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介] BnosK Technical writing Service

楼主: karst10607 (谁可以协助我开板?)   2020-07-29 19:11:48
(一)必填区
ID/暱称:karst10607 / 豪尔
性别:男
年龄:33
地区:
新北市中和,但我都在土城、内湖出没。整个大台北地区,南至新竹,北到基隆,
都是直接服务范围。因为产业性质,一开始主打的就是远端为主,会定期到府拜访
专长/事业领域:
现况:已创业
事业类型:有限公司
创业时间: 2019 Oct
我想:寻找合作伙伴/寻找厂商/寻找客户/寻找投资者/求助解惑
这些都写在最下面,现在是撞墙期,很难让第一笔成交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为了求这篇文章符合toberich的阅读,我把其他不直接相关的讯息拆分为以下文章
(一) 稀有职种介绍- technical writer
会引用两篇我部落格的旧文章。
(二) When people are leaving for disappointment
讲公司的内部融洽运作的互助风气文化养成
(三) A time before X is invented
有许多职业或所需的技能,是在某些东西发明后才被发现的。
比如码农
(四) Plain language、文组的救赎出路、薪资水准?
这篇会谈到SDL这个想从"纯粹分切翻译"的角度,怎么切入看待technical writing
并用TCworld大会来形塑这行的方法
有什么问题和盲点存在?
(五) 缺点变成优点 ZAMM, OCD、特性上的互补
这篇会提到怎么和工程师合作的技巧,即使你是纯粹文组出身。
我以前是教育背景,所以对于拆分和摸索完全未知的知识领域,或是适当追问
让讯息的撰写符合篇幅比例,而不是把象腿当成全貌
因为RD很容易把一个很小的东西讲得很详细,但对非本科的人无法辨别
又想以文字转述给另间公司的RD受众或自家行销部门就很容易出错
(六) 撰写技巧、工作上的心态、外国人同事
(七) 保密防谍, happy employee
这篇会提到权限、台湾常见的DCC文管软件(但我几乎没用过),只做一些简单比较
有一篇会稍微介绍比较台湾的厂商
我会从"研发制作工具的人" vs "懂得善用工具的人" vs "从工具善用结果中受惠者"
来解释铂诺思科存在的利基市场
以及应该怎么和这些厂商把饼做大,而不是想抢他们客户
因为企业里面有太多想无脑享受的雇员了,再好的工具,不肯用不想学,也无法有效果
(八) 抽象思考能力、语言能力的要求
这个脚色并不是要你在几个月之内变成老鸟工程师。
你应该把握优先进行的每日工作,以及每周、每月的工作
(九) 可能的量化获利模式,计费方式
铂诺思科的获利方式,以及为什么要当抢开第一枪的人
因为风向和研发大环境的转变
采用ticket based的计费该怎么计算? 为什么这对企业会是一个研发正循环等..
=============================================================
(二)选填区
事业完整名称:铂诺思科资讯有限公司
统一编号:85037823
联络方式:
电话 0935-750-776
[email protected]
https://www.bnosk.co/
=============================================================
(三)自由简介区
自我介绍:
自2016年起,本身有四年正式工作的technical writing经验。
类似性质的工作则是很早就以义工性质参与,比如ptt的browsers版或一些开源社群的线
上线下活动。
当时没有想到这样的经历会对后来很有帮助。这里说的帮助不是人脉上的,而是经验上、
思考方式比较不受传统侷限的突破、个人特质、以及学习能力上的。(当然还是有其他弱
点,容后再提)
我曾有数次被面试的企业问过,难道想一辈子做technical writer?
当时的回答都是"觉得没什么不好,而且自己其实对这块有兴趣,很擅长也很有天分"
不过现在的想法则是,如果是对方心目中所想像的职缺和狭隘的能力范畴,那答案是否定
的。
我需要更多面向的能力才能过得更滋润,在职涯和心情上都是。但如果是这样,(在台湾
的)许多企业里面将不会有我的空间或所需的练兵资源。这就是为什么我想开公司....即
使是technical writing,我也想扩大范畴和领域,试试看自己的能耐
虽然面试官很可能只是例行性的随口问问,或是面谈后因为和想像的人能力完全不同,而
想问问我之后的职业轨迹打算
但这凸显了
1. 我所认为的niche market,还需要附加上一些额外的优势和简单的常见服务,才能满
足眼前的大爷
只是我目前不知道要欠缺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补上,以及补上的成本会有多少
2. 大多数长官对这个role的理解和想像很侷限,所以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个天花板很低
的秘书性质工作,根本没办法想像面前的这个人居然想为此开一间专门公司。而且还能做
到小主管加上一整个部门的事情。这很有抢工作的威胁性。
事业介绍:
应该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这类型业者。目前最相近的从业者包括但不限于: 翻译社、迷你接
案公司、freelance writing。
因为软件业在台湾并不兴盛,知道technical writing这种专门职业的企业其实很少。
即使自己公司有类似需求,也可能把她当成是"翻译"、"助理"或单纯的文管部门人员
以国内的市场来说,我对这个脚色的理解是至少还分化成两种sub type: 美工型 与 纯文
字型
前者常常是做PS, Brochure, 或是网页设计的
后者则是content writer, campaign, marketing, translator, secetory...
两者结合或比例均匀地目前还没有碰到,残念啊
创业心得:
创业半年,还卡在无法获得客户信任,拿到真正第一张订单的阶段。
虽然同时间也处理了许多麻烦事情,包括搬家、换工作、家人生病照顾等
接下来还有一堆类似的麻烦事正在等着我去处理。
主要的分析有两个可能:
1. 市场对全新方案的存在是陌生的,采取观望态度
2. 接洽者无权做出在企业里改招聘为厂商方案的决定,这同时也牵涉到结构性和权力转
移问题
以上两者,都能归咎于一个可能性:
对方无法从判别这种新兴方案对自己的利益有多大,以及能多快显现出来
即使我给予粗略评估后的回复,也无法让对方做出愿意试用或导入的决定
仔细想想,会这么大方的可能只有"死马当活马医"或毫无sense的甲方吧
企业还有另外的考量,如法律问题,保密问题,供应商问题,但我没有相关经验,只有把
文件依照线索厘清,写得精细正确的本事。即使以最大诚意和善意合作配合,对方也不见
得能说动自家的主管或高层去尝试这个方案
目前开业算六个月吧,已经经过了至少三个版本的推行策略改动
第一版:
比如以ticket计费这种理想化的形式,是因为先前的公司,我只需要去承接上面经验老到
的PM切割的task和分析,去ticket system里面搜寻和查阅相关的单就能做出完整的文件
,要做的事情、事前的分析,以及开发中的状态和纪录,除错后的结果,最终的user
guide或engineer guide是完全分开的。
想像中类似订阅制的方式提供这种特殊的服务
像是xbox game pass或spotify, netflix
后来理解我并非无限制的资源或新鲜内容提供者,
在我能扩大编制或能力再更强之前。我必须审慎选择客户,而不是来者不拒。
在体力和财力资源上的限制,让我必须对提供的内容数量加诸限制。
才能发展企业,而不是沦为外包仔。
第二版:
对于许多的公司而言,许多员工甚至不知道怎么区分task, proposal, technical doc
,把未来想做到的事情,和正在做的全部混在一个文件里面像是写小说一样,实实虚虚,
虚虚实实,只要骗得过上面就好了。客户到这种阶段就像是得了严重的妄想症。只可惜不
能建议他手上的专案安乐死算了
举例来说,客户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开单,即使公司就有jira,也充斥着无意义的标题
以及空白的内容。一旦客户学会开单,便开始疯狂开无意义的单
于是第二版里面引入了反制滥用的机制
第三版:
虚实整合,把产品变成普通人能懂的套餐方案或年月费,但不会有不敢尝试的风险
因为是niche market,所以其实只要把客户现有的方案还要明显优秀,很容易就能成交或
有意愿转换过来。而这一点在我亲自跑客户的过程中,也确实体会到客户的心动
但我对实体机器架设实在没经验,所以还没真的投资下去做
毕竟真的要做也比不过软件大厂,我提供的应该是分析撰写服务而不是去拼这些
针对几个自去年十月公司成立后,已经接触过且有回应的产业做大致上的分类:
如果有兴趣,往后我再发文有关这些面试的经验分享
1. 半导体业
2. 本土软件业
3. 海外的外商软件 Wizeline
4. 外商系统商 HPE, HPI, Lenovo
5. 本土系统商 鸿佰, HTC Vive, XRSpace
6. 博弈软件业
7. 博弈制造业 Quixant
8. 电子制造业 Transcend
9. 金融业
10.其他外商如 SDL
众多猎头就不多讨论了。
其他想说的话:
我知道现阶段我还有很多不足的,比如我的官网其实只是买了个网址后套到原本私人的部
落格。看起来就不专业,但受限于目前的资源也只能先这样
能一步一步改善是最好的,不求一步登天。
也希望各位不吝指教。
一群来自国外(印度、荷兰)的同事曾经和我说过,我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性质特殊,即使过
去曾经和类似的人员合作过,也觉得我的能力和品质相当不错。一开始以为是客套话,但
从这样的几次经验里面发现自己在世界市场上的定位可以是相当特殊的存在,这是一种辅
助性质的职位,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发挥对公司的产值和效率发挥极大的倍增。
想成为能妥善利用台湾优势特色的technical writing service
举例来说:
能写的东西其实很多,从金融业的核心系统操作手册、安全指南,到一些行业的法律相关
文书
现在发现这类型的白领工作都是从新加坡开的分公司渗透来台的,而且因为法令熟悉度的
关系,必须聘请当地人员
如果台湾的法律或会计习惯是护城河,那么信任度、到府拜访、以及文化的有机性,
和企业里的员工主动参与程度,也会是采用我们家方案的护城河
即使这一点的优势在市场上目前尚不明显。但会是我的主要卖点。
由于我的起点与纯粹软件开发、管理或法律会计背景的不同,但想达成的目标却有部分相
同,所以把其他事务所拿出来讲。
想切入这市场并没有那么容易,没有现成的管道、同业去模仿,所以这些资源或榜样完
全不存在
铂诺思科并没有想成为高大上的事务所,但也许可以成为类似事业体的起点,并优先服务
已经在台湾,以及来到台湾的企业
也许就像是东欧的游戏开发或印度的软件外包,台湾应该有机会在这个领域的世界舞台尬
上一角,而我想成为那个开端。
作者: doggy1985 (火锅人)   2020-07-29 20:16:00
你的官网无法衬托你的专业
楼主: karst10607 (谁可以协助我开板?)   2020-07-29 20:23:00
确实…可是不知道找人做网站的效益如何,因为我写的东西因为属于企业机密,不想一般美术官网室内设计可以放在官网上供大家参考目前只想到能放一些经验分享,如怎么分析和切分开发资讯的技巧,对应到不同受众的文件撰写的成品中,网络上没这种讯息,算是我自己摸出来的
作者: MTKer5566 (MTKer5566)   2020-07-29 20:27:00
仔细看了两次,确定你的中文writing不太好
作者: bcew (bcew)   2020-07-29 20:31:00
官网居然连续看到四篇猫咪文章,一页式官网还比较好吧
楼主: karst10607 (谁可以协助我开板?)   2020-07-29 20:31:00
国外有学院的课程,但很多很骗,毕竟这是一门透过实际实证来形成理论的学问,野路子的生命力和落地性很强抱歉啊,因为是塞在一起的,当初本来只有要先写简单的自介,几周的编辑累积起来就变这样了,dita, 或XML式的维基写多了,都习惯针对 细碎的东西仔细解释以扩充可重用性,这些东西要经年累月整理,但我弄了三周想急着放出来就变这样了
作者: bcew (bcew)   2020-07-29 20:36:00
没办法量化显示增加多少营收或省多少钱,很难让顾客买单
楼主: karst10607 (谁可以协助我开板?)   2020-07-29 20:37:00
容我到家后才删除大半内容以符合本板受众
作者: bcew (bcew)   2020-07-29 20:38:00
先不用砍文章整理官网啦,我觉得那是小事
楼主: karst10607 (谁可以协助我开板?)   2020-07-29 20:38:00
那先砍这篇的内容吧,因为其实可以拆成七篇左右...
作者: bcew (bcew)   2020-07-29 20:49:00
再看一次内文,还是没感受到好处,很像自我感觉良好以我小主管的想法会是JIRA没用好没差,bug有解东西会动就好,没必要多花一笔钱找人管JIRA,而且还不是随时on call的抱歉说的比较尖锐。 我比较常改善环境所以会多注意新东西
楼主: karst10607 (谁可以协助我开板?)   2020-07-29 21:06:00
不会尖锐 因为这是第一篇而已 后面会比较ticket sys的差异 这对企业体的类型有很大关系 制造纯软金融都做过
作者: bcew (bcew)   2020-07-30 11:14:00
你觉得的不会开单、不开单,可能对使用者来说不是职责所在,做不做和绩效无关、甚至拖累,人性上本来就会选择对个人最有利的行为。 另外,长篇大论前要先能吸引人,你这篇已经让我觉得没好处没兴趣了,后面的七、八篇详细介绍根本不会去看。
作者: patrick4126 (+7)   2020-07-30 12:39:00
这到底提供什么服务?
楼主: karst10607 (谁可以协助我开板?)   2020-07-30 14:00:00
简单说就是文字工作者的另一个极端 针对工业软件设计开发所需的用户手册或开发资讯做撰写 跟广告文案相反针对的是把复杂资讯正确表达并维持更新 而非诉诸情感面向大众的广宣文字 因软件职位稀缺 大多在台都只是写非常工业化的硬件制造 机台保养 3C手册等等但这是影响产品开发甚钜的一环 台湾不重视开发和智财累积 所以长期以来都是要rd顺手写 导致开发缓慢恶性循环 我是打算把这个观念建立起来让企业愿意投资订阅式的内部知识库和开发手册撰写,对推广和开发都有助益是以极度平价的方式 把稀有的技能供应给有需求的厂商让他们不用自己养或教育训练 毕竟这事情很讲天分经验如果是知识密集的产业 就能因此受益并保持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同行的竞争力..软件 化工 药厂 半导体等RD5专心研发测试 其余的交给technical writer写整合避免内部开发资讯不同步 影响全球异地的研发进度因为rd,pm才不会顺手更新呢 又没钱又耗工又不影响绩效但长期下来 公司就进入低谷出不来 老板哭哭 员工偷懒以不到一个正职员工的薪水 能维持内部资讯更新 很划算不用担心离职逃难潮 育婴假 老屁股摆烂 还能维持活力这是2B的生意 不是2C的 人多,雷包多,前段班企业最需要如果规模超大 上万张单 数百计画 数万人 没有特殊方法是无法维持有效率的研发运作的 大概4这样 目前碰过最小的团队大约是...80多人 跨日台中印俄德新
作者: jjaacckky1 (路)   2020-07-31 18:01:00
你要做的是类似这样的吗? https://www.sap.com/taiwan
楼主: karst10607 (谁可以协助我开板?)   2020-08-01 08:07:00
目标是会达成类似效果,但我不是自己设计制作软件,我是直接采用国外大厂第一品牌的confluences,或台厂自制的如webiso等文管知识库 我提供的是实际利用该类软件分析和提供撰写服务 软件几架设则对我不是重点也没影响。当然如果客户不知道该怎么选,我也能提供建议并帮忙挑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