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111年嘉中国文教甄试题

楼主: YuPEII (PEIPEI)   2022-04-23 20:44:45
各科皆已公告于校网
在这里留个纪录
共四大题
一、 跨域整合课程设计(25分) 在“在地全球化(logloblization)”的思维下,台湾
很多县市开始将在地的文学、历史(可含人物、族群等)、 地 理 ( 可含地景、物产、
生态等)、教育、经济等文化元素加以有机整合,使其获得新生命,既可以彰显在地特色
,也可能让大家更认同当地文化。如以“屏东学”为例,其定义可为:“1.静态的屏东学
,亦即屏东学ed,指对于屏东县过去各方面,不论是环境和生态、族群、经济、交通、政
治、社会、文化和教育等所累积的成果,追寻其发展的轨迹,从而进行认识和探究。2.动
态的屏东学,亦即屏东学ing,指对于屏东县目前和未来所面对的议题,进行发想、想方
设法,提出改进的策略,期求形塑出更加美好的屏东。”( 录自脸书“屏东学是什么”
社团)请以“嘉义学”为课程发想,自行绘制表格进行十八周课程设计(一周一节课)。
课程设计内容须包含设计理念、周次进度-单元主题、单元目标、单元教学材料、学生学
习活动/任务、评量方式等。
二、 议题融入课程设计(25分) 请以〈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语文领域-国语
文〉列出之普通型高中推荐选文-古文十五篇为教材(任选一篇),并参考下表列出之品
德教育学习主题与实质内涵,自行绘制表格规画三节课的品德教育议题融入国语文之教学
单元设计。课程设计中请说明单元名称、学习目标、教学对象、教材内容、议题融入说明
(包含设计理念、议题学习主题、学习重点)、教学流程、学生学习活动/任务、评量方
式等。 议题学习主题
(有附上表格)
三、 自主学习与学习历程档案(25分) 新课纲实施后,高中生每周皆可能有2-3节课需
安排弹性自主学习,以培养个人兴趣及展现自学能力。自主学习的主题可以多样化,学习
方式则可以多元,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经过学校老师的同意即可进行。作为一位嘉义
中学的国文科老师,您将如何辅导学生在国语文领域的自主学习?另外,您认为学习历程
档案的意义何在?国文科老师可以如何协助学生准备学习历程档案?
四、 文本解读与提问设计(25分)
(甲)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
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
;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
.先进》)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
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
喭。”(《论语.先进》)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
公冶长》)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
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论语.泰伯》)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
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论语.雍也》)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论语.子张》) 曾子曰:“堂堂乎
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论语.子张》)
(乙) 《人物志》要探讨的不是人的普遍性,甚至不是人的理想性,而是现实中“一样
米养百样人”的多元状况。人的普遍性在这本书中被当作不必讨论的前提,从来源上就解
决了,每个人都有着共同的来源——“含元一以为质”。从这里往下,我们要关心、要解
释的是:人人都有同样、普遍的来源,为什么不是创造出一样的人,人与人之间在哪里、
为什么变得彼此不一样了? 《人物志》在意的是差异,是区分。书中所做的是找出许多
方法来观察人,将人的差别进行分类,告诉我们有哪些不同的人,进而讨论该用什么态度
、什么方法来运用和处理人的多样性。 最重要的,我们应该了解构成“人”的成分。人
由复杂的成分聚合组成,其中一种成分多了,就是“偏至”,也就形成了“偏材”。我们
存在的世界,我们周遭的环境,其实就是由各式各样、多彩多姿的偏材所构成的。因而要
了解人,当然要了解偏材之所由来,以及偏材的所长和所短。 不同的“偏至”、“ 偏
材”不只影响人的内在,也反映在人的外在仪表上。“著乎形容,见乎声色”,意味着你
的内在材质之所偏,决定了你长什么模样,又会有怎样的声音。(杨照《不一样的中国史
》○6)
(1) 连结(甲)(乙)两段文本,您会如何解释学生的差异性?(10分)
(2) 爱因斯坦曾说:“并不是我很聪明,而只是我和问题相处得比较久一点。”请运用
(甲)(乙)两段文本,设计三个可以让学生与之“相处得比较久一点”的问题,并逐一
说明您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 15分)
作者: g456040 (想要当海龟)   2022-04-23 20:51:00
感谢
作者: Keythinking   2022-04-23 21:11:00
感谢分享
作者: nainhasfish   2022-04-23 21:42:00
谢谢分享
作者: goldenbell (Jingle_Bell )   2022-04-24 00:01:00
感谢分享~
楼主: YuPEII (PEIPEI)   2022-04-26 12:12:00
成绩出来了 好差 24
作者: angus720 (喜欢傻笑的男孩)   2022-04-26 16:36:00
不知道国文科的各位成绩如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