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omacapri (romacapri)》之铭言:
: ●历史
: 如果足够年长或不健忘,性别根基解放论并不新颖,早在1998年中央大学性/
: 别研究室的何春蕤就是这么提的:“变性、扮装、皇后国王、娘娘腔、男人婆
: 、不男不女....凡挑战性别二元的,就是跨性别”。意即各类性别混合的存在
只是闲聊...
我差不多是调制解调器时代就有在上b稍微关切性别相关议题的网友(我的高中时代...),
跨性别这词最早就是何春蕤在学界开始带头大量推广使用的
(并不是说她发明了这词,而是的确因为她的关系大家开始认识到这词汇)
,早期聊天室或是早期相关圈的网页多数使用第三性来称呼,
不过现在有人觉得第三性是污名.有争议,而跨性别也是比较普遍的共识称呼,
就不在这里多琢磨了.
说到何春蕤,印象深刻的她有满多论点在当时都有满多冲击的(不论社会或是学界),
在bbs上也造成了当时新旧派系的大笔战,战到没日没夜,
每过一段时间就会丢出一些议题,在社会上酝酿一些争论,在b上个别派系互开战,
战到最后变成谁K书K的比较厉害,或是哲学理论大辩证,
KKCITY花魁站某板就是主要战场,ptt跨版前身板也在那边,
那段历史的几位笔战高手有些应该就是现在的某几位学界的活跃份子,
但无从考证了.(我对何春蕤其实也没完全认同)
后来因为战太凶,很多人也开始反省一些问题.
(什么海德格啥小.甚至连数学的数论都跑出来....)
但回顾那段,我想说的是其实对于学理派的人可能有些意义,
但对于多数人来说其实没啥帮助可言,别执著于某些对于现实层面脱离太远的观念争辩,
回归到务实层面,就是二元也好.不二元也好,
怎样的政策才是善待这一群人友善而有帮助的方式,
怎样去改善社会气氛,改善社会气氛其实重点还是得有人带头冲撞,
不论那所谓的冲撞诉求到底符不符合所谓正确的观点
(其实光是有没有所谓的正确,本身就是大问题),
有社会运动或是诉求带起涟漪,慢慢自然会带起某些不一样的气氛.
没有任何一个人或是团体可以保证自己的想法在多年后都可以禁得起验证,
也许以为是对的东西,其实是错的,也许现在觉得对的东西,多年后被认为是错的,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有人起了头开始,就像是何春蕤当年提出性解放的观念,
不断在社会上引起冲突和争议,不论当时她提出的很多说法,现在怎么被看待,
或是她怎么看待她当年提出的那些东西,重点是整个社会想法跟观念有了新的观点,
后续有连串的连锁反应.
那些上街头或是常出现于萤光幕前的团体,也许她们的背景不是啥学院派出身的,
有多强的理论基础,也或许她们主张的诉求可能需要再讨论,但就像是当年的何春蕤,
带起某种新的社会气氛,而这种气氛的连锁变化才是真正深刻而影响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