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我的原文还有大家回文
进一步有了其他想法想谈谈
性别平权运动
如果走到最终情况
就个人来说
我觉得会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去性化的社会
所谓去性化社会 就是性/别之在这社会上完全消失
性/别不再是做为群体界定 以及社会角色形象的依据
一切皆回归于人本质
在某些意义和领域上~ 去性化是需要
比如厕所 我就支持去性化
厕所的原始功能与目的 在解决人类生理排泄
而这样概念 并没有性别差异
反而跟使用者其他生理状态比较有关
无障碍 多功能的厕所 一直是我主张方向
(这也是为何我对所谓性别友善厕所不认同原因)
(这种厕所概念仍建立在有性别之上)
但完全去性化的社会 也可能产生一些盲点
去性化
侧重强调共通性 减少差异
任何可能标志出性别差异性的东西
都显得政治不正确
另一种是完全多元化
也就是性别二元变成多元
任何符号图腾 都可以属于任何一方
没有所谓什么是男的 什么是女的
相对
什么也都可以是男的 什么也都可以是女的
不过这种情况
对于某些跨性别来说 也许就不乐见
因为当所有元素符号
都无法做一种性别建构之用时
会显得难以适从
因为他们很可能不论怎么做
都无法让社会大众
接受 认同他们所追求的性别角色
去性化=>什么都不要
多元化=>什么都可以
两者路线互有优劣 也没有必然高下
现阶段来说 在运动场域上
两个概念有点是混合交叉
有时候 要去性化 有时候 要多元化
这么多年来~ 是也取得一些成果
不过
跨性别在性别平权运动中参与度不是太高
(一部分原因也是有些人不感兴趣或觉得没必要)
平权运动中主要论述权跟运动权
还是掌握在 同性恋族群手上 (特别是Gay我觉得)
至于他们主导地运动
是否能贴合到跨族群需要 这我想可能是次要问题...
跨性别者群体广泛 差异大
对于性别秩序期待跟想像也是天南地北
也很少有人很广泛地去蒐罗
不同次群体的跨性别 其偏好主张概念为何~~
去统整出一个大约地面貌
运动者有时不易引起共鸣
一部分原因在于
运动者主张的诉求与经验
与其所试图代表的群体 存在落差
会变成台上说台上地 运动冲运动地
而这些人所想代表的 族群
则是默默地过他们想过的生活
偶尔地看一眼那些人在干嘛
之后又转过头去 隐身于主流社会之中
也不是第一天出柜
这么多年来 接触到的人形形色色 三教九流
广泛定义之下的跨族群
除了有因为倾向与偏好不同 而形成次族群外
职业背景 教育程度 居住地域 社交范围 收入能力?
所影响而产生阶级性差异 是蛮鲜明
对于性别秩序观点
也自然有不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