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 ETHZ PhD matriculation

楼主: ac1028 (莫愁)   2019-01-07 11:39:32
“代PO”“代PO”“代PO”
手机排版,伤眼抱歉!

前言
过去看过版上文章,对于当初无经验的自己或有帮助,趁年初整理申请的经验,希望能贡
献一点不同于申请美国/加拿大研究所的经验与想法。个人简历置于文末,对我而言,制
式文件以外的事对于整个申请有较关键的影响。

领域背景
国立中央大学(中大的推起来)
工学院、化工与材料领域(偏后者)
研究方向注重应用
大学/硕士班成绩普通
男性(不重要)
是否要读博士班?
对于理工领域的台湾学生而言,其实跟“是否要读硕士班”是相似的概念。若你在申请就
读硕士班以前有思考过,那么读博士班也是相近(但不全然相同)的逻辑。
“现在的学生唸研究所,总是一窝蜂地来、一窝蜂地去,什么也没带走,什么也没留下。
”这是我硕班老板在闲聊时所说的评论,我记在心里,看着部份学长姐、同侪、学弟妹如
实反映这句话。进入研究所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想学习做研究?想将过去所学应用在进
阶的特定领域?为了文凭,好进入台积电等相关业界?因为“好像大家都有念硕士,我不
唸比不上别人”?上述理由没有绝对优劣,端看适不适合这个场域/阶段,适不适合自己

记得硕班实验室前后有两位学姊,打从一进实验室就嚷嚷自己不会继续唸博士班,毕业后
也直接进入业界工作。但是,他们没有因为志不在未来的学术成就,而放弃对自我的要求
或浪费两年的光阴。两人皆从无到有,一步步建构自己的研究内容。他们从未有攻读博士
班的打算,但仍认真完成硕士阶段的任务。
同样的,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博士进入业界而非学术界,从而来看,“做出杰出的研究”
并非每个博士生的导向,自然也非每个人读博士班的理由。
决定好方向,比毫无方向地努力更重要。其实这点很难,或许我们整个人生都在想办法面
对这个课题。努力绝对是重要的,但努力是基本配备。无论在实验室或其它地方,很多人
花费大把精神与时间,却没有想好方向,导致自己与目标的距离愈偏愈远。
先找到适合自己的理由,这才是你前进的动力来源。不要为了“虚无飘渺的原因”或“不
负责任的挣扎”选择进入研究所,无论你选择上述哪一种,给自己一个坚固务实的想法,
并记得在走过以后,带走一些什么、留下一些什么。
申请哪个研究机构?
选校、选领域,还是选实验室(老师)。身为理工科系的你,若到了有攻读博士的打算还
在为此问题挣扎的话,可能要再回头思考,自己是以做研究为导向或着眼学成后的业界人
生。
大多数到了博士阶段的人,对于学术成果有一定的兴趣。为此,实验室设备、人力资源、
研究方向(你的第一个题目以及可能的第n个题目)以及老板如何,对于博士阶段以及博
士后的第一份(甚至第n份)工作(学术界/产业界)有极大的影响。另外,学校的学术
资源是否充足也是重点之一。相较之下,学校声望除了满足社会价值构筑的虚荣心,毫无
意义。
举例而言,在电化学储能领域 Prof. Yury Gogotsi 肯定是大咖中的大咖,不过其所在的
Drexel University 并非常耳闻的传统名校。他的实验室资源丰沛、设备齐全,只注重
校誉的人就失去进入优秀团队学习的机会。
欧洲研究所的概略体制
前面似乎都讲些不怎么实用的东西(?),接下来说些更实际的内容。
我是硕班期间利用 ResearchGate 发现原来欧洲各大学研究所的博士生是以雇员看待,而
非单纯的学生,亦即博士生有工作合约、有收入、有基本工时规定。这对于家里无法资助
大笔学费/生活费读博士班的人是个新的出路,也因此申请时全以欧洲为导向。好的学术
资源、实验室各国皆有,美国并非唯一的选项,端看你走到哪里。
既然是以“职缺”为主轴,各研究机构会很明确地写出“研究方向/录取条件/期望的申
请人背景”,以下是一个例子:
https://i.imgur.com/ePGA28m.jpg
相较美加的“进来再练兵”概念,欧洲需要的是“即战力”,亦即具备最符合研究实验需
求的申请人,最有机会被录取。这时候,你的硕士班研究方向与成果,就显得极为重要。
这里的成果不见得是发几篇paper ── 能在硕班期间发第一作者的paper,可能 (1) 你
真的很强 (2) 你帮毕业的学长姐收尾 (3) 有学长姐帮忙做实验/写主文 ── 更多的是
自己的研究专长与实务经验。
为此“研究兴趣”是抉择的必要条件。在投履历以前,概括过自己的研究方向为
(1) (Photo)electro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storage applications
(2)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3) Catalysts
(4) Novel 2D/3D materials 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符合上述四项要点其中一项的单位,诸如德国的 HZB、Julich、KIT、MEET (@Universit?
t M榀ster)、Ulm University;瑞士的 EPFL、EMPA、PSI;西班牙的ICIQ (@BIST) 等等
,就是我关注的目标。当然,上述机构我一个职缺都没上(呜呜呜),最后才到了 ETH
(Howhow的“耶~~”)。
先确认自己想走的路,再开始思考其它事情吧!

申请欧洲各机构博士研究缺额的必备条件
硕士学历。
对,相较于英文检定、超优异的在校成绩,这是绝对性的门槛,不同于美国可以学士身分
直接申请。
申请的必备文件 (适用大多数职缺)
(1) Cover letter:求职信,简介你是谁、过去做了什么、为何想进此职缺 (建议:简明
扼要,一页就好)
(2) CV (Curriculum Vitae):教育经历、著作(如果有)、研讨会发表(如果有)、研
究兴趣、研究专长(会使用的仪器/分析)、英语能力(如果有)。*建议两页结束
(3) 成绩单与学位证明(扫描电子档)
(4) 推荐函:通常两封,亦可能只请你提供推荐人联络方式
**对于自己非常有兴趣的职缺,可以写一篇三、四页的Motivation essay,显示自己对
于研究方向的掌握度与擅长。
申请历程
备好上述文件以后,直接寄到对方提供的 email 或官网即可。大多学术单位会在截止日
之后的二周~一月内回复:(1) 拒绝 (2) 询问面试时间。面试之后约一周~二周左右会
给予消息。这就是欧洲的流程,简洁明了。
我在退伍前两个月左右开始投履历。没有太强的背景与突出的表现,采用海量的方式,但
有谨守上述四类方向。(离题:我不小心判自己一年有期徒刑进入矫正役,有没有矫正的
捧由~)
从开始投履历到确定落脚处,前后约半年。获得青睐进入面试阶段的只有三次,分别是Ju
lich、University of Luxemburg、ETHZ 的实验室。
这里提醒有兴趣的人,务必准备好一份简报(约15分钟报告长度)介绍自己的硕士研究。
通常在通知到真正面试的时间只有一周,最好边投履历就边准备、调整。
第一次面试的,是一个名额在RWTH Archen、实际工作在Julich的职缺。对方是个 超 级
巨 大 的研究团队,还分别两地同步面是第二阶段的六位受试者(包含我)。前面提醒各
位要准备简报,就是因为我第一次完全忘记这件事(对方的行政助理也没特别提醒),所
以面试仅15分钟左右匆匆结束,当然也没有上。让人感动的是,对方看我当时还在服役(
没错我利用散步假到附近唯一有免费网络的星巴克,外套下还穿着制服),婉拒信写了一
拖拉库温暖的文字,勉励我继续努力。
离题:其实职缺的研究内容很注重TEM、STEM等电子显微镜分析,但我的履历看不出“很
擅长”TEM(因为我根本没操作过……)这件事,所以被通知时也惊讶了一下。猜测是因
为研究标的是电池,与硕班实验室背景相符。
第二个是在卢森堡大学的职缺。第一次面试以后,对方请我提供当时under review 的第
一篇paper手稿,并约定一周后进行第二次面试。二面问了一些犀利的问题,有几题我完
全没思考过,教授人很好,还特别讲解我不懂的地方(像在上家教 XD)。面试隔天拿到o
ffer。不过研究题目初估有点窄、也非我的兴趣首选,几经考虑后,决定婉拒。
离题1:卢森堡大学的博士生月薪税后2200欧元,根据人资部门提供的资料,应付生活开
销后还可存约1000欧元。
离题2:卢森堡大学有孔子学院(恶名昭彰),这算是我考量的一个点吧!
最后一个,也是我现在的落脚处,ETHZ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实验室,主攻碳捕捉
技术与触媒(但很特别的是开出的职缺与我的兴趣和专长相符)。从投履历到接获面试通
知,间隔两个月,所以当我收到老板来信 (标题:Interview with ETH) ,还特别搜寻一
下,才回忆起来自己有投过……
面试是老板和实验室的资深科学家一同进行,开始就是十五分钟的简报,接着两人分别问
我几个问题,大多是硕班研究时就经历的,不难回答;接着开放我问问题。
其实他们希望我做A职缺的方向,但我发现实验室同时有公告B职缺,因此在面试过程特别
询问。面试后约一周收到老板 offer。
老板:“嗨!来面试吧!”
我:“好喔!”
老板:“那你要来吗?”
我:“OK!”
以上就是大概历程,还有无数被直接婉拒的经验就不多言。应该看得出来,我的申请经历
不如大部分强者的一帆风顺或多点开花。自忖主要原因是:(1) 没有很强的发表 (2) 没
有优异的在校成绩 (3) 没有英文成绩佐证。
没错,连同ETH的职缺,我都没有附上英文成绩证明(因为真的没有)。直到收到offer的
当天上午,我才正要考雅思(带着一份平安喜乐的心情进入考场)。“面试就能看出我的
英文能力,能否接受就看教授了。”这是我当初的想法。或许也因此获得15+次的直接婉
拒,但可再次证明在欧洲的研究所,英文成绩不是“唯一”的门槛,研究方向、经验与专
长更为重要。
*考过一次雅思之后,才发觉不难(之前觉得难到爆),所以还是建议有心的人可以提早
完成这项指标(7.0很好用)。
一开始完全没想过ETH,一来是不知道这里有与兴趣相符的实验室,二来这已经是Out-of-
dream school 等级。再次强调,台湾的理工硕士有较扎实的实验训练,在实务上很有帮
助,等你进到实验室就能发掘差异。硕士的两三年是自己的累积,累积多少,就有多少实
力与人比拼。
最后,给一些仍处于徬徨的人一段我前老板的话:
In my opini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PhD relies on how well you are trained in
the lab, the ability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also creative thinking. I alwa
ys tell my students that the degree will only help you to get the first job. T
he rest of your career depends on what’s left in your tank.
In general, the reputation of the institute is important for general public. P
eople in the field will evaluate your publications, your potentials, and your
connections. Having said that, I would rather work with the professor who is r
eally famous, or a rising star. Usually, you will only focus on one project du
ring your PhD study. You can extend your field by doing a postdoc.
My advisor at Rice once told me, everyone can do a PhD. The difference is the
quality. Don’t be afraid of any new research field. Keep your curiosity and e
xplore the scientific world. I did statistical mechanical calculations on phas
e transitions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 semiconductors. But I went
to Chemistry department working on organic synthesis. I think I did fine.
Please keep in mind, the schools you were applying for admission are the ones
you were eager to attend.
=====以下是平凡的履历=====
Admission
Eidgen飉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槀ich (ETH Z槀ich)
Education
B.Sc. in Chem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NCU.
M.Sc. in Material Science, NCU.
PUBLICATIONS
ChemSusChem, 8 (2015) 1779-1786.
Electrochimica Acta, 222 (2016) 1153-1159.
* ACS Appl. Nano Mater., 1 (2018) 3145–3154.
* First author (申请的同时仍在 under review)
Research Interests
(Photo)electro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storage applications, catalysts,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graphene and 2D/3D carbon materials, novel
materials 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GPA
Undergraduate: 3.73 (Rank 14/52)
Graduate school: 3.6 (Rank 9/23)
English proficiency certificate
IELTS 7.0
===============
P.S. 1) 跟我同期进来的一位中国同事是新加坡国立大学 (NUS) 硕士,她在面试当天下
午收到 offer email。欧洲系统偏向“师徒制”:老师要你就是要你,谁都无法阻挡 (O.
S. 老师要救你,雇佣兵都不是问题)。所以并非都要等待这么久,有时候老板可能熊熊想
到,重新看一下你的履历。
P.S. 2) 想像一下每天有成千的履历信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顶多就是PDF文字档,如何
让自己被看见,发表自然是一项要点。当你的在校成绩并非突出,做研究的实战能力可以
弥补。前面也提到,欧洲学校偏向需要“即战力”,你的专业与题目愈符合,录取机会愈
高。
P.S. 3) 我有列名的前两篇文章分别只贡献 8 %、30 % 左右吧!第三篇才是完全手作 (
当然要感谢的人很多,不如就......)。
P.S. 4) 对于真的有兴趣加入的实验室,若没看到开缺,也可以寄 Unsolicited applica
tion (本文所述的那些文件) 给教授。
P.S. 5) 我真的不觉得中大或台湾的学生会比较弱,大家不要被媒体误导而自损自信心,
台湾学生做实验很厉害。我的那位中国同事,NUS 加上挂名一篇 JACS 的第二作者,但她
竟然不会用 Origin......以上,有问题可以寄信到 [email protected],我尽力回复 (但不保
证何时 XD)

希望大家能录取自己心仪的学校
谢谢大家!!
作者: iuvat (disquietude)   2019-01-07 12:19:00
作者: leawei (新手上路)   2019-01-07 12:20:00
115推个 GPA3.7也太高
作者: kevinlin84 (草莓)   2019-01-07 12:40:00
中央推!
作者: disorderfool (disorderfool)   2019-01-07 13:14:00
没有发表的想投博是不是很困难......恭喜原po申请上学校!
作者: BME666 (Hsien)   2019-01-07 13:23:00
推 原来ETHZ要等这么久阿XD
作者: hiarpu (up)   2019-01-07 13:46:00
恭喜
作者: mistrust0525 (mistrust0525)   2019-01-07 14:07:00
115就是推!恭喜!
作者: caesar76513 (弱水三千)   2019-01-07 17:47:00
推~恭喜
作者: aquantum ( 风车 )   2019-01-07 20:11:00
推~ETH超强!地点跟薪水都好,可惜我博班末才知道这个学校。
作者: PianoCat0423   2019-01-07 20:20:00
谢谢你的分享 很棒的经验参考
作者: summer19 ( :) )   2019-01-07 23:18:00
中央 + 欧洲推!
作者: pipinono   2019-01-08 09:14:00
推,我大学同学
作者: dream0405 (明达达)   2019-01-08 15:30:00
推,用心,希望以后能跟原PO一样强
作者: Hodge (Data scientist)   2019-01-08 16:13:00
恭喜! ETHZ & EPFL 瑞士两大神校!
作者: anonym48 (Inmyname)   2019-01-09 13:36:00
这么神我还不先推
作者: highroy (阿给)   2019-01-09 21:24:00
中大推
作者: kazewind22   2019-01-10 00:28:00
推ETH~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