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片面的文字果然很容易引起误会啊,是我没说清楚,
我试试看能不能解释得清楚一些。
首先,口委不会因为就某个问题没答好就否定一个人。
我们也是利用这十分钟尽量蒐集资料、尽量判断。
最后说出来的因素听起来可能只有一两个,
但这样的判断也是这十分钟内的整体印象,
也是我们尽力后的结果。
※ 引述《F1000 (千楼)》之铭言:
: ※ 引述《smallkk (^^)》之铭言:
: 想小小回应一下原po(评审大人):
: 我是今年参加自办的考生之一,口试时很坚定地说我的教育关怀就是要帮助
: 弱势的孩子、成绩后半段的孩子,因为他们从被放弃到自我放弃,
: 甚至没意识到自己是默默被放弃的一群;这些孩子,没有真正选择未来的能力。
: 偏乡与城市相较,孩子获得的资源与刺激确实是比较不足,
: 身为教师的我们,有义务尽自己的能力去协助他们,
: 让他们未来有与别人竞争的能力与机会,
: 让他们未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能力与机会!
: 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救世主”的心态。
如果你口试时是这样的陈述,我就会从这个方向下去追问,
例如你的经历中有没有跟偏乡相关的经验?
你有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小孩?你怎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这样的理念跟你的自我陈述是否相符?
然后想办法判断你说的是不是真诚的。
我所谓的救世主心态,是指有些人就说偏乡好可怜,
而摆出一种高高在上、施惠者的态度,
可是当我追问说:面对一班智力测验百分等级几乎都在5-的孩子,
你要怎么帮助他们?
你在学业上的努力几乎注定挫败的情况下,你要怎么处理你的挫折感?
这时这样的人几乎都答不太出来,切不到重点。
而且我们很怕那种因为报偏乡学校就说自己想要帮助这些小孩的人。
: 我们如何看待偏乡的教育问题?
: 偏乡执教之教师的自我定位与认同?
: 偏乡的当地文化与特色,与孩子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似乎亦不相斥。
: 这本就是一个应该持续对话的议题,短短一两分钟或许难以表达,而马上评论对方的认知
: 与心态,亦过于武断了。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反过来思考。
先不讨论能不能改变现行制度。
我们当评审的人,在这样的制度之下,
就只有这一两分钟能够评论考生的认知与心态。
我们当然会尽量利用有限的时间蒐集资讯,
但考生能不能想办法把自己整理好,
让评审一眼就看到重要的东西?
前面还有人说评审应该用体贴考生的方式来问。
可是不是应该是考生来说服评审吗?
怎么变成评审还要用心来了解考生了?
你拿不出来,我也只好当你没有啊。
也许有人说这样跟能不能当好老师无关,也许有人说这样是演戏,
但让评审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出你的能力,那就是你的本事。
就算是演戏,也有好到拿奥斯卡跟差到让人丢鸡蛋的。
你会相信能拿奥斯卡的有本事,还是让你想丢鸡蛋的人有本事?
而且,岔题一下。要多久才可以判断一个人?
三分钟不够,那三年够不够?
可是我就看了好几个代课老师,三年代课中规中矩,
考上正式后就整个走样。
这篇文章造成这样的论战,其实不是我的本意。
我其实很希望就我看到的状况提醒大家,让大家上场表现得更好。
有些当然是我没说清楚,但有些人说话也挺过份的。
推文中更有太多“想当然尔”的说法,我没办法一一驳斥,
也只能任清者自清了。
还是希望大家加油,希望我拿出来的东西可以让大家有点收获,
希望在教甄场上看到大家更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