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如何避免泳池溺水事件发生?简介浮力控制

楼主: sony577 (双姓:《姓名权》平等!)   2022-09-09 13:03:13
如何避免泳池溺水事件发生?简介浮力控制与水感培养的方法
张景泓 08 Sep, 2022
近期屏东发生一起孩童溺水意外。一名女性游泳教练到游泳池教课,其三岁的女儿就在水
深半公尺的儿童池畔戏水,岂料上课上到一半,儿童池畔的学员家长竟发现教练的女儿漂
浮在水中静止不动。
其他家长连忙通知救生员将孩子救起,而后施行心肺复施术后紧急送医,但最后仍宣告不
治,教练自责不已当场崩溃痛哭。
只要有水,就有可能发生溺水意外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在踩得到底、又有救生员的游泳池怎么会溺水?事实上,只要有水的
地方,不管水的深浅,都有可能使人发生溺水情况。
我过去在饭店游泳池当救生员的时候,便不只一位同事曾跟我分享上班期间遇到的溺水状
况,皆为成人在踩得到底的游泳池发生。
其中一位前同事告诉我,一名阿嬷在饭店水深120公分的游泳池戏水。当时阿嬷头在水里
脸朝下,没有戴蛙镜。其中一手拿着太阳眼镜,另一手则往前挥进水里,但头一直没有抬
起来。直到阿嬷抱住一位从旁边经过的小朋友往下压,同事才警觉阿嬷溺水了。过程中阿
嬷没有任何呼救,就好像自己在练游泳一样。
如果我们对于水域环境、水的浮力掌握不熟悉,即便是大人也有可能在踩得到底的地方发
生意外。我就不只一次听到救生员朋友跟我分享,有大人在他执业的水上乐园玩滑水道,
结果最后却没有办法在60公分深的水里站起来,不断两手乱挥。
浮力控制与重心转移,是游泳必学的基础
过去我待过的游泳池,也曾发生过小朋友在20公分的戏水池溺水的意外。因为小朋友穿着
泳圈,结果不小心重心不稳翻倒,却无法靠自己的能力脱离泳圈。刚好救生员又被溜滑梯
等游乐设施挡住了视线,家长也没看到小朋友跌倒,导致差点发生憾事。
年纪小的孩童,真的不能轻易让他们离开视线范围!因为小朋友对水的掌握度,也就是“
对水的浮力、阻力的感受”很有限,所以有时一个重心不稳,很有可能就会往前翻或往后
跌倒,却又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平衡站起来。
因此,刚开始教小朋友学游泳时,最好多练习在水中行走与漂浮,感受水的水阻、浮力与
重心的变化,学习如何在水中维持平衡与稳定的漂浮。对水越熟悉,水感就会越好;在水
里感受自在且舒适,就越不会因为紧张而慌乱。
与水接触的感受,也就是“身体对水的感知度”,与后天学习有关。有水感的人学习各种
在水里使用到的游泳与自救技巧时,学习速度皆能快速上手。水感的养成主要跟从小是否
有与水相处的经验有关。只要多亲近水、泡在水里、或是体验学习婴幼儿游泳,都对日后
学习游泳技巧有相当大的帮助。
即便不会游泳,也能运用韵律呼吸脱困
游泳是一种靠着自身肢体动作在水中前进的运动,透过浮力与速度使我们能在水面上游泳
。也就是说,当我们浮力越大、速度越快,就越不容易下沉。
学习游泳技巧可以让人长距离在水里移动,而不会沉入水中。如果我们能够越轻松的游泳
,就越有助于提升续航力,让我们在泳池、溪边、海边都能自在戏水。
不过,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擅长游泳,甚至很多人有怕水的情况,对于学习游泳产生一定的
心理门槛。因此,我们可以透过简单的“韵律呼吸加上水母漂”的结合律动方式,帮助自
己在踩不到底又没有蛙镜的情况,能够维持正常呼吸换气。
以下为具体的自救步骤:
头入水里时鼻子吐一点气,双手高举掌心朝下,眼睛直视前方。
因为水母漂的原理,此时身体只要有气,人就会慢慢上浮。
等人上浮、头接近水面时,手顺势往下压水让头出水面换气。
重复上述1-3步骤,找机会大声呼救。
如果你刚好只是跌落比较深的游泳池,多数人都可以在“手向上举起高度”的游泳池做韵
律呼吸跳(160公分高的人大概可以在水深200公分的地方做到)。透过上下律动的方式,
让自己斜跳回岸边达到自救。
泳池虽有救生员,很多家长也会给学龄前的小朋友戴上游泳圈戏水,但这些都不能完全保
证孩童的安全。因为轻忽环境风险、过度依赖安全装备,反而可能失去警觉心而造成孩童
的危险。
借由从小培养孩童的水感,学会自在的在水里漂浮、换气、并且在水里能够运用浮力自由
的移动,都是在戏水环境中保护自己的基本技巧,借此避免溺水发生。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1058/6597788
作者: marathons ( 豆娘 囊鼠 蜂鸟 )   2022-09-10 04:01:00
教母在多板被水桶,到处流窜洗文贴签名档宣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