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代po,由于过多补习班造成原po困扰,故移除连结)
Program: PhD Biology/BBS/Plant Biology
Admissions:
Cornell Plant Biology,
Duke Biology ,
Yale BBS
PMB
(All are funded with full tuition & stipend fellowships)
Pending: UC Berkeley Plant Biology, Princeton Biology
Withdraw: UC Davis Plant Biology, UC Riverside Plant Biolog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Biology
Rejected: Stanford Biology, MIT Biology, Rockefeller, CSHL
Decision: Undecided. Suggestions are welcomed!
Publications:
3 Co- author Papers (Plant Cell, Protoplasma, Plant Physiology)
1 Reviewing (Nature Plant)
Awards and Honors (roughly):
Japanese Student Service Organization scholarship
Osaka U, Outstanding Life Science Research Award
Kyoto U, International Student Seminar, Outstanding Oral Presentation Award
Kyoto U, Tsukuba U and NTU Life Science Symposium, Merit Award Tuebingen U, Travel Researcher Grant
Recommendation:
From lab mentors at NTU, Kyoto U, Osaka U and, NCHU
准备过程:
大概硕班毕业前一段时间开始准备念博班,最初就是很肤浅把排名前20左右的学校
一个一个查,看看有哪些学校在做植物研究,加上之前已经知道植物研究做得很好的学校
,大概列了10间。之后因为毕业跟当兵,开始认真准备申请已经是9月分发到单位后,申请时间
其实有点赶,考虑剑桥申请期限到6月底,就决定先以美国学校为主。因为想保有更多可
能性,除了研究外,学校Reputation和Alumni都是我考量的因素。 现在
回想有两个比较可惜的决定,一个是有些学校研究很强,但因为整体表现并不是很理
想就没申请,后来在面试过程才感受到多累积经验的帮助,
大部分老师都会很热心分享对研究的看法和选校建议,每次面试都能学到一点东西,
实际上一直到最后几场面试,我才对自己的表现比较满意,如果前面多些学校练习,
大概能进步的更快,面试的准备我后面会再提详细一点。另一点就是也有些学校,像是Harvard跟UCSD,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鬼遮眼
的没申请。申请美国博士班比我想像的困难,有些系所一年只收一位国际生,不过直到收
到第一封reject letter我才开始担心这些事,按美国朋友的说法,我申请的学校排名太
集中,没有按分布平均申请,其实风险满高的。
从结果来看,不同学校收人的标准似乎太一样,除了有因为经费问题如果没有先找到愿意
支持你的教授而不被录取外,很多考虑还包括研究以外的因素,Plant Biology遇到的样
本太少我不确定,但名校的Biology Program非常竞争,毕竟面试留下的人都是满手发表
和研究经验。虽然没有特别去查证,但根据面试教授的说法,大部分学校对博士班申请决
定方式有两种,一种类似UC Davis Plant Biology,学生的费用由每个教授研究经费出,
要收谁单个教授就有很大的决定权,另外一种是像Stanford Biosciences这样的大
Program,最初审核可能完全不是植物领域的教授,你有兴趣的教授如果不是审查委员在
最初阶段也不会拿到你的资料,而在面试结束后教授要写一个报告给委员会做参考,委员
会综合面试报告再做决定。我面试时遇过教授本身就是审核委员,他说他可以strongly
recommend your admission,然而委员的人数非常多,最后的决定他也无法掌控。对多数
学校而言能有额外的经费或奖学金支持你,会大大提升被录取的机会。
因为行程塞得很满,SOP、CV、Personal History准备时间其实很短,我从一起服役时的
学长和在加州跟波士顿工作的学姐那拿到了很好的参考范文,然后写完后又请在Boston的
表姊和New Jersey的阿姨看过,两个礼拜来回改了好几次,没有她们帮忙我大概不会这么
顺利。整体来说SOP如果只是把范文当模板用,写出来的东西多半很平淡,然后很多人会
以为申请上学校的文章就是好的范本,但实际上决定申请的因素很多,文章也可能是是扣
分的,SOP有很多要注意的细节无法简单说完,有时间可能会在写一篇讨论。虽然耶鲁的
教授在面试时有提到我的申请文章,They're great pieces of writing,但如果能早点
开始准备,大概能够写得更好些,认识的中国学生很多人都是半年多前就把文章写好了,
这样的规划应该更值得参考。
英文检定:
我的托福和GRE都是10月底考的,两个考试相隔不到一周,当时目标就是托福100分、
GRE320分,然后很幸运的过了。我还没遇过学校设GRE的最低标准,有的学校甚至不要求
考GRE,Duke网站上有提供一些讯息做参考,不过实际上美国学生跟国际生是分开来做甄
选的,面试时Duke老师说国际生申请的平均分数是310,但她后来又补了一句: 我们不是
一所”平均”的学校,所以我想以320做标准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口试:
我的面试都是用Skype进行,但有办法的话最好都去参加on-site。面试就像表演一样
,能事先想好该呈现什么会有很大的帮助。而博士班面试题目多数都围绕着研究在进行,
我事先就列了一些可能的问题,然后背好自己的台词,实际面试再根据问题稍微调整。
稍微举被问到之后想做什么样研究的台词做例子:
In general, I am interested in the signaling pathway. How those delicate
signaling systems evolved? How do they find tune each other and how to build
a computational model to elucidate signaling transduction? From a specific
point of view, I found that the topics faculties working on interest me. For
example….
面试完后,我会写简单的Recap寄给教授,一方面谢谢他们,另一方面直接帮他们整理面
试谈到的内容,我想他们应该会直接用在交给委员的报告中。
我在面试时遇到了很多好老师,Berkeley的Dr. Luan在面试时跟我聊了两个小时,
分享了很多他对植物研究的心得还有选学校的建议,另外Duke的Dr. Sun, Dr. Dong, Dr.Benfey
都对我之后想做的研究给了很多意见,然后Cornell面试那天美东在大风雪,因为通讯很
卡整个面试不到10分钟就结束,面试完后我就觉得完蛋了,结果除夕刚过就收到offer,
也可能他们只是想确定我会讲英文。在面试时并没有遇到挑战你说法的老师,几乎都是在
讨论研究和给建议,除了植物领域外,我还跟几个做神经研究的教授面试,也是很有趣的
经验,如果之后觉得植物不ok改去研究神经也有可能,毕竟他们在写方程式了,我还在捡
树叶。大部分教授其实都很健谈,有时候是他助理跑进来中断面试,整体来说我还满享受
面试的过程。
心得:
在申请过程有些学校会要求事先写信给老师,我目前写的所有信不论是给老师和学生,他
们几乎都是秒回,很多人就是刚过去2-3分钟就回信了,跟我之前写信要种子的经验不太
一样。
我最后上的program收的博班生都满少的,像Cornell好像收5个,然后Yale收3个,
比较特别的是Duke,他们老师说他们没有默认名额,qualify他们就收,有钱就是不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我申请学校中CSHL是一起服役的学长建议我才注意到的学校,CSHL整个学校
每年只收20个学生,植物组发表非常的好,我没有在其他地方看过所有老师整天都在发
Nature、Science的。我在期限前一天收到CSHL寄的免申请费的代码,之后要申请的人可
以当参考。后来Yale在CSHL当过博后的教授说,那边是淘汰非常激烈的地方,尽管他自己
很幸运的存活下来,但让他再选一次他应该会去其他地方。
回到学校选择上,我还没有做最后的决定,withdraw的学校其实都有很顶尖的老
师跟研究,但考虑到funding的问题,应该会在Cornell跟Yale之间做选择,Cornell有我目?
最好的植物实验室,然后很完整的研究群,Yale的设备大概跟Cornell差不多或好一点,
但就不是专门给植物用的,老师方面Yale植物领域的老师比较少,中兴和京大的老师感觉
都建议我选Yale,阪大的老师则说他不知道但他觉得有时候发表好的实验室未必就适合博
士班教育,瑞士的老板倒是给了一些值得考虑的建议,我把它原文放在这,给之后的人做
参考(如果有人能提供什么意见也欢迎告诉我):
Try to select a Prof. you think you will appreciate to work with (so have
direct contact with him/her to evaluate the person, by phone, skype etc..).
Look at the lab publication record. It has to have high level of
publications. If you go there you will publish in good journals if the lab is
regularly publishing in good journals. If not, it will be more difficult for
you to publish high. Look at 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 lab (institute
etc...). Is the lab working with other good labs? or the lab is quite
isolated. Interacting with many other good researchers during meetings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will open your mind and you will be able to make key
contacts for your future. The final one would be to go with your feelings.
But yes, I know it is not always easy to get a feeling of a place when you do
not go there.
最后要谢谢申请过程中给了我很多帮助的人,阪大的博后平平在听到我要申请学校后很热
情的列了一张植物领域的好学校清单给我,阪大的柿本先生跟京大的福泽先生则帮我写了
很棒的推荐信,兴大的杨老师几乎每次压线找她帮忙都很快就提供协助,另外服役认识的
奇展学长也给我了很多协助和建议,希望他之后去美国出人头地后还会记得我,在加州工
作的Heidi姐,波士顿唸书的Clare姐都给我了很好的范本做申请参考,帮我改文章的
Stacey还有Vicky阿姨让我申请的材料通顺很多。我服役的单位给了我很多空间准备申请
,需要帮助时管理员也非常大方,换在其他地方我大概没办法这么顺利。申请过程中认识
了很多老师跟学生,我从他们那学到了很多在这边一并感谢。
英文里表达勇气除了bravery外还有一个比较美好的字,是fortitude。
它源自拉丁文,这个字比较安静,比较长久,是一种长途跋涉不放弃希望的勇气。拿到offer后对下一步要
去哪有一定的方向,但更长远的看,我的生命还在迷雾中,而我周围很多人也一样的,在
迷茫探索中不断找寻方向,希望我们都能顺利走下去。
作者: Pteridophyta 2018-03-22 21:01:00
I’m an assistant prof in Cornell plant bio and... got my PhD in duke bio. Contact me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about these two 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