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riskriskris (司司王)》之铭言:
: 千万别去辅导,越辅导越糟
: 我觉得创业这事需要一些天份。
: 跟画画、音乐 一样
: 对于有天份的很快很简单
: 敏锐度不够的真的很难 !
: http://m.ltn.com.tw/news/local/paper/981467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北部〉青年事务局辅导创业 9成5倒闭
把事情推到“天份”,那人生无趣,没什么奋斗的意义了。
企业管理原本就是设法透过努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这是古往今来多少学者、专家、企业家努力的一个方向。
同样的事情放大到很多领域也是适用,
国家领导人要思考如何让国家长久强盛,
富裕人家要烦恼怎样才能避开富不过三代的困扰。
成功率低,不代表这个领域没有投入与研究的价值,
甚至应该说,越是成功率低,越需要去投入研究。
这领域需要的是真正专业与足够的辅导,
而不是夸夸其谈、政绩式的卖弄数字。
实际上国际间的风投,原本选择投资标的的成功率也是很低,
十个案子中只要有一个案子顺利回收,往往就是赚了的。
所以这样的模式除了鼓励的意义之外,经济上还是有价值的。
当年教育部ustart出来的时候,有部份原因是为了降低应届毕业生的失业率。
中国扔下大量政策与经费,作为产业孵化器,有部份原因也是为了收买台湾。
所以你所谓的越辅导越糟,我是不赞成的。
至于到底创业的“天份”,具体而言又是什么东西?
如果要说考试成绩好,我们可以说可能是这个人记忆力、理解力好,
但到底创业成功的要素是什么呢?有天份就很快很简单?
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成功都用一个天份含糊带过,
而不去认真思考检讨别人成功背后的原因?
这种不精确的描述与思考方式,老实说我觉得也是不适合拿来讨论创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