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7高中历史科上榜心得 教检、笔试篇

楼主: hanhsiangmax (陪我去台东)   2018-07-16 17:26:54
考了五年总算是上岸了,在这边就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回馈给版上
心得会分成四篇
第一篇是教检跟笔试
第二篇是口试
第三篇试教
第四篇会聊聊心路历程
教检部分
首先,我想每个人都必须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擅长的能力、性格。
我是属于短期冲刺型的,没办法像别人一样每天准备,
所以无论教检还是笔试,都是短时间、高强度地唸。
不过由于教检在104年有改版,我是103年考的,各位就大概参考。
教检没什么技巧,但是有策略:
当年教检四科,全部都是选择60分、简答40。
所以我决定直接放弃简答,把每一科选择起码都拿到50,
接着靠作文把分数补上,其他简答笔墨分,平均60过就好。
这样的战略下,准备教检的方式就是:
不念书、狂做阿摩就对了。
我当时唸了26天,每天至少做300题以上,
最夸张的时候一天做了一千题,但是做完之后头昏想吐,不建议做这么多XD
另外念书的时候,大家可以注意番茄钟的模式,
简单说,就是不要一口气唸一个上午,一个小时休息十分钟会是比较有效率的方式。
这边附上成绩
国语文能力测验 52 27 79
教育原理与制度 54 9 63
青少年发展与辅导 54 25 79
中等学校课程与教学 56 17 73
总平均: 73.5 检定结果: 及格
其中教原我的非选只有9分,大概是因为我当时知道自己稳过,就开始乱写XD
在体罚那题,我直接写我叫你爸,你打我妈,这样对吗...
不过大概是由于那时唸教检的底子,我每年新北初试教育科目分数都在50-60区间
完全没唸
所以要拼选择题,还是建议疯狂做题目就对了,自然会有题感
笔试
一、准备范围、内容
选修上下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由于以前自以为聪明,看见试教范围都只有一到四册,就没有唸选修,
后来才发现许多看不懂的题目,其实都在选修里面。(ex两班、裴隆)
今年唸了选修就上了Orz
二、版面及架构
段落分标是基本的,
但我其实最常用到的只有到括号。  (因为题目通常就是一、二、三、)
一般用法如下
(一)背景
(二)经过
(三)影响
或者是今年有一题考佛教从东汉到唐代的发展与重要人物,用法如下
(一)东汉传入
叙述白马寺、战乱需要寄托
(二)魏晋冲突与调和
叙述不忠(慧远沙门不敬王者)不孝(鸠罗父母恩重难报)不产(百丈怀海丛
  林制度),提到范缜的神灭论,以及梁武帝神不灭。另外再提到格义,放在调和的
  脉络下。
(三)唐代佛教中国化
叙述禅宗、天台宗、净土宗,呼应中国化之前的冲突(三武灭佛),可以的话
  要更深入,其实是政教之间的冲突。政权想要掌握经济、民生等。
不要用太多的破碎小标,我曾经想用参考书的模式分小标、简化、画对照图,
但是被我的老师订正:
这种东西大家都会,考试看的是你的“文笔跟深度”。
三、时间掌握
1. 拿到考卷第一件事就是算时间,不要做其他的事。
像这次雄联题目多得很夸张,所以算一下平均一题只有15分钟的时间,
也因此我的名词解释,每一题都只有写两三行而已。
2. 配分重的题目先写,所以第二件事情就是算页数。
联招的题目卷,通常都能让你一张一题,
这边要注意,不是一页一题,是一张,这样能够避免字迹穿透纸页叠在一起。
写考卷的时候要不断看表,如果时间真的不够,就先跳到重要的题目好好写完,
最后再把时间拿去写比分低、或者是没把握的题目。
四、字迹端正
文组在考试里,字丑就是该死。
我就是字丑死了四年XD
一个老师要阅两百多份考卷,做不到赏心悦目的加分,起码不要被扣分。
所以第四年的时候,闲著没事我就练硬笔字,像个小学生一样写生字簿。
https://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310105580747
练字是很痛苦,也很没成就感的事情(因为自己不会发现变好看)
不过时间会证明一切,写信给以前的学生就知道了XD
而且对学生来说,把字写好也是另外一种专业跟尊重。
今年自己就是唸了选修上下,再加上练字,笔试分数都比之前高很多。
五、平时准备及考前冲刺
(一)平时准备
1. 备课用书
备课的时候,把所有备课用书上面觉得有趣、有用的东西全部誊在自己的课本上。
我自己是把三民和翰林的备课用书全看过一遍,抄写在课本上。
2. 杂书
同上,看杂书的时候,我会准备一张纸,看到觉得对课程有帮助的地方,就撕一
小块当作书签夹在书页,写上“郑南榕”、“比萨罗”之类的标记,整本书读完之后
就誊到课本。
 这样一来不只是考试时直接读课本就好,重要的是加强平时上课的精彩程度。
(二)考前冲刺
  考前就是K自己的课本,不要看其他东西。张玉法郭廷以的书我完全没唸,除了课
本以外,参考书是很好用的东西。这边我个人推荐翰林的“大满贯”。
  唸的方式就是像学生一样,看过一遍,只要不熟、没看过的地方,就用萤光笔画上
。并且在书页折角,之后就直接翻折角的地方唸就好。唸熟了就把角复原,不用浪费时间。
六、考古题、解题分享
由于自己是雄联考上,未来我会找时间重作一次雄联的题目,
并且把自己的答案分享上来。
在这边就先分享自己整理的历届考古,
里面有一些解答笔记,但是因为是头前两年准备,有些是错的,不过我懒得改XD
题目大概从100年开始,甚至更早,应该有一直更新到106年。
(不过我今年其实没时间看)
这份历届考古也有自己的一些小诀窍:
以课纲的架构编排、重复名词不删除,摆在一起(代表会一直考)
http://0rz.tw/t1pys
笔试的部分大概是这样,若有问题可以在底下留言
作者: ksjksj (法轮大法好)   2018-07-16 17:34:00
谢谢老师!
作者: ray1990715 (Ray)   2018-07-16 17:38:00
感恩!
作者: chunshow (Show)   2018-07-16 18:28:00
推推!
作者: Zhwl8675 (阿秜)   2018-07-16 19:11:00
感谢老师分享!!希望明年也能顺利上岸
作者: Saxchubby (sax player)   2018-07-16 19:42:00
感谢!
作者: klmw523   2018-07-16 20:35:00
谢谢老师分享
作者: qwe123456460 (寂寞不寂寞)   2018-07-16 23:03:00
感谢老师分享,恭喜上岸
作者: vcsb1221 (挥着翅膀的女孩)   2018-07-16 23:33:00
感谢分享!
作者: HELEN94729 (我有一只小狐狸)   2018-07-17 00:11:00
恭喜上岸!
作者: tali   2018-07-17 07:41:00
谢谢老师分享
作者: ethola (Celestial)   2018-07-17 10:01:00
谢谢老师的分享,非常实用!
作者: sdfg9133 (艾mily 话不停)   2018-07-17 15:33:00
谢谢分享!!
作者: be198675 (多菲)   2018-07-17 15:58:00
作者: z895we (小才)   2018-07-18 09:33:00
谢谢老师分享,希望明年顺利上岸
作者: xyx2 (允文)   2018-07-19 00:21:00
感谢分享
作者: Yoene   2018-07-19 23:53:00
谢谢
作者: u76810 (志ㄟ)   2018-07-21 09:51:00
感谢分享。
作者: otlujun (熊猫阿俊)   2018-07-23 08:13:00
未来一起努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