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版友po了对于《他们的少女梦》的评论,决定把前阵子看完的感觉,
也简单描述一下,算是小小的心得吧。
当初是在女性影展华山场去看的,观影人数并没有很多,大概二、三十吧我猜。
我是和朋友一起去看,应该算是她陪我去看。在看片过程,一直出现kiwi baby
的自白过场,让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蛮不喜欢这种呢喃式表现方式,
当然kiwi的文字对我而言我也觉得不甚成熟,所以这点让我比较小感冒一点。
诚实来说,我对于这部片的评价不算太高,甚至偏低。
做为一部以边缘人为主体的纪录片来说,我认为她可以有更多专业人士的访谈或
是主计处的数据,旁白的部分也可以更有企图的点出跨性别/伪娘的生活状况不论好坏。
片子当然是以年轻一辈的少年(女)们做为主角,把重点放在年轻一辈的跨性别/伪娘
对于自身生活和身分的拉扯,当然这比较容易,也比较煽情,
但是我们都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出,三位主角太过年轻了,
对于自身身分认同或是与家人、朋友的相处甚至于对未来的想像都很"年轻",
当然以纪录片来说,纪录者不适合对被摄者做出任何的建议或是引导,但是
在纪录以外,纪录者是该带出一些讨论给观众的。而被摄者对于身分的看法,
可以有更多深入的挖掘,举凡对于身分的认同;未来的想像;生活上关于特殊
身分的影响;......,在问卷的设计上,虽然不能设计出我们想听的答案,
但是应该要更深入的去头出问题,即便被摄者/受访者完全无法回答,那也算是
回复了对于问题,这样族群与其家人朋友的反应为何。
我相信对于一些完全生活中没有接触过跨性别,或是只是略知一二的观众来说,
这样的资讯量应该很足够,但我更相信这样的纪录片,除了上述观众,
更多的是正是跨性别身分的当事人,这个族群想知道的,
我认为绝对不仅只影片呈现的部分。跨性别族群观众想知道的,
我猜想第一是更多同样族群的人,怎么去面对她的身分:她是怎么过活,
做什么工作,她是隐藏的还是出柜的,她怎么和家人相处,怎么求学就业,
她的感情生活,她的情欲......,这些都是观众会想知道的。
第二是跨的身边的人:路人、家人、朋友、同事、上
司、网友、同学...他们怎么想,怎么看?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跨知道这些。
第三是学理上怎么看待跨?我相信在这么长久时间下,跨的身分在学理定义上
一定有很多的不同,甚至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此处我就不要提南北了)会有什么
不同的看法?专业人士怎么说、怎么谈?
第四在统计上,到底有多少跨,个又是落在什么不同的情欲光谱上?
这些都有很多可以谈,片子可以选的多、谈的浅、介绍的广,
也可以选的少、谈的深、讨论的多。但是很可惜,
这部《他们的少女梦》并没有做到太好。
但是退一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台湾有一部年轻、入门容易的跨性别教材,
同时完全不同于谈论CCboy同志的《美丽少年》。
回想学生时代,我能够认识的跨性别纪录片,很遗憾只有《父亲的衣橱》和
《美丽少年》,在这点上,这部纪录片的产出确实是珍贵而难得的影像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