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社会] 关于笔记

楼主: icecream (风聆)   2014-09-13 01:32:28
因为想写的多了些,所以用回文的方式,
提供一些个人的作法给您参考。
: 推 bottger: 感谢分享 所以您的笔记教法是"重点整理笔记"而非上课笔记 09/11 22:15
关于笔记的部分,我也仍在尝试中,试着弄出一个比较清楚的“系统”,
可是目前还是边做边试,也很努力在吸收许多先进的经验。
我试着回想自己会在什么时候做笔记?
想来多半是以下几种情况:
1.对书本以外的“补充”资料。
2.也是补充资料,但偏重在“书本不易展现”的图表资料。
3.老师对书本内容的“解释”。
4.课程本身的整理。
5.不同单元或领域的统整(整理)。
6.自己想到的延伸内容或速记法。
我一直觉得里头有个很微妙的部分,牵涉到“教师的存在意义”。
比方如果书本就有,那为什么需要老师再朗读一次?
如果书本没有,为什么老师不直接提供给学生,
而要限制这些知识只能在他的课堂里获得?
尤其有了网络后,这些延伸知识更容易取得。
......诸如此类XD 但讨论起来没完没了,先就此略过。
于是我会把必要的补充知识印出来,或线上开放,提供给学生(或其他老师),
其中有些我觉得写过一次会更好的(可以更注意到细节),
或者当中有让学生自己想的部分,就会让他们抄写。
尤其是地图,我觉得地图一定要反复的画。
不过我觉得国小的课程,除了四年级几乎要“以补充为主,课本只是辅助”外,
其他补充的必要性有限。
比起来,我会觉得“学习如何做笔记”这点可能比课程本身更重要。
(当然也有些版本的三年级有“学习如何学习”的课程内容,
我觉得那个很重要,值得花四年来实践)
所以才会把焦点放在“让学生试着用不同方式来记笔记”这点上。
比方图表统整、图画速记、联想、颜色、格式、位置......
但他们到底有没有应用在其他领域上,目前我还不知道orz
至于学生如果自己想记的,我会觉得当然好。
只是有些学生会觉得“这本笔记本是用来评量跟作业的,只能记老师要求的”,
所以会“再”准备一本笔记本记自己想记的,也会在不同领域使用。
(有时候还会有涂鸦或心情小语XD)
我对这点感到有点困扰,因为我会觉得笔记本就是笔记本,
照说应该配合使用者个人的需要,
所以我会跟学生说随便你记。
但如果学生这本笔记本里包含了社会自然数学国语体育之类的笔记内容,
那我评分时又会觉得很困扰,所以目前是无解...... orz
: → bottger: 关于复习考我也同意您观点 但又担心期中考一次背三个单元 09/11 22:15
: → bottger: 是否太多 (我教六年级)不知您是否有遭遇家长质疑这点过呢 09/11 22:16
: → bottger: 想听听您的意见:) 09/11 22:17
与您分享自己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
我目前也是六年级。(不过我觉得五年级这问题比较大,六年级反而还好)
开始这么做大概有十年了,运气很好,几乎没遇过家长质疑。
不过“取得信任”是个很长的历程,
我最初仅只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做(有段时间因为兼某些工作,课很少),
连笔试也自己出(牵涉到我想把试题依照能力指标来分开计分),
后来慢慢推展到同学年,或者跨不同学年。
(现在即使我没有任教的学年,不少同事也会用类似的方式出题或给孩子复习)
这历程真的很长......(远目)
我觉得主要是要让家长放心、相信你是在为他们孩子好。
所以我一开始就做不少说明,比方一开始的通知单(还有Q&A)、评量方式,
甚至亲师座谈会时跑班去回答家长的问题,
即使不是我教的班级我也会跑。
(即使其他教学方式不一定一样,但至少笔试跟复习问题单都用我的)
如果有家长提问,我都会回复他一篇“落落长”的内容,
或者在一家一菜时,把她带到门口说明个20分钟(眼睛只能看着那些菜XD)......
后来家长怕我囉唆又不敢质疑了(大误)
我的社会学习领域成绩单长这个样子:


(某次四年级的成绩单,每个人一张)
如果是学期初第一次,我会在成绩单背面附上“如何阅读这张成绩单”。


到了学年或学习阶段结束,还会给他们这样的“能力检核表”:


每次笔试完我都会把考卷放出来(如果没忘记),比方这是五下最后一次评量:
http://taisoci.blogspot.tw/2014/06/1022_8020.html
(也给安亲班看,我觉得安亲班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当然还是有落落长的说明(已经尽量再减少),
当你做到很“变态”的程度时,其实家长虽然不一定理解,但却会信任你。
当家长信任你之后,他们会告诉其他家长,
然后你就能做很多想在课堂上尝试的事。
但说真的,我觉得一般学校同事之间的沟通,要比家长这边来得更复杂......
还好我们学校同事满不错的,但如果换一个学校,我就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这样做。
与您分享,或许可以作为一点参考。
作者: bottger (我爱任时完)   2014-09-13 21:35:00
原来这是您的十年放长线努力成果 很感谢您这么详尽的分享我是十年导师第一次转社会科任 看来我还需要一段时间先累积经验 待时机成熟才能一步步过渡到您描述的境界XD今年职务转换真的深刻体会到级任科任真的都是术业有专攻
作者: t07020   2014-09-13 22:52:00
icecream老师也太强,当您的学生太幸福了!仔细的拜读您的部落格,收获丰富,再次感恩您的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