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弟是一名普通的台球爱好者,
有空的时候也会关心台球或球员相关的新闻,
大家都知道,国际乒联一直都致力于推广台球运动,
希望这项本来就有很大群众基础的运动能够建立起火热的
联赛和商业模式...,可惜,对多数爱好者来说,努力的成效
并不尽如人意,
在众多改革中,"小球改大"一直被认为是合理方向之一,
但在这一点上我有些不同看法,甚至,我认为这是导致
欧洲桌坛于国际赛场上风光不再的原因之一。
以下,我简述观点:
首先,欧洲球员相比亚洲球员在系统性的支持上,处于劣势,
这影响了他们技战术的全面性和优化程度。也就是说,欧洲球员
较不容易坚持同一套技术动作而不发生失误,也不容易
针对主要对手去反复演练针对性的打法。
我印象中百花齐放的时代,大约有施拉格、格林卡、盖兹、梅兹、蒋澎龙...等球员
这些球员的优势,应该说,主要是"特色"两个字,技术特长很清楚。
但是,缺点的部分呢,也往往很清楚,甚至连我这样半吊子的爱好者都能
清楚得看出来
有些球员的某个发力动作实在是很不流畅,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老蒋身为直拍选手,正手拉球是令人讨厌的别扭。
类似这种现象在当今的桌坛几乎是看不见。当然,这要归功于台球运动
训练方式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讯息流通更快速等因素影响,
但在我看来,
球具改革破坏了特色打法蓬勃发展的基础
比起现在,90s~00s年的小球因为受力面更集中,在咬球上我认为是容易很多,
加上有机胶水的帮助,当时候很多球员能用匪夷所思的动作打出夸张的球质。
而动作的突然性和旋转幅度的落差极大的增加了比赛的不可预知性,
所以,当年的欧洲名宿并非真正后继无人,而是器材改革后,神来一笔的
威胁性大大下降,"球感天才"生存的土壤也不复存在了。
针对器材的改革是否成功。就我浅见,是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是乒联并没有意识到当时比赛的精采从来不在观众看得懂、
看得到那一颗跳动的小白球,而是自己支持的球员和对方不断拉锯的紧崩感,
甚至,我们会因为自己看不懂、料不到、跟不上老瓦的反手弹击而感到惊喜雀跃。
乒联希望台球对于爱好者,尤其是初学者来说更亲切、容易上手,这样的立意
固然是很好的,但显然不是对症下药的。台球运动缺乏的从来不是偶尔会约出来
打打球的受众,而是被联赛胜负所吸引的"赛"迷,而赛迷,看得应该是
球员而不是那颗小球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