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影带]不要叫我“先生”或“小姐”

楼主: pemi (玉米小四)   2014-12-04 22:08:58
※ 引述《AirBa (我爱卡密儿)》之铭言:
: ※ 引述《swami (舵手)》之铭言:
: : 嗯 学校图书馆有这样一个录影带 叫做“不要叫我先生或小姐”
: : 曾经是公视的节目 内容讲的是变性欲者(小玲)的心路历程
: : 我想把这部影片偷渡出来 不过难度很高
: : 可能 顶多把内容录音下来 再弄到网络上供参考
: 还是不要这样吧。版权还是很重要的。
: 我也看得到这卷带子。一起各自笔记整理片段吧。
: 辛苦一点,但是得到的结果是正当可以分享的
今天我也跑去学校图书馆看了这卷录影带
片中的医师提到 幼儿的性别认同是在3、4岁前学习与模仿
所以他认为家庭环境因素 是主要原因
单亲家庭或 家庭成员多女性或男性会影响幼儿的性别认同
他举例 家庭 有7个小孩 6个姐姐 然后 老么是男孩
那男孩很容易性别认同会偏向女性
然后那医师还说 一个家庭小孩同时接受父爱与母爱
比较不会有性别认同障碍
感觉那医师比较认为会性别认同障碍是因为后天因素...
作者: rurofan (bn)   2014-12-04 22:37:00
请搜寻佛洛伊得人格发展理论,详读性蕾期,是医疗体系毕业的人都很清楚的理论发展任务失败导致后续的性别认同障碍,我本人是这样,或许你不适用http://www.shs.edu.tw/works/essay/2011/11/2011111314055458.pdf
作者: rusynth (ru + synth)   2014-12-05 00:38:00
有太多同时拥有父爱母爱,但是却是gender dysphria的例子
作者: SredDonita (S红_多妮妲)   2014-12-05 12:15:00
这说法对单亲家庭很不公平。(皱眉)
作者: romacapri (romacapri)   2014-12-06 12:39:00
类似讲法还有 父亲远门在外(缺席父母) 与母亲过份亲匿过于强势的母亲.. 诸如此类
作者: tint (璇月)   2014-12-11 12:00:00
是这一部吗? 不知道还能不能购买http://shop.pts.org.tw/Module_J.aspx?xxx=17003014D
楼主: pemi (玉米小四)   2014-12-13 01:3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