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国中国文看试教心得分享

楼主: doching (正在逗趣)   2014-07-24 09:30:33
(文长喔)
踏入教职满七年,
有感于教甄时许多学长姐关键性的帮忙,
这几年便陆续帮许多同学、学弟妹、同事看试教,
也和热心的学弟妹成立了社团互相帮忙,
终于我们的最后一个case在今年上榜了,
庆祝“退休”的同时,也想整理一下这些日子的心路历程。
早期我看试教的重点会放在流畅度和板书的设计,
以及帮试教者营造一些亮点(特别的教法、说法、口诀等),
那时的心态是“全力支持上榜”,
因此不眠不休帮忙制作教具、设计板书、打出感人自传,
甚至让考生背我打出来的逐字稿、设计班经开场白等。
当然,有其效果,虽然我自己也搞得很累,
但还是勉励自己也勉励考生继续下去。
随着社团内上榜的成员增多,
没上榜的成员也都一边代理一边累积教学经验,
大家开始会在非考季时讨论起教学课程活动、学校生活经验等等,
我突然很真实的意识到教师养成的路并非上榜就结束的,
回顾自己上榜后,想到空白的自己已经成为“老师”的那种惊吓和恐慌,
我开始思考,我们在试教过程要培养的,
到底是一个“老师”、“综艺咖”还是“教书机器”?
然后我试着在帮忙看试教的过程加入一些调整,
以平常在班上做的“提问教学”为主轴,
我不再告诉考生该课重点在哪、怎么教,
而是问他:
“你觉得学完这课,哪些内容是学生最应该学会的?”(教学目标)
如果是较无教学经验的,就换成选择题的问法:
“这一课如果从文意来看,学生应该学会XX;
 从情意来看,学生应该要知道OO;
 从结构来看,学生可以学到※※;
 从写作来看,他们可以练习◎◎……
 你觉得你想讲哪一个?你比较擅长表现哪一种?”
或是:
“你今天已经是一个正式的国文老师,
 在你还没走进教室前,你觉得教室是什么样子的?
 ……(让考生设想出情境)……那你走进去后,你会先跟他们说什么?”
较无经验的,就这样问:
“你会要求学生在你来之前做什么?
 唸课文?安静看课本?看课外书?小组讨论?依班级导师规定?
 ……(让考生设想出情境)……那你走进去后,你可以跟他们说什么?”
试着让考生知道,
他不只是一个作秀者,
而是一个真实的老师,
设想这些东西不是只为了教甄拿高分,
也是为了成为一个老师而做准备。
我帮忙看试教的对象通常都有一定的熟识度,
因此大概会知道对方个性和能力,在提问时也比较快可以切入重点。
我认为试教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的扣合,
我看过各式各样会上榜的试教“方式”落榜,
也看过各式各样不可能上榜的“方式”上榜,
慢慢的我知道评审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重表面效度(也许早几年是吧),
他们更重视你教的东西能否循序渐进、从容不迫的教会学生。
许多试教者很在意形式,
担心自己字不够好看、衣服不够好看、长相不够好看、声音不够好听......,
这些也许在某些评分者眼中是“加分”,却绝非关键必杀的重点。
因此,在先预看试教者演练后,我会希望能很清楚看出他的教学目标,
并且接下来所有引起动机、发展活动、综合活动、交代作业都必须扣合目标,
每一句话、每一个引导延伸,都要本着目标,
随时反思:做这件事、说这句话,能让学生学到我想教的东西吗?
扣合目标、有逻辑的教学,即便老师表现出的活泼度差一些,
也会是令人赞赏的教学。
对于较没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我会在看一两次试教后跟他一起“议课”,
丢他问题,让他自己整理教学的脉络,
若试教者还是不太能掌握(常常是因为压力或缺乏自信的心态),
我就会帮他写好教学的“流程”,让他照着流程把所有部分“填入”,
并且帮他检查是否扣合目标,当然还是会视情况帮忙设计一些教学桥段。
(但我尽量会用别课的经验类比,让他自己发想,
 就像我常跟学生说的,要别人给解答前,自己必须努力寻求,学习才有意义)
若试教者本身已很有经验(试教的课次为实际上过的内容),
我只会帮忙检查教学目标、帮忙做教具,
转换心态成“陪”他、“帮”他,而非“教”他,
我告诉自己,毕竟他们都比当年上榜的我有经验多了!
以上哩哩扣扣讲了很多,
许多心得一时也道不清,
这一篇是答应学弟要打的XD
简而言之,我的心态大约是:
“对较无经验的试教者,我希望自己是引导者,引导他设计出属于他自己的教学课程。”
“对较有经验的试教者,我希望自己是陪伴者,陪着他完成属于他自己的教学课程。”
至于口条、姿势、口诀、字迹、提问的方法什么的,
我认为只要有实际设想到学生的程度及情形,
都是可以自行调整的,试教者只要点出一些来让他思考即可,
不用像抓虫一样滴水不漏的挑毛病,否则容易让重点偏离。
试教、看试教都没有一定的作法,
毕竟每个人擅长的部分都不同,
在教学现场,我们不都很清楚同一个单元,每个老师教出来的重点都不同吗?
而我认为试教者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方向和没有信心,
当每个帮忙看试教的人都提出一套“自己”的教法,
好意的强迫他吸收,其实只是更给他打击而已,
因为他不见得能表现得跟你一样好,他自有他擅长的部分,
而且这么做并不能复制出一个“老师”。
建议试教者先准备好再请人看试教,
否则是给彼此很大的压力,并且你不是一个考生而已,你更应该是个“老师”,
你的重心要放在“怎么教会学生”而不是“怎么拿分”,
放在“这样学生听得懂吗?”而不是“我表现得好不好?”
放在“学生练习这个有帮助吗?”而不是“这样做有创意吗?”
希望你们在设计教学时,多想学生的面孔,而非评审的面孔。
建议看试教者帮试教者调整“架构”、“目标”,
接着就让他自己演练摸索,
而不是拿某一套必胜教法教给他,
因为我已经遇过太多考生找太多不同人看试教,
结果有如父子骑驴,什么也没学到却一再打击信心了。
这几年,看试教对于我,
一开始是“回报”心态,
后来变成“沉重的责任”,
再来渐渐有了“愉快的教学成长”,
每次看试教都是和其他伙伴一起重新认识教学的过程,
当我转换心态成一个“鹰架”,许多沉重都豁然开朗,
看到试教的伙伴找回自信,我觉得比什么都让我开心,
我的目标已不再是“全力支持上榜”,
而是希望“即使没上榜,我们都能知道自己身为老师的价值”。:
以上,个人浅见,仓促打成,有点意识流,抱歉。XD
作者: w840222   2014-07-24 09:41:00
有情有义有“超能力”的逗趣学姊! 女篮学妹推!!!
作者: fayemin (菲比寻常)   2014-07-24 09:47:00
很实用的好文,推~
作者: ducatio (无尾熊)   2014-07-24 10:03:00
先推再看
作者: roxcido   2014-07-24 10:05:00
推 好心人
作者: chiuan (chiuan)   2014-07-24 10:07:00
谢谢学姐,在关门之际还能被妳看试教,真的太幸福了!
作者: ducatio (无尾熊)   2014-07-24 10:09:00
从100年到今年为期3年的教甄社团终于完成任务,总计12个人上榜,感谢学姐的大力协助也感谢社团各位成员的付出
作者: s541168 (Cindy)   2014-07-24 11:07:00
喜欢最后一句:无论有没有上榜,都肯定自己的价值:)
作者: dancingyi   2014-07-24 11:35:00
谢谢分享:)
作者: cockatiel123 (cersef)   2014-07-24 12:26:00
好羡慕被教的老师....光听就知道原po是很棒的老师
作者: cutemie ( 熊 庹!)   2014-07-24 12:49:00
共鸣+1 今年陪考生老师们练习 陪伴之外,会一直提醒他们想想孩子的回馈 用你最好的那面教给那些孩子来应试
作者: ppiano (不愿再徘徊!)   2014-07-24 13:00:00
推,可思考:文中提及早期会让考生背出帮忙写的逐字稿...值得省思帮忙者一片好意~但如文中:考生不应只是考生更该是一位老师
作者: dydog (dydog)   2014-07-24 14:43:00
感恩!逗趣哥 社团转型中 教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做自己 好自在!
作者: mmakimaki   2014-07-24 14:54:00
好棒的老师,都想认识妳了
作者: fatdog1986 (软软肥狗头)   2014-07-24 15:29:00
推 ~~~
作者: zamp (測試帳號)   2014-07-24 19:46:00
大推。板上主流多半重视如何在试教中“抢分”,却没办法真正帮助老师长远发展,d大的模式值得好好推广。扎实的拿到分数,且让考上的老师能够发挥在课堂教学上
作者: shanmie (车干 弓尔)   2014-07-24 21:26:00
推,了不起的前辈!
作者: tnmatin   2014-07-24 22:17:00
推!很棒的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