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从评测文已知底板性能选择长颗底板的方法

楼主: kage01 (嗯)   2020-02-18 01:30:08
选底板 由于胶皮和底板组合千变万化 我都从战术方面思考考量
也就是怎么配置和战术容易赢球
我自己是打长颗短颗 已经很久没打平面弧圈球
所以近台就是打摆速 落点 控制 站中线推两角
而远台就是削球
因此 符合近台战型的底板和胶皮 应该以易控 轻 且速度快为主
远台的底板和胶皮 应该以能削出一击毙命的旋转量为主
在大球时代 旋转有很明显的下降
首先我们要先看拍子的厚度和重量
拍子厚度加胶皮最后的总厚度是大家要注意的
总厚度太厚了不好 会影响如发球类的很多手感
而太薄同样不好 太薄会让你不能离球太远 击球点都要离你身体很近
不然就容易碰不到球 很考验脚步
拍子的厚度从4.6mm到10mm都有
选择薄拍通常比较轻 可以配max的海绵还能打透板 但相对重量不足威力不够
厚拍通常比较重 是要耍轻剑还是玩关刀 这就看个人打法选择
我自己是总重配约140g左右 在速度和质量间取一个平衡点
我有一把 Black Balsa 3.0 这只板子4.6mm 只有62g 飞机木+玻纤 很好防守
但攻击的速度天花板很低 必须配到像Spectol red或Blowfish这种超快短颗才能打死人
而这些胶皮又很轻 总重配出来差不多100~115g而已 短颗面打不出质量 所以后来换掉了
另外一般来说 颗粒配纯木会比较有颗粒味(下沉 晃飘) 配碳纤颗粒味会消失些
这算是通例 不过偶尔还是有例外 因为现在某些纯木速度其实还蛮快的 跟碳纤不遑多让
还兼具控制性 一般还是建议颗粒配纯木拍 这能让颗粒的性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另外市面上
一堆异质底板 说实话 个人打过异质拍 其实感觉不太需要这种强调两面差异的底板
毕竟实战上这种特性并不会对你的对手造成多大的影响
倒不如找一只能短能长 能快能慢 能守能攻且控制佳的底板
而这并不需要靠异质板来达成这个目的
至于底板木料的部分 各种木料的特性都大不相同 我就打过比较有印象的谈谈
飞机木:又称Balsa木 特点是轻 飞机木的底板打球有一个特点 就是击球力道是非线性的
在使用者不发力或小发力时球很不走 而发大力时球又弹很远
有的人会喜欢这种手感 有的人则避之唯恐不及 因为速度不够 通常飞机木球拍
会做很厚或加纤维来做弥补 本身质软 球很容易陷进去 用指甲就能戳凹痕
因此持球时间长 加转能力不错 适合looper和chopper 怪博士底板很喜欢用
这种材料
柳木:吸裹力很强 像蝴蝶的Defence系列都是用柳木做的球拍 球质很好 长颗会有咬住
再放的感觉 而配硬质正胶像龙影这种能产生弧线诡异的特异球路
完全不震手 但相对来说也丧失了触球时最灵敏的球感点 个人是不太能接受这点XD
阿尤斯:来自非洲的木头 轻 但没飞机木那么疯狂轻 偏硬适合近台反击的球路 很常见的
底板材料 Tibhar CO-S-3 就是三层阿尤斯做的
桧木:桧木很贵 且每只手感都不相同 要特别选 拿来打颗粒软弹了点
还是选硬而不弹的底板较好
林巴:重快不弹 也是常见材料 能提高控制力
寇头:偏快偏硬 适合推挡击打 蝴蝶爱用材料
因此 想要一击毙命旋转量的削球 可以选择柳木+TSP p1-r或Spinlord雷电这种强调重下旋
的组合 并适当提升整体组合的重量 间接提升质量
想要近台扫摆速 球质就可以牺牲些 改靠落点和速度 可以选择较快速度的底板或胶皮
让底板与胶皮的球速天花板不要过低 才能在近台以快制转 而最终重量也不能太重
不然会影响正反手衔接的摆速
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理想配置 哈哈
※ 引述《neoone0321 (一哥)》之铭言:
: 这应该是长颗系列文最后一篇 这篇文发完可能就会暂时不写
: 非常感谢版友们一路上的帮助 推文或心得文也好都让我的观念时时刻刻更新
: 因此才能统整出最近的文章 我并不是什么专家 功力也不是很高
: 只是因为自己学习台球历程也是跌跌撞撞 然后网络上资源也并不是每篇都容易入门
: 因此才想发心起个头 希望能促进颗粒球友的交流与分享
: 以下正文开始
: 长颗粒的底板跟胶皮的搭配是门学问
: 要找到趁手的兵器不是很容易
: 网络上有不少底板评测文都是以双平面为主出发
: 但实际配上颗粒 往往不尽人意
: 主要是因为一面平面+颗粒的配置 会使球拍的重心、共振点发生改变
: 尤其是搭配无海绵长颗 板子的震动衰减时间会延长
: 加上与另一面平面有海绵的胶皮相互影响 手感更是与配置双平面不同
: 因此选择上也变得比较复杂
: 至于板子跟长颗粒的搭配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 1.底板硬度:硬板跟软板展现出的特性完全不同
: 相较于软的板子 硬的板子较容易借力,手感反馈比较直接
: 但硬度不单单是主要指标,还要考虑底板型变程度以及弹性
: 注意底板整体硬度跟底板形变程度、弹性要分开考量 并没有绝对正相关
: 2.底板形变:板子的形变程度跟长颗的变化有关
: 形变大的底板 长颗"主动发力"时由于吃球时间长 对球作用力较大
: 因此变化大 也较容易制造旋转 若来球强 底板形变大会增加不稳定性
: 反而不容易吃住球,因此如果采用主动发力技术时(如攻、削)若选择形变大的底板
: 虽然比较有威力 但是稳定度就不是强项
: 市面上的削球版的设计理念不是越软越好 而是具备一定刚性的
: 另一方面 如果使用长颗的手法都是被动挡球为主 那形变大的底板泄力能力较佳
: 但相反的"被动挡球"反旋转通常就没有形变小的底板好
: 形变小的底板在被动处理球方面借力上会有优势。
: 优秀的颗粒底板 应该要整体形变小,较容易持球,而形变大的底板则通常适合弧圈。
: 注意:再次提醒底板形变大小跟硬度、弹性、支撑力非绝对相关,千万要注意!
: 3.底板弹性:弹性大的板子出球快 在被动挡球或借力手法上比较不容易受到对方旋转影响
: 但控制相对来说较差 而且颗粒反旋转特性也会比较不明显
: 而弹性小的底板 停球时间久 对于反旋转跟持球都很重要的长颗无疑是重要的指标
: 适合颗粒的板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吸球"的手感及能力 这点通常弹性不大的底板比较具备
: 而这点就跟板子的木料与厚度相关了
: (木料方面个人没有太多研究 可能要麻烦有经验的大大补充了)
: 4.底板支撑力:支撑力越大的底板 不仅对弧圈技巧有帮助 对于强力的来球也较能游刃有余
: 不会因为支撑不住而球乱飞或无法完全泄力造成失误
: 总结
: 从以上分析 可以发现一个好的颗粒底板 必须具备硬、不过弹、形变小、吸球、支撑力大
: 这几个要点,与一般弧圈球取向的底板(软弹大形变)差异很大
: 而偏偏这几个点又是几乎相互冲突的 因此才说很少有完美的底板
: 自己适合的手感要自己才最清楚 本文的用意只是要分享给各位如何自己筛选底板的方法
: 如何取舍就看你的技战术如何了
: 范例:
: 1.喜欢主动发力以弧圈得分为主或是削球主战,选择削球板或适当硬度的弧圈板
: 2.近台攻击型打法,选择硬、形变小的板(弹性依照自身攻击力取舍)
: 3.颗粒入门,则选择各项指标平均的板子即可
: 至于市面上哪只底板好打? 个人只能说每人手感不同 别人好打未必自己也好打
: 但可以依循本文的方法 参考版友们或其他专家的心得 去过滤筛选
: 最后还有一种底板比较没有提到 就是所谓的"异质结构"底板
: 这类底板的正手面跟反手面结构不同 主要是想塑造出软硬不同的差异
: 针对长颗跟平面不同的击球速度设计 这类底板通常设计上迁就颗粒面
: 手感会比较特别 适应与否因人而异 因此没有特别深入讨论
: 以上 希望对各位球友有帮助
: 下台一鞠躬
作者: neoone0321 (一哥)   2020-02-18 05:28:00
大推这篇 从实际的角度出发 再补足前文没提到的木料部分 配置真的百百种 颗粒看过不少配置 真的还是适合自己会比较顺手另外我这周六会北上 kage大有兴趣一起交流器材吗可站内信讨论 不过我个人习惯小拍面 大拍面的皮有一组spinlord ultra carbon def 板型的 outkill(短颗) 跟纽包尔TM 另外还有一张物理性质跟雷电性能像的Alpha 3 个人自己这次去会顺道换雷电玩玩补充alpha3 的物理性质:直排+黏性 至于粒径粒高比要等实际看到才知道前面打错 短颗应该是break out 太久没打搞混了 抱歉
作者: hiphopdog (Bedroom Jockey)   2020-02-18 07:27:00
两位好。我也是打颗粒的。住家有场地。欢迎使用,一起聊。我站内信一下你好了。
作者: kisscat1023 (40岁大妈)   2020-02-18 08:18:00
笔记中
楼主: kage01 (嗯)   2020-02-18 18:15:00
礼拜六公司有事要去处理 真可惜 下次了
作者: onlyherro (‧将臣‧)   2020-02-20 11:57:00
推 良性交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