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泳者溺”的迷思:为什么你不该只学游泳?
张景泓 12 Jul, 2022
近日发生一起溺水事故:一名18岁男子跟朋友到花莲秀林乡三栈南溪跳水,从岩壁上跳下
后就不见踪影,朋友随即通报消防救人,但男子被找到时已经明显溺毙身亡。戏水地点三
栈南溪深潭,水深达四到五公尺,有花莲最高的跳水点,吸引不少民众来体验跳水。
我以前还在花莲的户外活动公司当业者时,也常常带团出入这条发生意外的热门路线。据
新闻影片描述,溺水男子曾向朋友表示自己很会游泳,也曾经来这里玩水过,但很不幸的
意外还是发生了。
根据我在海边救生的经验,多数被救上岸的溺者也都表示自己“会游泳”,不过依然发生
了溺水意外。而网络上也常常流传着一句话——善泳者溺。
这句话,真的有其道理吗?
会溺水的人都是会游泳的人?
在台湾,游泳能力早已被列为学校的毕业门槛之一。但这样的制度施行之后,是否就代表
所有从学校毕业的人,都属于会游泳的人?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台湾的游泳门槛过低,导致许多人都以为自己“会游泳”;台湾的家长也以为送孩子去上
游泳课,就等于有能力在开放水域戏水。这样的认知完全是错误的!
事实上,多数人上完游泳课后都具备基本的游泳能力,只是必须满足穿着泳装、戴蛙镜、
在脚能够触地的有泳池等等条件才能成立。也就是说,台湾的游泳课并没有让孩子具备在
开放水域游泳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在溪流、海边等开放水域发生状况时根本无所适从,平
常学到的技巧也派不上用场。
相对的,真正有能力在开放水域游泳的人,因为了解自己无法全然的因应大自然的突发状
况,都会做好相应的安全准备。即便真的不幸遇上意外,也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自救求援
。
台湾的游泳教育一直让民众误会自己具备游泳能力,而民众在面对环境风险时又没有能力
判断,以为在开放水域的游泳方式与游泳池相同,自然意外就容易发生。
溺者救援任务,比你想像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根据我在海边多年的救生经验,从发现有人溺水到执行救援任务,整个救援过程大概会包
含以下环节:
发生溺水。
发现溺水者。
发现者呼叫求援。(现场有救援者,或打电话通知警消人员)
救援者(警消人员)抵达现场。
找寻溺者位置。
发现溺者位置。
思考救援策略
执行救援任务。
溺者成功获救。
我们会发现,救援行动其实是由一连串的行为组成,而救援者需要时间准备与反应,所有
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变量,比如说:
抵达现场后,发现环境或器材因素导致无法执行救援任务。
如果救援行动顺利,溺者可能可以在短时间内获救;但如果有哪一个环节不顺利,拉长了
救援时间,那结果可能就是无法挽回溺者的生命。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一切顺利,现场也有专业人士可以马上执行救援任务,溺者也必须在
无法触底的环境撑上两三分钟,才有足够的时间等待获救。但一般民众是否具备这样的能
力吗?对此,我感到担忧。
扎实的游泳基本功,才是帮助你化险为夷的关键
有些教学单位会举办水中自救体验班,让孩童穿着救生衣模拟意外落水、穿着一般衣物进
行游泳动作,或请岸上的同学扔浮具或抛绳协助救援。
不过,游泳池的模拟溺水体验是在无风、无浪、无流的平静水域进行,穿着救生衣做水母
漂或仰漂也不会有“做不到”的情况,无法真实感受溺水意外发生时的无助感。
真正发生溺水意外时,溺者首先能够克服心中无比的恐惧,冷静判断现场情势,并做出对
应的自救技巧,才能撑上足够长的时间等待救援。
这些流畅的应对方式,需要自身扎实的游泳能力作为底气,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的自信,以
及面对险峻环境的勇气。
但上述的能力并不容易办到,如同许多学生能够轻松应对学校考试,遇到升学考试却容易
临场失常。同样的遇上溺水意外时,你可能只能发挥原有实力的50%,却期待自己能100%
获救,那结果真的只能凭运气。
结语:基本能力与冷静态度不可或缺
我们不能把生命交给运气。考试可以隔年重考、面试可以换家公司重新面试,但你的性命
只有一条,需要自己紧紧抓住。
做好准备、练习基本功、提升游泳能力与自救技巧,才能在遇上意外时冷静应对,让自己
平安归来。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1058/645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