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北印度游记【二】胡马雍陵寝

楼主: polesirius (ff)   2021-07-06 09:49:34
~※ 胡马雍陵寝 ※~
图文网志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89873174
(这是个被耽搁很久才终于完成的游记)
出了“古德卜高塔”的园区,我跟司机会合,一路向北驶往“德里”的中心,不过目
的地并不是繁荣市区,而是另个世界文化遗产“胡马雍陵寝”(Humayun Tomb)。行在路
上,有点像是快速掠过数百年历史,从“古德卜”的“奴隶王朝”,进入“蒙兀尔帝国”
的统治时期。
“蒙兀尔”是波斯语里蒙古的转音,第一代皇帝流着成吉斯汗的血脉,然帝国初建,
交棒到“胡马雍”的手里一切还未稳,于是他便这样经历了败战、流亡、再复权的多舛日
子,更悲剧的是才刚夺回王位,第二年就不小心从楼梯上摔死了。
走入园区大门,宽广的中轴大路指著远处的白色楼门,还正疑惑跟印象中的陵寝样貌
不同,便先被右侧古色斑斑的建筑群勾了进去,这区域的中心有座八角圆顶构体,隐隐带
著雕琢,根据一旁的标示文字,是“伊沙可汗”的陵墓。本以为他也是某一代的帝王,结
果竟只是个贵族,而且还来自与“胡马雍”打对台的“苏尔王朝”,两个敌对势力最后相
依一起,很值得八卦族仔细深究。
但数百年前的轶事又有谁知晓真相呢?只能藉建筑妄自追想了。长墙围起的墓园随着
时年,已被民宅侵建占领,考古学家花了很多心力,才将不该有的物事清除,还给它清爽
的绿地花园。然复原图上本该如众星拱月,以宝蓝小拱顶围绕的洁白主冠仍旧阴阴灰灰,
几处还留残的斑驳颜彩,在雾霾严重的“德里”天空下更显黯淡。瞥著拱柱旁的镶瓣框边
,我走入回廊,内墙上的大片镂雕花窗隐透室里布置,几个样式不同的棺冢比邻罗列著,
也不知何者底下才是可汗魂魄凭依处。
循廊慢慢逛过一圈,在墓园的外环墙侧,还有座小小的清真寺,仿佛可汗就算离了世
,也仍要坚守信仰。可惜它的雕凿相较之下略为简朴,也没留下什么纹绘让我多加端详。
绕过之后,我继续循主道走至白色大门楼下,行入的方向壁面简素,另一侧则在考古
学家的努力下,复原了几处瑰丽拼花。看了标示,是“布哈利马大门”(Bu Halima
Gateway),两侧的绿地似乎本该是片墓地花园,只是连说明板都承认“布哈利马”不可
考,我也无从去理解他与“胡马雍”的关联。
不过邻近的“阿拉沙莱门”(Arab-ki-sarai Gateway)就有着相关脉络了。他是“
胡马雍陵寝”的主负责工匠,脚下这片区域都曾是他当时的住宅。然数百年下来,还留有
规模的就仅存门楼了,连拱顶都已坍落,看来簇新、带着花形拼贴的,应都是近代努力的
复建成果吧。
再往前,主道持续笔直延伸,带我走至“胡马雍陵寝”的大门,土色叠石与赭红饰砖
交互砌起,带着龛室的左右门墙斜折,有着接拥之势。门楼里布置了小小展馆,可以藉著
几幅图板和微缩模型,概略理解墓园的布局,以及周边广袤的考古区域。
说到“蒙兀尔”的典型建筑,大家都会想起“泰姬玛哈陵”,但这类风格的滥觞,其
实是眼前的这座陵寝。它伟立在拱柱织连的巨大台座,红白石色交相拼组,形成了框边的
纹绘。我不由自主盯着它的雪色冠帽,也勾描周边被称为“Chhatri”的圆顶亭台,纤细
的塔柱在其间点缀著,宛如一片重岭叠峦。
外环的花园四面对称,有喷泉水道串接,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波斯文化中的天堂,四个
象限代表四大元素,而水道既是天堂之泉,也是种指引,它在平台正中化成陡阶,带着我
往上攀。当我与陵墓本体近距相望,这一路看过的墓寺遗迹都变得渺小了,尽管没有繁密
的刻凿,那迫人抬仰的气势便使我屏息。伊斯兰建筑通常会有三面封闭、带着拱顶,像是
较大龛室的“伊万”(Iwan),这样的元素也出现在此,主门本身就是种巨型的变体,门
墙又有大大小小的“伊万”内嵌堆叠著,我愣愣端望了好一阵,才往殿里走去。
根据记载,陵墓是由“胡马雍”的遗孀设计,挑高的空间素素净净,天顶宛如日芒的
交错勾绘几乎可算是仅有的装饰了,仿佛把那些过多的情绪俗事都留在门外,带入的只有
静谧的哀伤悼念。我在殿里缓缓绕行,正中的几个棺冢应属于大帝夫妻,标示着他们于底
下的长眠处。周边小厅则似乎是晚期几位帝王的安栖地,在镂雕花窗筛进的微光下,一切
显得定静无垢。
殿内望过,也在平台上绕着陵墓走了一圈,远眺墓园的对称结构,想起平面图上还标
了几个点,便下楼一一寻去。原以为园里各处应都守着对称思路,谁知其中一角却兀立了
一座建物,红白色系,宝蓝小塔伴依著拱顶,像是微缩的主陵寝。此墓葬的是何人,似乎
考古学家也难断定,只根据某些流传,推测是大帝宠爱的理发师。这也太离奇且不合常理
,能如此破格在墓园占了一方地,得需要恩宠中的恩宠吧,到底会是怎样的故事呢,我的
思绪不由得无边发散开来。
一路转至了南门,这座说是皇家的出入口,里头切分出几个功用不同的房间,不过左
看右望,还是觉得方才行入的西门较有派头,难道属于皇家的精妙妆点都藏在门里厅间?
按个性,是该也去北面走走,但时间不允许,只能跟自己说对称的设计,从哪观赏都
一样,于是便循着南侧步径,在仰望中送离陵寝的巍峨身姿。
走出了西门,偏处还有个早先略过的区域,快步钻去瞥瞄了一下,是“阿夫沙瓦拉”
(Afsarwala)的墓室,小小的八角构体顶着圆冠,有略大的清真寺与其紧依。这座墓的
主人又是个谜,因为“阿夫沙瓦拉”的字面意义仅是高阶官员,究竟存著什么裙带关系让
他也得以在此立足,可能得搭时光机回去窥视了。
或许因着地位差别,少了修护的它呈现岁月的沧桑,顶冠也晦暗,走进清真寺,望见
的自然皆为斑驳的漆色了,只有几处微蓝的花形绘缀,提醒我它当年也曾有着斑斓风华。
但这也是考古旅程的韵味吧,佚于烟尘的,反而丰沛了想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