
得突兀。再过去的掷骰、结婚与魔王摇山,磨蚀程度又更严重了,还有诡异的白边附着其
上,看不出为何如此,很可能是穆斯林的杰作。
转至正墙,先望见的图刻挺新鲜,是湿婆从“林伽”纵身而出,初时不知典故,后来
才知下方小人儿是信徒“Markandeya”,命定只能活到十六,但由于信仰虔诚,所以湿婆
显灵一脚踢翻前来索命的死神,颇为有趣。而在看过接迎恒河水的湿婆、主堂奉的“林伽
”、由大象洗礼的“吉祥天”,另一角也同是陌生主题,据Google大神的开示,这幅被称
作“Tripurantaka”,故事的初始不难猜,又是梵天惹的祸,他莫名给了三个魔王三座不
灭城,要破解必须一箭同穿,于是湿婆又出马了,在这幅雕绘中,他弯弓搭箭,以日月为
车轮、始作俑者梵天为车夫,箭火则为毗湿奴所化,为了捧湿婆,旁神的形象都被贬得好
低啊。
相对于麻烦制造机梵天,毗湿奴的地位就高了些,至少右墙是他的主场,或闲适躺在
神蛇“舍沙”身上,肚脐绽生的莲花孕育著小小梵天,或手持多种神器耀武扬威,脚下状
似被制伏的,其实是坐骑“加鲁达”的人形展现。再过去为他的知名分身,像在前一窟看
过的野猪神“Varaha”,由侏儒恢复真容后一脚举高,三步跨三界的“Vamana ”,以及
狮首人形的“Narasimha”。这儿的“Narasimha”跟“凯拉萨神庙”的一样未将魔王凶残
剖腹,但也不似那幅令人费解,看来是摹画了对战时的激烈争扭,虽然经过岁月伤残后变
得有点逗趣,很像情侣在打情骂俏。
“十五号窟”以理智来说,没有“十四号”的精致框边装饰,破损亦严重,却莫名有
种魔力将人吸缚,反正时间所剩无几,就算能跑至北方那区也只是纯打卡,便索性停留在
此解读著、感受着,看看厅中的小“南迪”、廊口柱身的瓶花雕凿,也将视线投往外殿屋
顶的无头大肚雕像,猜测原本是否都该是一尊尊象神。而当拖到最后一刻赶回“凯拉萨神
庙”,叫住我的领队已是一脸紧张,感觉内心戏早跑过好几轮。
跟他匆匆返抵车上,领了餐盒,听邻近大姐分享她找到小路爬至山腰,以俯瞰神庙作
收尾,我也意识到南印度之旅终于要结束了,前几天还对行程慵懒松散有着抱怨,几个日
升日落,已多了无数等待消化的缤纷与庞杂。
这些画面随着历史回翻,由近代的“迈索尔王国”、“马督赖纳亚克”逆行溯流,当
穿过回水、越过山峦,不同风格的王宫渐转为庙宇的瑰丽及壮阔,“鱼眼女神庙”的繁复
多彩淡褪著,替之的是“布哈迪斯瓦拉寺”的岩岭参天。我在“朱罗王朝”之前的“马哈
巴利普兰”,看“帕拉瓦”人将战车化形幻变,标志了南印度神庙的滥觞,也飞入德干高
原,见证“阿姜塔”与“艾罗拉”联手印烙佛教最末的荣光。
旅程的初始,神庙人物对我而言都是单纯的姿态摆弄,现已能辨出几许主题。塔冠的
流曲与炎光也找到渊源,若拿掉繁复的堆叠和勾边,将是佛教“支提窟”的素简拱顶及眼
窗。尽管这儿还是存著望之生畏的脏乱街头,我却开始向往那些我仍未造访的古都遗迹,
满脑子都是藏于其间的迷人刻绘,该规划第三次的印度行吗?尚未归国,我的心已再次远
航了。
作者: FREEMANfju (我绝不豪洨)   2021-09-28 15:52:00
感谢原PO分享 一串系列文看下来再次神游印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