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9公费留考-城乡规划与设计

楼主: chenhoho (chen)   2021-01-01 15:50:10
我是非本科生,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很仰赖留学版的资讯。
109年顺利考取公费留考城乡规划学门的公费资格,
趁著记忆还新鲜来发心得文,希望我的经验能够帮到未来的考生,
特别是像我这样零基础、跨领域的人。
【背景】
NTU B.A. in Anthropology, minor in Political Science
NTU M.A. in Anthropology
已录取 U of Toronto MSc in Planning
我过去完全没有修过规划相关的课,但硕论处理的是空间的议题,
毕业后两年半的工作经验算是跟规划沾得上边,去年也申请上规划的program。
我原来是2020 fall要入学,但遇到疫情,
七月份决定defer一年,八月份决定报考公费,
于是顺水推舟辞掉原来的工作,回到学校当RA,边准备公费考试。
学校的助理工作比较弹性轻松,下班后和假日多了很多时间,
也让我比较能静下心来读书,我觉得是这次准备考试的关键。
【考试成绩】
作文 82 (20%)
生态城乡规划概论 53 (40%)
城乡规划理论与实务 80 (40%)
笔试加总 69.6 (最低录取分数62.6)
面试 84.8
总分 75.68 (笔试60%+面试40%)
【笔试准备】
专业科目的准备我非常受惠于这位陈冠颖同学的分享(工业设计学门):
https://youtu.be/vWx_GnQKSB8
我基本上是照着她的逻辑制作读书笔记、练习考古题,我觉得非常有用。
我从分析考古题开始,将两个专业科目细分成数个重要的关键字,
再透过几本重要的参考书目、期刊论文或网络资料,
建构我对于这些关键字的知识系谱。
书目挑选的部分,因为我是完全零基础,一开始先站内信给版友upkai,
他非常热心地提供我几本书目,让我有好的开始。
我也花了一些时间搜集各都计系几堂必修课的参考书单,尝试从中建立书目。
另外,虽然网络上找不太到城乡规划学门的公费留考准备心得,
倒是有一些国考及研究所考试的准备心得可以参考,
虽然考试性质不大一样,但对我来说都帮助我更认识可能的参考资料来源。
几笔重要的资料如下:
生态城乡规划概论
- 林宪德《城乡生态》:cover六成左右的考试题目,是最主要的参考资料
- 黄书礼《生态土地使用规划》:次要参考书,用于补充几个重要关键词
城乡规划理论与实务
- 萨支平译《都市土地使用规划》
我认识规划基本概念的重要参考书,也是我花了最多时间熟读的主要参考书目。
- 戴伯芬译《规划理论》
- 吴纲立译《明日城市:二十世纪城市规划设计的思想史》
帮助我认识基础的规划理论和规划史,因为时间有限我没有全部读完,
不过仍然很适合拿来建立知识架构、掌握关键字。
- 政大开放课程-戴秀雄老师“都市计划法规”
我是透过戴老师的课程建立我对于台湾空间规划制度的认识,
在答题中也有顺利应用上,非常推荐这门开放课程。
共同资料
其实这两个考科有非常多相通的地方(例如今年两科都考了地方创生这题),
因此有很多共同的资料是对于准备两个科目都有帮助的,特别是时事议题。
- 环境资讯中心:大推这个网站里的新闻和专栏
- 学术期刊,例如《都市与计画》
我考试前花了很多时间读期刊文章,特别是几个常考的关键字。
尤其这个期刊出了许多专号,帮助我掌握目前的重要研究趋势。
- 公视“我们的岛”
适合午休时间边吃饭边看,youtube上都找的到,帮助我跟上当前台湾的重要议题。
- 各政府机关网站上重要政策的相关文件
例如国土计画、地方创生、国土生态绿网等相关重要政策。
考试内容很看重当前政策和时事,所以多看这些相关资料是必要的环节,
就算没有直接考出来,还是可以尽量写进答案里。
- 其他相关阅读
学校工作的好处就是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源,
我这段期间还看了《都市再生的20个故事》、
《因应气候变迁从地方做起 : 台湾推动气候变迁调适的过程、经验与知识》、
《地方消灭 : 地方创生的理论起源》、《城乡规划让生活更美好》、
《生态设计学 : 让地球永续的创意法则》、《城市与自然》、
《城市造反:全球非典型都市规划术》、《好城市,怎样都要住下来》等。
这些阅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更具体的案例,
相较于上面列的教科书,这些大多是比较轻松的阅读,而且也对答题有帮助。
- google
再强调一次,时事议题的准备非常重要。
例如我在考试之前就认为今年一定会考疫情这题,
于是有特别花时间google了网络上的评论,
看看大家怎么讨论疫情与都市规划的关系。结果真的考出来了!!
所以考试前也可以脑力激荡一下,不要漏掉当前发生的重要时事。
【时程安排】
基本上是一个月准备一科,
我在八月份先准备生态城乡规划,九月份准备城乡规划概论,十月初总复习。
八、九两个月分别针对两科蒐集资料、按照上述的关键字原则读书、整理笔记,
最后至少留一周的时间练习考古题(大约写到近五年)。
考古题的练习对我来说满重要的,虽然相对于其他本科系出身的考生,
我们在专业科目的学习经验可能是四年(或更多)的差距,
但我一直认为考试的100分钟是公平的。
如何在一题25分的时间内写出愈多、愈完整的论述,
我觉得这件事情是可以在短时间里练成的。
所以透过练习考古题掌握答题的结构、节奏与内容,是我准备笔试的一大重点。
【面试准备】
研究计画的部分,我结合自己过去关心的议题、我的人类学专长
和这个学门要求的研究领域,算是量身打造了一个研究计画。
因为有3000字的字数限制,也不需要写出多复杂困难的研究计画,
我认为一定要强调的面向是这个计画对台湾的重要性。
在研究计画缴交前,分别和几个考不同学群的朋友约了模拟面试,
互相看看彼此的资料、帮对方设想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然后练习回答。
我是容易紧张的人,所以觉得这个过程对我帮助很大。
而且最后一起准备的几位朋友也都上榜了!很推荐这样的互助准备方式。
面试之前,我也找了台大城乡所的老师帮我看资料。
非常感谢这位老师给我的建议,
让我知道规划专业的人会如何看待我的研究计画、如何提问,
这对于跨领域考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我在面试前的重要定心丸。
我其实没有修过他的课,只是硕班时因为助教课的机缘而认识。
会鼓起勇气写信给他,是因为知道他的研究领域和我的研究计画高度相关,
他的文章也带给我很大的启发。后来想想,还好我有厚脸皮跨出这步!!
【面试】
面试地点在台大的博雅大楼,大家先在201大教室集合,然后一一被唱名带进小教室。
面试委员有五位,面试时间共十五分钟,旁边有工作人员举牌,确保不超时。
面试委员首先要求我做五分钟内的自我介绍,我的自介是以研究计画为主:
先简短介绍我是谁、学历与工作经验,
然后带到我为什么想要转领域到规划专业以及我的研究兴趣。
接下来说明我的研究计画,包含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及预计成果等。
最后收尾时则再次强调这个计画对台湾的重要性,
以及我目前申请上加拿大的学校如何有利于这样的研究议题。
自介之后,面试委员一一提问,我记得的问题如下:
1. 妳认为灾害正义是什么?和目前国内的讨论有什么不同?
加拿大的经验如何跟台湾对接?
2. 为何选择这间学校?
3. 你的背景是社会科学,技术的面向如何补足?
4. 我们这个学群是建筑规划设计,但是你的研究着重于社会、历史分析的层面,
请说明你的研究跟这个学群的研究领域之间的关系?
问答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围绕在我的社会科学背景,
虽然面试委员的态度不至于刁难,
但他们似乎认为我的研究计画没有符合规划专业对于“技术”的基本要求。
这可能是跨领域的考生多少会碰到的难题,
当下我就是尽量说明为什么我认为社会与技术是无法脱节的、
我对于当前政策缺失的理解、我认为更好的规划是什么,
还有为什么我的背景可以帮助我做到这种更好的规划。
面试完到放榜的这段期间我其实非常气馁,觉得完蛋了、没救了,
面试委员一定没有听懂我说的话。
但现在从结果看起来,其实没有太差。
我最后想说的是,转换跑道对我来说并不是随便的决定,
而是考量过各式各样的生涯可能,
最后找到自己核心的关怀,一步步慢慢走到这里的。
而这个核心关怀,事实上多少还是奠基于我的人类学基础之上。
我想跨领域并不是少数人的经验,希望大家都能相信,
过去的努力与经历都会是现在的养份,不需要急于迎合特定学科的单一标准,
知道自己的价值与目标,你的光芒也许就能够自然而然的散发出来。
拿到奖学金只是这趟学习旅途的第一步而已,
未来也请规划界的前辈们多多指教了。
如果未来的考生们有任何问题,也欢迎站内信联系我。
祝福大家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作者: pisces747 (风轻轻的吹)   2021-01-01 15:51:00
恭喜!推跨领域从头学起
作者: ccatter (心之所向 道之所在)   2021-01-01 17:34:00
恭喜
作者: flyer810086 (surya)   2021-01-01 21:02:00
恭喜!y
作者: Parazicecum (WTKD)   2021-01-02 05:32:00
看到公费留学考试心得就会勾起当年我在教育部海外留学科当替代役的回忆QQ都忘了恭喜原po
作者: lilliant (小乡)   2021-01-02 11:15:00
推 <3
作者: wagleston (wagleston)   2021-01-02 19:17:00
推推!
作者: upkai (upkkk)   2021-01-03 15:58:00
恭喜!规划很需要社会、历史背景的人才!
作者: DefierFelix (菲力)   2021-01-04 16:01:00
推推,恭喜原po!
作者: Kristine (Naung)   2021-01-10 00:19: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