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寅生:国际乒联主席不好当 欣慰小球改大球成功
如果说从中国乒乓60年的时光里,找一位从头到今的亲历者,徐寅生无疑是不二的人选。
从运动员到教练,到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乒协主席,再到国际乒联主席、终身名誉主席
,直到如今还活跃在乒乓球爱好者的圈子里,一个甲子的时间,年过八旬的徐老以“全套
”身份亲历了中国乒乓的跌宕起伏。那些深深烙印在徐老脑海里的瞬间,无疑也是中国乒
乓60年里不曾磨灭的点点滴滴。
文/孟雁松
国际乒联主席不好当
中国人在国际体育组织当主席的为数不多,徐老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位。1995年天津
世乒赛后不久,国际乒联主席哈马隆德不幸去世,按章程规定,时任第一副主席的徐寅生
接任了主席职务,“说实话,我并不愿担任这个职务,但不当就会面临主席位置空缺,就
这样,我被推上了这个位置。”
国际乒联当时拥有近200个会员协会,工作量大且错综复杂,不过当主席没有薪金和补贴
,纯属义务。在国内有公务在身的徐寅生在中国乒协的支援下,努力为国际乒联工作。新
上任的主席得到了财务发的一张信用卡,徐寅生把它交给协会的工作人员于斌保管。任职
三年多时间,这张信用只有一次消费记录,徐老把它当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给我们听:“
有一次工作误餐,我们到一家华人餐馆吃饭。买单时,我示意服务员问于斌要卡结帐,结
完账服务员让于斌签名,他却指著让我签。签完名服务员把卡还给我,我又让他还给于斌
。这可把服务员搞得一头雾水,他想不明白信用卡怎么能交给别人保管。”
当乒联主席有时也会遇到棘手的事情。1999年,南斯拉夫世乒赛筹备过程中,因为西
方国家的制裁,临近开幕体育馆还没有建好。但作为主席,我还得支持他们。就在北约开
始轰炸,外面一片混乱时,南斯拉夫乒协还有几十名工作人员在坚持工作,不肯轻易放弃
。“当时的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主任是中国的姚振绪,他也在那里和大家同甘共苦。最后
,形势愈加紧张,世乒赛无望,我们只得紧急安排车辆,让姚振绪撤离。因为贝尔格勒机
场已经停飞,需要到匈牙利坐飞机,南斯拉夫朋友自己凑钱,还不忘把宾馆的瓶装水和食
品带上,以供急用。司机一路上走小道绕圈子,终于到达匈牙利,又遇边防人员百般刁难
,不让过境。姚振绪正要塞钱打发,一名军官过来命令放行。”徐老回忆说,国内对姚振
绪的安全十分关心,通过各种途径与他联络,但那时通讯已经几乎瘫痪,好在姚振绪最终
有惊无险地回到了北京,大家才如释重负。
作为国际乒联主席,徐寅生最难处理的还是涉及到中国的事项和提案,“比如有的提
出要减少世乒赛参赛人数,看上去对各协会一视同仁,但实际上对我们不利。我作为主席
也不大好处理,如果有倾向性,甚至强行阻拦,会引起各协会反感。”天津世乒赛期间,
王涛被韩国的金择洙淘汰,赛后裁判检查出金择洙的球拍胶水超标,按规定要取消比赛成
绩。当时徐寅生还是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但是在表态时也不得不避嫌,“我当时表示比
赛胜负已定,金择洙是初犯,可给予警告处分,不必取消比赛成绩。但主席哈马隆德标记
法不容情,他说:‘徐先生,你不用发表意见,由我们来讨论决定。’”最后金择洙被取
消成绩,由王涛顶替进入下一轮。徐老感慨说:“如果当时我是主席,真是难以做出抉择
。”
要说任国际乒联主席期间最让徐老感到麻烦的是语言问题,“开代表大会时议题很多
,我讲话要靠中国乒协的英文翻译传到会场一端的同声翻译室,再译成法语、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再传到与会者的耳机,到最后也许已经走了样。我想了一个办法,简单的事情
我来,复杂的议题就交给第一副主席、加拿大人沙拉拉。”
1999年,徐老到了退休年龄,他也没有谋求竞选连任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于是顺理
成章成为第六任国际乒联主席。“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乒乓球专案的国内外事务都应该有
新的领导负责。”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期间,国际乒联授予徐寅生终身名誉主席的称号。
担任国际乒联主席期间,徐寅生推动了两项重要改革:一是提议世界锦标赛允许企业冠名
,为国际乒联广开财路。二是提议小球改大球,以降慢击球速度,减少旋转。
徐寅生上任后曾讲过这样的话:“过去我当运动员、教练员时,只想着最好能一板就
打赢对手,没考虑比赛好不好看。现在我在这个位置上,就要考虑乒乓球如何提高观赏性
,与其他体育项目竞争,吸引更多的观众,成为在奥运会上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这就叫
‘屁股指挥脑袋’。”
乒乓球需要改革是大势所趋,至于怎么改,则是各种各样的方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把
球网加高,球台加大,甚至有的说把反贴海绵球拍取消,旋转弱了,来回就多了。当时在
日本中老年爱好者中流行一种44毫米的乒乓球,由于体积大、速度慢、旋转少,因此打起
来回合多。徐寅生亲身体验过这种球,并从中得到启发,“如果把现有的38毫米竞赛用球
加大一些,就能把速度和旋转减下来,这种改动影响不是太大,应该容易被大家接受。”
徐寅生的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最终决定把直径加大到40毫米为好。
纸上谈兵容易,谁去落实却是个问题。作为主席,徐寅生义不容辞地担起这个责任,
就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召开的国际乒联会议结束后,他立刻打电话给上海红双喜的副总
楼世和,问他能否先做出40毫米的大球作为样品,让运动员们试打。住在奥运村指挥队伍
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李富荣获悉后也给他们打了电话。徐老坦言,做一个大球并非那么容
易,要先开模具,然后再加工,费工费钱;如果改大球,原有的乒乓球库存量巨大,如何
处理也是个问题,“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总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但楼总和董事长黄勇武马
上表示支持,他们说只要是中国乒协的提议,为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红双喜一定全力以
赴,这让我深受感动。”
40毫米大球很快做了出来。中国乒协给国际乒联及不少协会送球,让他们试打,接着
又在苏州办了一个大球邀请赛,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应邀与马琳等中外好手一起比赛,
新闻媒体推波助澜,科研人员现场进行测试,还对观众及各方面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对使
用大球的反应,小小的大球在苏州掀起了高潮。比赛结果是老萨夺得冠军,拿了奖金,对
大球大加赞赏。“在现场看,确实是比赛回合增多,精彩球不少,各方面反应良好。”徐
老说,不久之后的科研结果表明,大球与小球相比速度下降13%,旋转减弱21%。后来,欧
洲人在丹麦也搞了个大球邀请赛,通过两次活动,大球基本上得到了认可。由于徐寅生的
国际乒联主席任期到了,这项改革就由沙拉拉继续推进。2000年,在悉尼奥运会之后的扬
州世界杯上正式开始使用大球。
“现在看来,大球的改革还是成功的,比赛的观赏性有了明显提高,许昕与朱霖峰的
42板对轰场面能够出现,用大球也是其中一个原因。”说起这一改革的成效,徐老颇感欣
慰。
——选自2019年第4期
《乒乓世界》纪念中国首夺世界冠军60周年专辑
http://sports.sina.com.cn/others/pingpang/2019-04-12/doc-ihvhiqax15434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