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亚马逊产品开发流程及教学

楼主: a2337782 (杰尼尼)   2023-12-04 20:22:38
网页好读版:
https://9fy8.short.gy/cqQA5t
需要市场分析、简单的产品分析可填表:
https://9fy8.short.gy/BzYcdD
开发亚马逊产品,考量的因素可分成两大面向
1. Amazon站内因素:竞品数量,评分,价格,评论量,美国本土卖家及其他卖家(港中台
),竞品排名,广告费用及流量来源。生命周期,竞争程度,竞争对手店铺,成功概率。
2.公司战略因素:利润率,商业模式(价格,产品定位,市场定位),人事成本、供应商
质量,账单周期,周转率管理费用,库存,机会成本与管理费用。
综合亚马逊及公司本身之后,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产品开发流程。
以下是我们建议亚马逊卖家的开发产品流程,但通常卖家会根据自身企业的优势、现有资
源、铺货策略等等,重点把握几个环节即可
-市场/需求发掘(类目分析)
-产品idea发想(手上有的商品乃至库存,)
-初步利润核算(FBA费用会不会过高?毛利有没有至少三成?)
-关键词搜索量分析(市场会不会太小?)
-广告竞价分析(竞争是否白热化?)
-差评分析(开发商品时要避免的缺陷)
-版权专利查询(避免侵权投诉)
-寻找供应链(比较成本及商品优势)
-产品定型(第一版商品)
-利润覆盘(供应链物流优化…)
卖家分类及优劣势
考量到前面所提的公司战略因素,我们可以根据公司的业务类型及在产业链的环节,
将亚马逊卖家团队分成三个类型:分别是贸易商、工厂转型的卖家、以及垂直类目卖家,
张镁镁团队服务的对象三种都有,他们也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合的方法
1.贸易商
贸易商的优势就是灵活、对市场敏锐,可以铺货的通路较多,
许多第一波在亚马逊赚到大钱的卖家都属于这一类。
另外一个就是可以弄到的货源比较广、且价格便宜(有时甚至比工厂还便宜)
贸易商适合什么方法呢?
用两个字来总结:模仿
模仿是成功最快的捷径,因为一个商品好不好卖、有没有利润、
商品周期多长都是经过其他卖家验证过的,
模仿某种意义上是站在成功者的肩膀上,所以对这类的贸易商而言,
我们建议先模仿,利用自己对市场敏锐的优势,
先找到感觉,千万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比较高大上的说法就是:洞察市场需求、定义产品产品、找工厂或上游经销商去实现。
那怎么去模仿呢?
我们建议可以先专注在一个类目,这个类目可以是你熟悉的或者你现阶段有货源优势的。
贸易商虽然有灵活、货源广的优势,但也因为这样容易在几个类目跳来跳去。
而先专注一个市场,起码可以知道市场在卖什么,什么产品好卖,热卖风格是什么,这些
通通要了解,整个市场指的是:亚马逊,temu,tiktok,Shopify独立站等等的网络平台

其实早期做起来的贸易商就是直接在Alibaba、eBay看什么好卖直接搬过来的,因为商品
款式已经经过了市场的验证,很快就做起来了,这种方式现在很多小类目其实也可以用。
2.工厂转型的新卖家
要发挥充分工厂的优势,设计-生产-包装-品控-成本,这几个环节要发挥工厂的先天优势

不要直接上来就卖已有的产品,必须要先调研市场,不要盲目自信。
很多传统制造业工厂,倚仗着自己有生产设备,有大量库存,有ODM能力,还有产线的员
工,就以为有了在B2C零售市场的天然优势。
然后就以工厂的运作型态为核心,请一两个亚马逊运营就憧憬的把商品卖到美国去。
但现实是,这些OEM/ODM厂引以为荣的“底子”,大多数是没有任何市场价值的。
第一是因为在后工业化时期,工厂的同质化的生产严重,工厂和工厂之间并没有明显优势

第二是亚马逊发展到现在,也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里面很多的品类已经被市场洗
礼过。
所以现在传统工厂转营亚马逊,需要有一个专门的跨境产品部,以跨境电商的产品为中心
重新打造商品。甚至老板要亲自下来看市场、盯产品、盯生产设计,毕竟很多台湾的ODM
厂老板都是产品设计研发出身,必须好好利用这个优势。
工厂适合的策略—微创新
经过前面的描述,相信对市场比较有sense的老板们都猜到了,最适合的工厂的模式就是
在已经热卖商品的基础上,发挥工厂自身优势去设计改良,确保迎合市场同时还能保持特
色,避免同质化竞争
总结平台上的热卖元素,比如什么样的款式,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颜色热卖等等…
然后根据热卖元素去做重新的组合,比如更新颖的颜色、更好的布料等等,或者针对某个
功能设计去做优化。
选的产品,并不是每一个都可以推得起来,接下来是测款,做亚马逊就是快速试错,当然
很多大卖家可能没有测款这个环节,他们有个观点,同行可以卖起来的款式,他们也可以
卖起来,所以一下子备货备几百上千个,这是大卖的玩法。
对于资金较有限的卖家来说,
我们要低成本快速试错,小步快跑,快速找打能卖的款,卖起来,
卖不动的款,尽快淘汰。
3.精品/垂直类目卖家
通常这类卖家是做行销或电商起家的,然后把原本对品牌-行销-广告的know-how转移到亚
马逊上面。
像张镁镁的团队就是由这样的卖家及顾问组成,我们都来自于电商或行销背景,也有自己
的亚马逊店铺、Shopify店。
这类卖家的优势是对广告、关键字、数据分析、行销及品牌策略有相当的经验,几乎可以
独自运行整个流程,另一个优势就是没有产品或工厂的包袱,完全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透
过数据切入。
适合这类卖家的策略:深耕、打持久战、建立品牌壁垒
因为走在行业前沿的缘故,这类卖家每天都被各种资讯轰炸:哪个类目又出现新爆品、哪
个同行竟品突然做deal、什么品牌又拿到几亿美金融资、新的ppc广告打法等等等…
每天都有新东西可以学习固然是好事,但回到品牌和生意的本质,我们建议要把每天的基
本功做好、做扎实:持续优化广告、持续优化产品页面及A+、持续深耕产品和供应链,在
现有的产品基础上,不断的更新叠代…最后做到一米宽,千米深。
产品继续深挖,更加了解产品,更好得做产品研发,产品布局,保持持续的增长,深耕产
品的店铺,做好几个优势精品。
深耕还有个好处:供应链及物流的优化
深耕同一品类可以沈淀供应商,等量上去了,逐步有谈判权了,卖家订单量起来了,就是
强势群体,订单量少了,就是弱势群体。
之前有个明星说:当你强大了,周围世界对你都会和颜悦色。
小卖家刚起步的时候其实是很心酸的,当量上去了,形成规模效应,后期的价格也会下降
很多,形成价格优势,包括跟供应商的一些账期,现金流也是做生意的命脉。
适用大部分卖家的选品方法
1.本土卖家观察法:即专门找美国本土卖家,看他们在卖什么,而且不仅侷限于亚马逊。
DTC品牌、社交媒体如TikTok、Instagram都是很好的灵感来源。
2.差评选品法:专门选那些评价在四分以下,但是销量还不错的产品,想办法优化掉差评
的问题。可以利用软件(如Jungle Scout)的评论分析功能,快速在产品差评中找到买家吐
槽最多,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果能解决这一痛点,也许就能让该类产品的销量更
上一层楼。
3.专门选大件或者高客单价产品,选价值相对高的产品,甩开一堆卖家:
做大件有个重点问题就是产品质量要过关,做好质检细节,优化包装和说明书。不能因为
缺配件,包装损坏等外界因素影响了产品的评分和退货,大件往往就是最考验人的,因为
很难每一个产品全检,一个退货就血亏,所以很多小卖家敬而远之。
做大件的话,可以优先考虑第三方海外仓做fbm配送,等稳定出单后再改FBA。
4.根据自己的产品数据,叠代升级,产品做成产品线。
说白了就是根据自己已有的产品进行拓展,尝试抢占更多的流量。
所有的卖家和团队都应有这个思维和觉悟,
因为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新品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千万别等到衰退期才开始叠代产品。
产品热卖后做好垂直(产品线的规划和管理)
横向垂直:多颜色,多样式,多功能;
纵向垂直:同层产品或者下一层产品。
知名品牌Anker,就是靠着一款行动电源,将产品扩张到其他的IT数码配件,现在可谓是
充电类的品牌龙头。
最后总结一下六点,这几年做亚马逊的产品开发思考
1.做亚马逊,无论什么模式,我们都建议要持续上新,所有的产品都会有周期/寿命,不
进则退,否则是一直吃老本,迟早被竞争对手一点一点的蚕食。即使目前业绩做得很好,
也要不断开发产品,调研市场,可以一个月出一个产品,三个月出一个产品,都没问题。
业绩不好更不用说了,不用纠缠目前的产品,不用过多怀疑自己的运营水平,多看市场,
多开发产品,总有机会。
2.如果不是铺货式的产品开发,那麽市场上的选品软件最重要的意义应该是在于“判断趋
势”和“发现好的产品切入点”这两个事情上。在你把亚马逊上的竞品信息看完之后,
应该静下心来想:这个产品为什么好卖?解决了客户什么问题?有没有更好产品?
你所看到的数据化,都是现实行为发生的结果,研究数据背后的需求比数据本身还要重要
3.当前产品开发工作最大的病态,是过于痴迷数据化选品而忽视对需求的研究。在数据化
选品的时候,还纠结某个软件的数据准不准。事实上,别人卖得好,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一模一样的产品,不可能覆制同样的天时地利人和。何况,很多卖家有时候连自己产品为
什么会爆,都搞不清楚,更别说看数据研究对手了。
4.新手选品,并不是慢工出细活!对于新卖家来说,自己积累的经验也还不够,根本没有
头绪。而且就算盯着那些热销品,看竞争对手的listing,特别费时间不说,还整理不出
什么头绪。结果磨磨唧唧的一个月选了一个产品。另外,选品不是看一眼就对,这个东西
真的是需要时间,有时候还需要不断的花钱才能买的教训,才能积累出更好的经验,所以
新手卖家要快速批量少量试错,相信自己的感觉。
重点:千万不要一两个月选一款产品,然后发海运飘一个多月!
5.现阶段产品开发其实只有两个路线:一是满足需求,二是抢占先机。精品线从市场调研
用户需求出发,在现有热卖品的基础上做升级款,做差异化款,做创新款。精铺线从供应
商产业链出发,利用获取新品爆品信息的渠道和时间优势,快速测款抢占市场。以上都是
垂直深耕品类给产品开发带来的好处。
6.常见的产品失败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
-市场容量太低,低到没单量
-市场竞争太大,价格战厉害
-头部坑位不可捍动,类目无更新叠代
-产品生命周期太短,跟进太慢
-产品同质化严重
-伪差异化,导致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
-遇到审核且无法解决
-选到看似市场需求大且竞争小的平台禁售品
-产品包装尺寸未把控好使得尾程配送成本高,产品无利润
-能达到预期单量的链接平均运营水平和平均产品竞争力,都高于自己公司
-未查侵权,侵权导致产品链接下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