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最近在帮忙接待新生时,发现不管美国学生或国际学生都会在意就业问题,但国际学生通常只问到就业表现跟什么公司会到career fair,其实还有更多可能的资源可问。在这里分享自己两年来找实习跟正职的各种管道,希望能帮助到正要找工作的人,以及在选校的人。有些校内资源不是每个学校都有,但我觉得很可以询问是否有提供。
我自己找工作历时将近十个月......从去年六月实习的时候接到第一通电话,一直到最近。问题主要出在表现不好,其实透过各种方法拿了非常多的面试,被大中小型的公司拒绝,应该可以荣登本届冷冻王了。也有透过这些方式解冻的,有好几间公司我面了3-5次。(希望这也能鼓励到大家啊XD 我也很无奈都已经第N个要我的组,我还能没上,只能感谢recruiter对我的不离不弃了......)然后不要觉得这样做很怪,因为我的美国朋友们都这样XD
# 找工资源
网站海投、内推这两个基本款就不说了。下面这几个方法,不一定要等网络缺出来。公司要你什么事都可以做XD 我自己就曾经有好几个面试,是recruiter or manager寄一个连结给我,在网站上是搜不到的。我也有看过大学部二年级,之后每年暑假都已经被booked,连正职offer都有。recruiter自己亲口跟我说的:"If you're good enough, we can wait."
1. Career Center, Career Advisor, Career Portal
有些公司会有只给特定学校的职位或名额,通常透过Career Center内部、需要登入学生帐号的网站刊出,或者是由career advisor寄信、找人。例如之前一线大厂们New Grad网站连结都被拿掉了,结果我们学校内部信跟网站一直在找人。另外career advisor通常也有很多资源(甚至他可以直接联络到recruiter),我们很多同学会跟他约office hour,我们自己出去实习或工作,公司有缺也都会透过他公布在一周一次的career newsletter。
2. Tech Talk/Company Talk/Company Visit/Coffee Hour/Career Chat
通常会密集发生在秋季,很多会找工程师或科学家去演讲,演讲后吃个pizza、聊聊天,旁边会有recruiter。我非常多美国朋友是利用这种活动找到工作的。即使是主题跟你职位无关,但只要是你感兴趣的公司都可以去听,会后聊聊天。例如我有学设计的朋友去听非常工程的talk,之后跟工程师或recruiter聊天,表明自己想当PM,虽然来的是SWE recruiter,照样可以帮忙转交履历给负责PM的。我自己曾这样拿到原本只给PhD的面试机会、网站上截止的机会。
我自己观察金融业、顾问业很常办coffee hour/career chat,不一定要今年有要应征才能sign-up,我大学部朋友大一就开始去,借此认识人、了解怎么准备未来的工作面试。顾问业的话,通常聊一聊,觉得不错,据说就会直接内推、坐等面试了。
这些活动资讯有时候会公布在career center,有时候就是一张Letter Size的纸贴在走廊......。有些时候是某个授课老师邀他在业界的朋友来演讲,有些老师不介意没修课的人一起来听。我看过大学部弟弟,演讲后很认真的跟Scientist讨论,他其实暑假早就跟老师说好要在实验室做研究,结果Scientist就问他不如暑假你就到我的组做研究吧!那时候五月。
3. Student Club
全校性、院级、大学部都可以看看。他们有些会规划Alumni talk, company visit,甚至有些社团素来有良好名声(ex. Harvard Consulting Club),听说recruiter会直接发信到他们的mailing list。有些社团会有newsletter,下面会有职缺,有时候附的link,你直接搜公司网站是搜不到的。
4. Alumni Portal
我们学校在校生就可以用alumni portal,上面有校友毕业年份、科系、目前任职公司、目前职位跟联络资讯。(但也要校友愿意公开啦~有尝试搜过欧巴马LOL)每间学校对alumni portal的使用权限不一样。
5. Company Event
这里指的是公司自己办在办公室的。有些会透过学校发布消息(ex. Microsoft College Night),有些会放在自己的career page(ex. Amazon Jobs搜Hiring Event)或research site(ex. Pinterest Lab Talk, Twitter PhD Talk)。我去年还有参加过是透过Piazza发布消息的XDD
另外大学的活动其实研究生也可以去,特别是master。好几个大公司的recruiter都说他们基本上都把master当undergrad(我可能因此沾了很多敝校undergrad的光,感恩赞叹弟弟妹妹们)。PhD活动,大学部和master也都可以去。如果公司真的有很严格限制要哪种学历或program,通常他的报名系统会要求送履历或填表格,他们不会发确认信给不符合资格的。
6. School-specific Contact
某些公司会有专门给某间学校的信箱或负责的recruiter。我有朋友内推杳无音讯,写信去马上就开始面试了。我自己则是靠这个解冻XD 有传闻说这种信箱规定三天内一定要回复你。至于如何得到,基本上你学校有,你去任何能见到公司的活动就会拿到了。
7. 你的朋友与老师
我的老师们在最后一堂课几乎都会说欢迎大家之后有任何问题,不管是学术上或职涯都可以找他聊。老师自己的业界connection也很好。我也有朋友,听到我在找工作,问了一下我的经历、想去的公司,刚好match到她大学实习过的组,就帮我写信给她之前的team了。
8. Incubator, Start-up Hub
我自己是有开AngelList,用来找start-up。另外Boston还有一个Built-In Boston是local的社群,相信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再来就是学校的或附近创投的Incubator。我有一个朋友他就是想要very early stage的start-up,他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有事没事就到学校创新中心(Harvard iLab)坐着。他说多坐几天,大家觉得你是熟面孔,自然就会有人来聊天。他就借此听不同创业计画,来选自己想要加入哪个。
9. Conference, Seminar
除了大家熟知的发paper、著名conference会有公司进驻,很多小的像是Women for Data Science, seminar, workshop通常也会有industry speaker, sponsor。
10. Harvard Summer Camp
我们学校暑假在几个大城市会有所谓的summer camp,就是一系列下班时间后的演讲、fireside talk、networking event,附加个投履历,其他学校应该也有,因为我们有办联合野餐XDD 我们是由undergrad负责举办,并且使用undergrad的资源,感谢弟弟妹妹们愿意让grad student也能参加。
我自己当初是在湾区实习,那时候大到小的科技公司都有出来办活动。Fireside talk有名额限制,没报名到我最爱的Chris Hughes温馨对谈很QQ
# 总结
就是利用各种方式去接触到公司。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这些方法之所以那么强大(突破headcount、上工时间限制),原因是展现的真诚、热情、好奇。我朋友们去听company talk,真的最初就只是想认识公司,或者想听产业界最新的东西,又或者上课学到什么想亲自问问。他们有些从大一听到大四。我自己也只有真的很感兴趣的才会去。如果只是抱持想上岸的心情,其实会被映衬出来XD
我会去的都是我真的很想进的公司(不然宁可花时间写作业T_T),我可能熟悉产品、读过paper、知道某几个组(能明确叫出名字、project甚至组员),我通常会看跟我聊天的人的身份,工程师聊工程、经理聊工程加商、recruiter聊个职涯规划,让他们对我有印象,而不是“一个来找工作的”。我会把这个当成很宝贵的交流跟学习时间,就算他们没找我去面试,我也能学到东西。曾有recruiter跟我说他们组今年不收实习生,给我名片要我毕业再联络,然后帮我看了履历,点出几个点,他说要不是我在现场跟他聊,我履历可能会被刷掉XD
有些recruiter会好奇其他公司办过哪些召聘活动、manager会好奇我们有哪些相关课程跟实验室(应该是想从里面找人),我也会跟他们分享。我觉得就当认识新朋友,不用特别担心说了什么会让自己不好看,有多少料就是多少料,真诚就好。另外走完面试程序后我也会回头谢谢当初帮我的人,可能是当初到Harvard的recruiter或manager,即便之后程序不是他负责。曾经有recruiter应该不能给feedback,后来打电话偷偷跟我说了一下,她说她知道我很喜欢他们公司XDD 也有recruiter隔一年在来会跟我说有空可以到摊位找她。
最后祝大家顺利啦!帮自己积个人品,offer快来,我想上岸,哭哭哭。然后拜托排版不要乱.......
# 偷渡感谢
虽然未上岸,但这个过程中得到各种帮助,偷渡一下感谢词:谢谢比我压力更大、更忙的波波PhD朋友们拨空帮我模拟面试、做好的便当被我蹭走、边赶conference paper还要听我抱怨、去中国城买菜不小心被我知道,只好帮我买珍奶(我还有朋友真是奇蹟QQ)。虽然很爱骂我的program,但谢谢它收了我,让我能进入从小学就一直梦想的学校(我还曾写一封文法大错特错的信给college admission
office,他们还回复了)。谢谢我的外国朋友、老师们,忍受我有时太累,英文真的是乱讲,谢谢他们对我的接纳和分享。谢谢GSD的学长姊、同学们,包容我这个完全0设计背景的人,常常在设计课上帮忙我,还有很耐心听着码农的求职抱怨。谢谢我的家人跟朋友,容忍我的坏情绪,常常多日已读不回,又突然传一堆负面讯息。也谢谢那些面试我的人、recruiter们,老实说我没有任何一次是被刁难的,但onsite一定有一round会fail,突然就是写不出来,面试官通常会很惊恐(因为五分钟前可能顺顺的解了一题,相谈甚欢),我自己也觉得很神奇XDDD
这两年经历了边写PSET边哭(还没时间好好哭一场=
=)、在纽约面试被请出来后,咖啡厅打开电脑写硕论的瞬间大哭、淋雨头发滴著水上火车继续哭(?),希望大家都不要经历这些XD 真的是很痛快的过了两年,谢谢我永远不理性地深爱的Harvard,你把我搞好惨、让我知道自己有多不足,但我还是爱你的。
#GoCrim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