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100分钟,无配分说明
ㄧ、
“今之文士,浮浮泛泛,原不曾的然做一项学问,叩其胸中亦茫然不曾具一丝意见,徒见
古人有立言不朽之说,又见前辈有能诗能文之名,亦欲搦管伸纸,入此行市,连篇累牍,
图人称扬。夫以茫昧之胸而妄意鸿钜之裁,自非行乞左、马之侧,募缘残溺,盗窃遗矢,
安能写满卷帙乎?试将诸公一编,抹去古语陈句,几不免曳白矣。其可愧如此!而又号于
人曰:引古词,传今事,谓之属文。然则二典、三谟,非天下之至文乎?而其所引果何代
之词乎?”
(1)以下诗句符合上文主旨的是?
A文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
B秦汉...
C?
(2)上文为哪一个文学派别提出,并简述该流派的主张。
(3)二典 三谟 为何?
二、赖和 台湾民俗文学论 一文
献璋君在搜集民间文学的这事一经传出,就引起了不少争论,从事无用的非难,助长迷信
的攻击,使得他忙于辩解;但是,现在台湾民间文学集居然付印,不日可以出版了。
这些被一部士君子们所摈斥的民间故事与歌谣,到了现在,还能够在民众的嘴里传诵著,
这样生命力底继续挣扎,我们是不敢轻轻看过的;何则?因为每一篇或一首故事和歌谣,
都能表现当时的民情,风俗,政治,制度;也都能表示著当时民众的真实底思想和感情,
所以无论从民俗学,文学,甚至于语言学上看起来,都具有保存的价值。
吾台开辟以来,虽说仅是短短的三百多年,但是先人遗留给与我们的,与世界各国无异,
同样有了好多的传说,故事,和歌谣;就中像鸭母王,林道干,郑国姓南北征的传说……
由历史的底见地看来,尤为名贵。
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在世界各国,早就有了许多民俗学者,与文学家从事过了其所收
获的成果,也都是大有可观的;然而我们台湾,虽说是也有许多先人的遗产,但除却于报
纸上,杂志上,时或看到片鳞片爪,可说是绝无闻见的。
但是,搜集故事,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因为同样一篇故事,异其时地,则那故事的
传诵,也随之不同,有的甚或同一地方,也有多少出入
搜集故事之又一困难,就是一篇故事里头,间或涉及殷富大族的先人底行为,致碍于情实
关系,不肯照实说出;这是对故事有点缺少理解的。因为先人的行为,原无损于人的德行
,其实,故事要不是经过文字化,牠同样是流传于民间的;且由老年人的口中出来,冲进
少年人的耳朵里,其声响尤觉洪喨;若年代一久,或者穿凿其说,以讹传讹,生出怪谈,
那更是故事本身的不幸。
作者对台湾民间文学的看法为何?
三、
(1)名词解释:夺胎换骨 点铁成金
(2)以寄黄几复一文为例 至少各举两例
四、纪昀 鬼隐一文
戴东原言:明季有宋某者,卜葬地,至歙县深山中。日薄暮,风雨欲来,见岩下有洞,投
之暂避。闻洞内人语曰:“此中有鬼,君勿入。”问:“汝何以入?”曰:“身即鬼也。
”宋请一见。曰:“与君相见,则阴阳气战,君必寒热小不安。不如君烧火自卫,遥作隔
座谈也。”宋问:“君必有墓,何以居此?”曰:“吾神宗时为县令,恶仕宦者货利相攘
,进取相轧,乃弃职归田。殁而祈于阎罗,勿轮回人世。遂以来生禄秩,改注阴官。不虞
幽冥之中,相攘相轧,亦复如此,又弃职归墓。墓居群鬼之间,往来嚣杂,不胜其烦,不
得已避居于此。虽凄风苦雨,萧索难堪,较诸宦海风波,世途机阱,则如生忉利天矣。寂
历空山,都忘甲子。与鬼相隔者,不知几年;与人相隔者,更不知几年。自喜解脱万缘,
冥心造化,不意又通人迹,明朝当即移居。武陵渔人”语讫,不复酬对。问其姓名,亦不
答。宋携有笔砚,因濡墨大书“鬼隐”两字于洞口而归。
(1)文句翻译
虽凄风苦雨,萧索难堪,较诸宦海风波,世途机阱,则如生忉利天矣。寂历空山,都忘甲
子。与鬼相隔者,不知几年;与人相隔者,更不知几年。自喜解脱万缘,冥心造化,不意
又通人迹,明朝当即移居。
(2) 文中“武陵渔人,勿再访桃花源也。”作者撰文目的
五、左思 招隐诗
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
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
(A)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B)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C)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D)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选项何者与题目主旨相同,写详解(可从题旨、选项出处分析 不用翻译)
六、洛夫 瀑布一诗
从诗中的意象及内涵进行赏析
“两山之间/一条瀑布在滔 滔地演讲自杀的意义/千丈深潭/报以轰然的掌声/至于泡
沫/大多是一些沉默的怀疑 论者。”
七、吴明益 物哀 《浮光》
如何向高中学生解释物哀,并举诗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