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泳课为何出意外?室内泳池常见的溺水原因与戏水风险
张景泓 17 Nov, 2020
11月10日,高雄一所高职发生学生在游泳课溺水事件,根据媒体报导,当天游泳课进行50
公尺测验,该名学生在终点前约一公尺处突然无反应、沉下水,在旁的救生员、体育老师
和同学赶紧将他拉上池岸,送医急救。
而校方也向媒体表示,当周是学校的游泳测验周,当时游泳池旁黑板记录池水温度为摄氏
25度。这名学生在同组测验游得较慢,同学也有注意他,一往下沉时,同学就发现了,下
沉前没有呼救和其他反应。
这次的意外有几个关键重点:
25度属于较低的水温,对于不常游泳的人来说,容易造成抽筋。
当事人可能游泳程度不好,硬要撑过导致过度换气直接昏迷溺水。
溺水的人,不一定有办法呼叫求援。(此处请参考我先前的文章〈落水后能大声呼救吗?
溺水的人比你想像中“安静”〉)
对比于开放水域戏水,在学校、运动中心或公园等室内游泳池戏水其实已经安全许多了,
台湾的室内泳池普遍深度都在120公分左右,少数则到150公分,而且都是渐进式的变深。
标准的营业游泳池现场都一定会配置救生员,且水道与水道之间都还有水道绳可紧急攀附
抓取,室内游泳池也无风无浪,但是,这样的游泳环境仍有不少意外产生。
错估身体状况,是游泳池最常见的溺水原因
这次发生意外的同学,推断可能是因为当天身体状况不好、或是游泳程度不足,但为了要
考试只好硬撑著游泳,导致过度换气直接昏迷溺水,连呼叫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台湾从十多年前就已经把游泳列为毕业门槛,但考核标准却是很制式的泳姿与距离
要求,而没什么真正发生意外时派得上用场的技能。以致于名义上会游泳的人不少,但其
中能够去溪边海边玩水、悠游自在的在开放水域游泳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另外一种在游泳池常发生状况的人,反而是那种每天都会来游、甚至跟救生员都认识的游
泳常客。这类型的泳客通常年纪偏大,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所以每天固定时间来游泳。
根据我以前在学校和运动中心当救生员的经验,这些长辈通常泳技都不错,虽然速度不快
但好像都不会累,能够一直游个不停。对于我们在值班的救生员来说,其实很喜欢这种规
律自主的泳客,因为通常他们不太会做什么违规的事情,且有一定的游泳能力,也因此会
少放一些注意力在他们身上。
不过,因为这些年纪偏大的泳客可能早已有一些状况或隐藏的发病风险,你永远不知道这
个每天跟你打招呼、可以游1,000公尺不停的长辈,什么时候会突然游到一半身体出状况
而沉到水里。
我曾经有一位同事在值班时就遇到这样的意外,而事后询问这位长辈,他也表示自己也不
知道为什么会游到一半突然沉下去。
附属设施的隐藏风险
近年常见的如三温暖SPA、蒸气室烤箱、儿童戏水区等,除了运动中心一定有这些附属设
施以外,连许多学校游泳池都为了吸引泳客,增设这些设施,有些场域甚至有流滑梯及滑
水道。笔者曾经待过一家民营的游泳池,室内滑水道有三层楼高,夏天旺季还需多设立一
名救生员在上方控管监督。
因为附属设施的多元设计,整个场域的空间被拉大,导致不同设施妨碍到救生员执勤时注
视的角度,除非固定时间有人巡视,不然多数游泳场所永远都有看不到的营业死角。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小孩有上过游泳课,已经达到政府设定的游泳考核
标准,于是就放任小朋友自行玩耍,自己则是到隔壁的快速水道游泳,或是到三温暖泡汤
做SPA,进而疏忽照顾自己的孩子。当家长不注意、救生员又刚好被其他设施挡住而没有
看到小朋友时,就很容易发生意外。
即便是游泳课,也可能发生意外
之前也曾发生过一名三岁女童在上游泳课时踩空跌落泳池,当时教练因背对女童而没有立
即发现,所幸一旁的妈妈看见后冲上前,和救生员合力将孩子拉起。
有时候教练在教学时会需要特别专心,以致于没有办法顾到所有小朋友,这时如果家长也
没有在现场观看,小朋友又不小心踩空离开长椅区,就有可能在还没有学会仰漂等水中自
救技巧的情况下发生溺水。
另外,小朋友最容易在此类的戏水场合跑来跑去,甚至是跳水。但一般游泳池场地多数湿
滑容易跌倒,因奔跑而跌倒撞到头或手脚被磁砖划破也是很常发生的意外。除非救生员有
强烈鸣哨规劝,不然家长通常都是在事情发生后才会教育小朋友或跟场地方吵得不可开交
。
游泳池是大众最常去的游泳及戏水场域,不过因为附属设施多,加上家长可能会忽略小朋
友的状况,还是时有耳闻意外的发生。因此,虽然游泳池环境相对安全,我们还是须注意
好自己的身体状况,并留意身边的家人朋友,才能开心玩水、安心回家。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1058/501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