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回顾在荷兰TUe(Eindhoven)机械系-教育篇

楼主: ztex1200 (顷刻微风)   2021-06-29 18:03:05
在台湾写完两篇关于申请的心得后,这个部落格就已经荒废好久。直到现在已经硕二快毕
业,是时候把一些心得记录下来。之前那两篇申请心得直到现在还是有不少人看过,连隔
年度来的同学也有人看过我的心得,果然还是要留下纪录才有影响力。
这篇主要想要讨论荷兰硕士教育体系,过去在台大机械系四年的教育,修习160学分,同
时也有一年半的专题训练,并且产出一篇国际研讨会的论文,想以这样的背景去比较两国
高等教育体系的差异。接下来都以自身观点出发,欢迎留言讨论。
网页好读版:https://pse.is/YenStudyTUe
1. 学期制度(semester v.s quartile)
在台大的规范下,以授课满十八小时为一学分,实习或实验每周二至三小. 时为一学分。
因此课程安排为18周,一周两到三堂课。考试通常为两次分别为期中考及期末考。此外,
机械系的必修课程上常有两次期中搭配一次期末的方式。假定为两次考试,则期中考大概
是学期开始后第九周考试。而开学第一周常有不成文规定不上课或者不上满指定时数。所
以实际学习大概为七周后就迎来第一次考试。
荷兰的教育则是把一整个学年分为四个quartile,每个quartile约为十周,前七周为教学
,第八周则为复习阶段,老师不得教授新的知识,最后两周为共同的考试周,因此可能全
部的课程都在考试第一周结束。quartile中间并没有假期,幸运的话可能考试第二周可以
放假,不幸的话就是直接接续下一个学期的课程。一学年中主要的长假是圣诞节,约有两
个礼拜的假期,但此时学习已经来到第六周,期末报告跟考试的时间也极为逼近。需要衡
量学习情况才能决定假期。
可以看到其实两国的从开始学习一门新知到考试的长度都约略为七周,但自身获得的学习
体验差异巨大。
2. 学程规划
我选择的是Master’s program Mechanical Engineering,首先入学时候需要再缴交一份
CV 跟 Motivation letter 去选择想去的组别,称为Master Allocation Procedure。总
共分为下列几个组别,括号内为2021–2022机械系个组别可容纳人数:
1.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54)
2. Dynamics and Control (40)
3. Energy Technology (42)
4. Mechanics of Material (41)
5. Microsystems (25)
6. Power & Flow (43)
7. Polymer Technology (31)
学生选填三个志愿,并缴交所需资料,开学前就会收到分组结果,我也申请到第一志愿Co
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的研究组别。如果已经有特定想要研究的主题,其实可以直
接申请相对应的硕士学程,像是TUe有机械跟电机系合开的System & Control master。此
外也有就是汽车、材料等机械相关的硕士学程。好处很明显,以System & Control maste
r 为例他们可以修电机系开的控制课程并且列入学分,很多的先进控制课程都是由电机系
老师开设,申请时可以多参考。
此学程规划为期两年,修完120 EC,预计每年修60EC。第一年得60EC为课程学习,包含:
Core course (20EC)
Specialization (20EC)
Individual program (15EC)
Professional skills (5EC)
此处专指机械系的课程规划,不同系所课程组成略有差异。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须符合系
上规范推荐https://assets.studiegids.tue.nl/fileadmin/content/Faculteit_WTB/Gra
duate_School/Masteropleidingen/Mechanical_Engineering/Core_and_Specialization_
courses_MW_2020-2021.pdf
里面有推荐修习此课程的研究组别。但这里就可以讨论另一个有趣的制度Mentor!
Mentor制度
在分配完研究组别后,必须找到一个Mentor,根据不同组别可能是自己找老师谈或者被指
派特定教授为Mentor。在第一学年规划课程时可以询问他的意见,并且经由他的同意才可
以选择课程,主要看你的学习规划跟课程的适配程度。之后的实习跟论文也是由Mentor帮
助跟引导。许多行政文件也需要他的签署。
我在找Mentor得时候就有搜寻有兴趣领域的老师,他是TUe scooer robot 的领导人。TUe
的团队在每年的RoboCup都拿下优秀的成绩。因此有个实力坚强的团队,许多学生也选择
在这个团队做毕业论文、实习,甚至还有正职。
https://www.tue.nl/en/our-university/departments/mathematics-and-computer-scie
nce/the-department/news/features/soccer-robots/
Internship and Graduation project
第一年为修课,第二年的学期安排就是实习跟毕业论文。
Internship (15 EC) 11weeks
Graduation project (45 EC) about 11 months
通常学生必须先完成实习,短暂的在业界工作,了解职场文化以及寻找有兴趣的题目,并
且锻炼基础的写作沟通能力,再来进行毕业论文。未来有机会会有单独文章详述我的毕业
论文经过,此处仅是描述学程规划。
到此已经讲完机械系硕士学程的概述,接下来的篇幅会来讲教学现场所感受到学习架构的
差异。
3. 知识性课程教学
关于荷兰TUe知识性课程的教学,我想分别以下列三点优势来描述差异。
一学年分成四个学期,可以有更多不同方向的课程
同样以台大机械所为例,一整年开设控制相关的课程约为五门(线控、强韧、数控)、而
电机所约为七门。但在TUe一整个学年关于控制的课程,在机械系就开始超过15门、而电
机系开设超过10门相关课程。
更多的选择搭配上较短的学习长度,学生在选课以及寻找有兴趣的课程上面拥有更多的弹
性。课程也从基础的 system theory for control 到进阶的Advanced motion control
甚至是所有相关论文都是授课教授写的Hybrid system and control。学生可以按照学习
进度去规划想在控制领域钻研得部分。也更明确得分隔出不同的研究方向。
2. 优秀的助教制度与课程时数规划
每门课程会有一个对应得Time slot像是我曾修过的 Multibody and non-linear dynamic
s,他对应的Time slot 为 A (Mo 1–4, We 9–10, Th 5–8),以及5 EC。
表示一周规划共有十个小时的课程,但不是这十个小时都在授课。基本上教授授课约为四
个小时。那其他时间是做什么的?
答案就是助教时间!这段时间叫做BZ(self studying),第一学期上课的时候还搞不懂他
的目的,但实际体验过后觉得效果卓越。由于课程安排紧凑,基本上第一周开始就有作业
可以练习,但难免遇到问题,所以BZ就是学校已经安排好你的唸书时间,通常就是两节正
式授课后,剩下两节为自习时间,此时助教就会在场协助解决问题,关于上课不了解的地
方可以讨论。明确的设立的助教时间,可以避免花时间安排office hour 或者是寄信询问
的繁琐过程,还可以私下再约额外时间询问问题。虽然额外安排了六个小时,但基本上还
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掌握一门知识。所以一个quartile修15EC已经压力不小,荷兰人只
要付较低的学费,所以常常选择花两年半到三年才取得学位,日常还可以安排打工或者实
习。
3. 导入业界工程难题的教学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是全世界和业界产出论文的第一名,位于荷兰的
科技重镇Eindhoven city,过去整个城市都是Philips的工厂,现在则成为像是竹科的科
技聚落,半导体工具机的世界唯一ASML,世界最大的车用芯片供应商NXP等等,也被称为
欧洲硅谷。
因此在课程中,有时教授会展示他和业界最新的研究方向,像是和ASML研究如何改善雕刻
机的精度,已经开始把加工时的热能散失也考虑进来,诸如此类的展示加深的学习与工作
的连结,真的把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转化成实际可以应用的解决方案。即使同一门课已经
教授超过十年,但还是可以看到老师们不断在精进自己并且带给学生新的刺激。
4. 非知识型课程-专业能力训练
除了知识性课程的训练,机械系还有两门专业能力训练的必修课程 — career developme
nt 和 teamwork and academic writing。 Career development 主要就是求职相关的训
练,从CV、SOP撰写到个人两分钟pitch,特别的是课程找来各公司的HR去review 我们的C
V and Pitch 并且给出专业建议,课程通过的标准之一就是公司的HR愿不愿意给你面试机
会。
但这里主要想要讨论得是teamwork and academic writing 的课程,这门课带给我很大的
文化冲击。课程规划是一门课18人,有三个实验仪器,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有兴趣的仪器,
做相关的文献回顾,并自己制定研究目标。透过他组员合力完成一篇学术文章。我选择得
是一个磁力悬浮类似避震系统的仪器。每周开会讨论研究进度以及任务分工。
第一样感受到文化冲击的事:严格遵守议程
https://i.imgur.com/qDGLtSv.jpg
上图是某一次我担任Chairman时的议程,可以看到时间间隔以分钟计算,而主持人会严格
按照议程进行,如果讨论不出结果也会记录下来并且推进讨论。每个人在会议开始前要缴
交一周的任务回报,并且读完其他人的回报资料。因此讨论的时候每个人都已经充分了解
讨论内容,以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样的效率令人震惊。
每个组有个Tutor会检视会议进度,并且仔细阅读每个人的每周回报,有没有花时间准备
会议一目了然,Tutor会在会议开始和最后做总结,并不会打扰会议进行。
第二点的文化冲击是: Peer review
每次会议结束,每个人需要对同组其他的这周的进度以及会议表现做peer review。像是
今天准备的题目很精彩、议程掌握度良好。当然也需要批评做不好得部分像是准备不足、
太少发言等等。在台湾几乎不会当面去评价一个人的表现,但在这里很公开地谈论优点缺
点以及改进,一开始很不习惯,也无法提出有建设性的批评,但随着每个礼拜的会议,会
开始更注意组员的表现以及书面报告内容。我觉得都有助于组员和自己得成长。最后期末
也需要交出一份对其他组员的review,Tutor会根据这份以及自己的观察给予分数,此时
也可以提出对分数的意见。
这门课让我收获很多,了解到荷兰人职场上的模式,以及有话直说有凭有据的评价别人的
方式,一个有效率的会议可以带来得改变是巨大的,希望以后我也能好好掌握这门艺术。
这是重新开始写Medium的第一篇文章,希望未来会继续持续产出欧洲留学的心得,或者是
好想写游记!
作者: yuannnnn (yuan)   2021-06-29 20:24:00
推!
作者: nathan4074 (小绿)   2021-06-29 22:05:00
原po打算在荷兰就业吗?
作者: famous727 (蜥蝪)   2021-06-29 23:07:00
好精彩
作者: Cascadia (N/A)   2021-06-30 12:06:00
作者: a1933464522 (abao)   2021-06-30 17:03:00
想多了解peer review的实际内容
作者: tim26982772 (施浩)   2021-07-01 23:35:00
作者: CSFV (Classical Swine Fever)   2021-07-02 08:16:00
作者: ga2006410493 (百变恰吉体验帐号)   2021-07-11 21:3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