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长慎入,也可以直接拉到最下面看口试、试教部分,谢谢。
【前言】
这一路走来,真的要感谢很多很多的人。
从实习结束后,就开始一直在成为老师这条路上起伏奋斗著。
太了解自己非得要有能一起奋斗的朋友,
太了解自己绝不能回家乡独自奋斗,
选择了留在台中,大概是我能成功的理由之一。
过去几年来,每年为了要争取留在市区的代理机会,
加总起来在独招的口试、试教历练,绝不比教甄少。
那一场场的折磨加起来应有10次之多,
但也因为如此,我有了“教甄前哨战”的10次磨练机会,
所以真正上场的时候,我内心几乎没有紧张的感受。
因为有历程,所以站在这里回头看,
更能明白一切自会有最好的安排。
这一路走来,也更感谢自己以及看清自己。
(况且听说,高雄的代理考试都有不低的报名费,还是庆幸了一下啊!)
【信念】
一直都在教师这条路上走着,其实心里也有很多疑惑和不安定感
担心自己不适合,担心自己考不上,担心很多其他的担心
也曾为自己找过理由,有过借口
因此,在前两年的徬徨中,我没有很认真的准备考试。
但是持续前进后我发现,那份喜爱孩子的心,却始终不变。
因为他们一点点的改变就感动、小小的天马行空就开心,
能感觉到他们慢慢的成长…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初衷”。
也正是后来,我决定重新启动的原因。
许多前辈总是提醒我们别忘了走过这段历程的艰辛
提醒我们“莫忘初衷”
我想每个人一定都有走上这条路的“初衷”
不管是什么,
重要的是你必须找到它并坚持它,它才会是你的。
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
只有自己,才能战胜自己给自己的恐惧,
只有坚定,才能有动力能朝向目标前进,
也只有相信自己可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准备历程】
一、读书会
自知自己不是很容易定心的人,因此找了朋友组了读书会。
去年我的读书会共有两个,一个以复习各科内容重点为主,另一个以写考古题为主。
第一个读书会是线上读书会,汇集几个散落各地但还想考教甄的朋友。
依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每周分配一个国语或是教育的主题,
数学则是买共同的书目,每周算一个章节。(使用的是骇客数学)
每次上课由一个人负责整理重点档案,并且作详细的解说,
课后则写此单元中的考古题并解题。
这个读书会耗费的时间可能较多,但是自己准备的科目因为要能够解释给同学听,
所以对于分配到的科目必须要仔细研读,个人认为较能打下基础。
而对于别人准备的科目,大家就像上了一课,并且可以就自己对科目内涵的了解提出问题
或补充,
当下还可用电脑查出结果,并补进资料中。
而另一个读书会则是以教育和国语的考古题为主,每周规定范围,自行在家练习一遍,
而后每周订定一天共同时间,大家再写一次考古题,主要是增加练习次数和速度。
写完后提出自己有问题的题目,分配给成员查出详解,作为补充。
(后来检讨认为,分配练习范围后可以先分配成员制作详解,当天写完立即解析,可以较
节省时间)
当然自己事后的研读也很重要,
两个读书会共占据两天的时间,其他都是自己准备的,但我个人觉得很有助益。
结束后成果:
第一个:自己和另一个同学进复试但不幸落榜,
第二个:两人考上正式教师。(一般师和音乐师)
今年也有组一个读书会,这次较不同的是,大家是集中火力以中区为主。(成员也不同)
教育和国语方面也是以写考古题为主,每月开始先订定好读书会计画,确认考古题范围,
由负责同学印考卷、制作详解并且现场解析,
国文部分除了考古题外每周读2篇古文(曾考过的)。
数学部分很幸运的有数学系的正式老师愿意帮忙,替我们整理考古题并做解题,对我们帮
助很大。
这个读书会最棒的地方是,每一次写完题目都是当天解决疑虑,不用再辛苦的回家查资料
,
对于考古题的题目较容易完整了解。
结束后成果:三人考上正式老师(包括原po)
二、个人准备
我觉得每个人在读书前,首先要先了解自己的读书方式。
我没有补习,也没有买很多的专书,
准备教甄的历程中,其实也只有一次读完陈嘉阳全册,
但这一次是真的很认真的细读,并且边读边作笔记,以便之后用自己能懂的方式复习。
比如教育哲学部分,就一定要了解各主义的演进脉络,
读课程时也不能只读课程,要搭配哲学演进、教育社会学关注的思想等,连同时代议题都
一起了解,会发现都有一定的脉络可循,这样会比较容易记得。
之后大多读版上好心人、同学分享的重点整理和自己的重点笔记,
还有阿摩也帮上了很大的忙,
每当遇到不会的题目、不了解的议题一定会上网再查过、再做笔记,
反复之后遇到相关的题目就会有印象。
我自己读书是比较喜欢求质而不是量,每一题都要弄懂才继续前进,
有时候听到同学可以一天写五百题一千题时,其实心里面也会很慌张。
但是后来发现还是自己的方式适合自己,
因此决定还是稳扎稳打的读,大家可以当作参考。
【口试、试教】
笔试:70.5 口试:84.8582 试教:82.1613
这次从放榜到考试准备的时间不多,
而且自己的笔试并没有很高,因此第二关显得非常重要。
白天几乎都在练习试教,两天也都练习到晚上,
因此都是在试教练习之后的空档练习口试的。
一开始我也都言不及义,但是多练几题之后,一定会越讲越顺。
有听到其他考生说为了准备试教都没有练习口试,听了觉得很可惜,
我自己是连骑机车、洗澡等时间都在练习,
还有练习时一定要说出来,不能只是想过而已!
准备方向:
1.跟班级经营有关的题目,尽量分四个面向去想会怎么做:行政、教师(自己和同侪)、家
长、学生。
比如:有霸凌议题时,行政部分要注意什么?平时在班上会做什么宣导?学生部分怎么处
理?等等
2.了解县市当地特别注重的议题:
比如台北、新北市注重学习共同体,台中推行观课、全面营养午餐等;要有基本的了解和
自己的想法,最好能说如何做?
3.实务经验的连结:
这次上榜的是台中市,从以往口试题目发现台中市都很实务,因此一定要连结自己的实务
做法。在练习时我常常想不起实务连结,但是后来多讲几次之后发现有很多自己平常在推
动的活动或是理念可以说,当你可以说出曾经有过的经验,一定可以为自己加分,令评审
感受到自己是有经验的老师。
这次口试抽到的题目是:
1.你知道什么是“观课”吗?未来成为台中市的老师后,学校要推动观课,你的想法及做
法为何?
2.请说明你的班级辅导办法。
以上两题我也都事先讲理念,再带入实务经验,比如简述观课的概念来自学习共同体,
之前曾经请家长进班来观看学生上课的情形,
带入自己认为观课是一直都在推行的事,而未来推行观课是趋势,很愿意配合之类的话,
多展现经验和自信。
其他有听到的题目分享:
1.班上同时存有高成就和低成就的孩子,分别会做什么辅导?
2.如何在班级中营造无障碍空间?
3.班上如果有ADHD的孩子,上课不专心、又乱走动你怎么应付?
4.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教师的特质?
5.“业精于勤,荒于嬉”,请说明你对游戏的看法。
6.如果学校要运用你的专长担任行政职,你的心情是如何?
7.童军教育在九年一贯中如何应用?
8.如果你是资讯组长,你要如何推行资讯教育?
9.如果班上发生意外事件,你会怎么处理?(当天在场不认识考生分享,题目较不清楚,
sorry)
10.补救教学的孩子为什么会成就低落,你如何进行补救教学?什么时候进行?
11.初任教师怎么排除压力?
12.初任教师怎么陶冶孩子的品格教育?
13.你的生涯规划和进修规划
14.如果有家长来学校找欺负他孩子的学生理论,你会如何处理
关于试教的部分,一定要请考上的同学和有经验的老师来帮你看,
因为自己本身没有教过五年级,因此是自己先设计好课程内容后,再请老师来看,
要记得询问老师此章节孩子的迷思概念会在哪里,可以的话将它设计进教学演示中,
比较容易将课程概念教得更清楚。
试教小重点提醒:
1.进场之后可以有一些班经处理,比如:关注小朋友是否都坐好?有无准备课本?提醒他
们擦汗等等,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写上单元名称或加分板布置等。
每人有自己的风格,可以自己斟酌使用,或可以用自己平常的方式。
2.设计中不要让全部的小孩都答对,当有人有错误时可以让孩子一起停顿思考,但要注意
要用正向引导的方式解决问题。
3.数学可以设计反思问题,然后用孩子容易懂的方式解释。比如说:这个题目为什么要用
乘法不用除法?
4.注意主要概念的用词,尤其数学的专有名词一定要解释正确。
5.设计分组学习之后,可以下场巡视各组的情形,也可以带入一些班经,关注学生的学习
讨论状况等等。
以上是我的分享,首次PO文排版不佳请见谅,谢谢大家!
各位辛苦的考生加油,坚持下去一定会是你的!
作者:
yoho (竹密何妨流水过)
2014-07-23 23:46:00恭喜你!! 感谢分享!!
作者:
walan52 (牡羊男孩)
2014-07-23 23:46:00恭喜~~苦尽甘来........
作者:
sfotoe (【幼稚园小朋友】 )
2014-07-24 00:04:00恭喜!!!!!!!!!!!!!!!!!!!!!!!!!!!!!!
作者: MinShooter (三井一郎) 2014-07-24 00:21:00
恭喜你~~(高雄的代理考试真的很竞争 XD)
作者: chiaki666 (汪) 2014-07-24 01:24:00
恭喜!感谢分享!
作者:
annajay (I Know)
2014-07-24 08:42:00发现你啦!!!!恭喜恭喜!!!
作者:
Timmons (角落的吉他)
2014-07-24 11:10:00恭喜~!!
作者: hpig1114 (hpig) 2014-07-24 15:36:00
恭喜妳!感谢分享!总算苦尽甘来!
作者: naitzu (有容乃大) 2014-07-25 11:07:00
恭喜你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