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 UW/Princeton/UTA/Columbia CS PhD ML/CV

楼主: DeepHao (Hao)   2018-03-21 10:24:30
研究方向:
Computer Vis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申请结果:
Admission:
UW CSE PhD
Princeton CS PhD
UTA CS PhD
Columbia CS PhD
Rejection:
UCB EECS PhD
MIT EECS PhD
Stanford CS PhD
CMU MLD/RI PhD
UMich RI PhD
Pending:
UMich CS PhD
学历与经历:
NSYSU MEM, BS, 2010 - 2014
GPA: 3.6/4.0
Rank: 7/56
Honor: 书香奖 * 3
NTHU EE, MS, 2014 - 2017
GPA: 4.3/4.3
Honor: 斐陶斐、NovaTek Scholarship
Stanford Vision and Learning Lab, Visiting Student, Sept. 2016 - Mar. 2017
Honor: 教育部学海飞扬奖学金、IEEE ICIP Student Travel Award
英文考试:
Toefl: R27 L26 S19 W27 98 (2017/12)
GRE: V149 Q170 AW4.0 319 (2017/11)
Publications:
4 * 1st author top conference paper (CVPR, ICCV, ECCV, AAAI)
2 * Nth author top conference paper (ICRA, AAAI)
1 * 1st author top conference workshop paper (CVPR)
1 * Nth author top conference workshop paper (ICCV)
1 * 1st author second-tier conference paper (ICIP)
1 * 2nd author second-tier conference workshop paper (ACCV)
1 * 2nd author journal paper (TIP)
推荐信:
指导教授, 清大电机 * 1
Research Scientist, Stanford * 1
修课教授, 清大资工 * 1
心得:
本身是在台湾读完硕士班再申请美国博士班,我想以这个角度来记录我准备申请的过程,供其他跟我一样的人参考。
这个状态基本上不论最后是否获得硕士学位,这段时间都会被列入录取考量,
原因是你拥有更多的时间做研究、充实自己,审查委员会认为你必须较学士毕业生交出更多且更好的申请材料。
另外,我也试着解析自己最后没能申请上ML/CV前四强学校的原因。
1. Connection:
与前一篇文章#1QhfwQP-的看法相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connection会在关键时刻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也是在参加visit days时与许多international students聊天后发现,
可以去到Top 10的国际学生几乎都有所谓的美国经历,
包括先到美国念学士、硕士、国内过去的交换、访问学生、Intern、或大陆同学常说的暑研。
对于志在申请前几大博士班的人,一定要把握任何建立connection的机会。
这点方面,对我直接的帮助有:
(1)在参加会议时,我透过套词认识了Columbia今年的新教授,导致后来的面试邀请以及offer。
(2)台湾硕士班的老板曾经在UW做过一年博士后研究,我也曾经在硕士第一年跟他的前老板有过共同发表,
我想这对UW的申请起到一定作用。
(3)UTA的教授曾经在去年圣诞节左右来台湾访问,我请假回学校接待这位教授,
我的硕士班老板顺势帮我美言几句,最后教授要离开时亲口说他会回去把我的申请材料找出来看。
(4)Stanford的connection将我介绍给Princeton的教授,据说此教授为了我的托福成绩在他们的committee上fight。
2. 推荐信:
我想这部分是我的败笔之一。
在Stanford进行访问研究时,与指导我的Research Scientist(小老板)顺利共同发表了两篇顶级会议的论文,
因此当我在离开前,询问了跟实验室大老板要推荐信的可能性。
当时我的小老板表示非常愿意帮我争取到一封强推,只是需要我先写信给大老板并cc他开启这个讨论。
飞回台湾后,我又贪心的想再做一篇Work,并且借由此跟大老板合作来impress她。
无奈这次的Project并不成功,论文无法顺利发表。我担心这会影响我拿到强推的机率,于是就先把事情搁著服役去了。
尔后,在申请deadline前两周,我再次鼓起勇气向小老板探寻找寻大老板写推荐信的可能。
没想到我的小老板回了:当然没问题,我们一直在等待你的来信与开启讨论。
我迅速寄出了信尝试开启话题,无奈最后没有回音。
我归纳出造成最后没能拿到这封重要推荐信的几个原因:
(1)时间拖太晚,有其他学生早已卡位。
(2)大老板正值sabbatical在业界发展,非常的忙。
(3)我没有跟大老板熟到/我没有强到让她愿意帮我写推荐信。
事后与Stanford内部的朋友讨论,他认为我今年有可能就是缺一封这种大咖教授的推荐信导致最后没能达成目标。
另外,在美国做研究的时候,与实验室内博士班学长讨论申请材料的重要性排名为:
推荐信 >>> Publications > T/G ~= GPA > others
在这边也想呼应前一篇文章#1QhfwQP-的论点,推荐信是最重要的,它基本上就是代表connection。
我曾经听到一个很写实的解释:
“你会相信你信任的朋友所推荐的学生,还是来自其他国家一个random的教授推荐的random的学生?”
就今年申请所看到的例子,纵使有再多的顶级会议发表纪录,
依然极有可能在最后一关被其他有大咖强推的学生打败。
3. Publication:
感觉2 * 1st author top conference paper已经是这个领域这两年的标配(对照亚洲同学的履历),
经过多次投稿与参加会议后发现,这两年全世界CS领域对于AI相关conference的投稿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
今年CVPR总共收了9xx篇文章,约莫是去年的1.5倍,跟10年前比起来甚至到了10倍之余,
要如何在茫茫顶级会议论文海中站出来就显得很重要。
因此,我觉得Publication已经不单单是做好论文这一回事,可以参考以下强化Publication的方式:
(1)文章上了后不代表结束,紧接着Work行销、Project Page、Blog post、Dataset release、code开源才能增加曝光率。
(2)在各大社群网站或人脉间替自己的作品打广告,这点真的就是国外学者的强项。
(3)到了会议上,不要花太多时间游玩,而是想办法抓住有兴趣的教授进行学术套词、替自己的Work打广告。
最重要的是,Publication多不代表机会越多,与其有很多1st author top conference,不如有1~2篇很有名的Work。
达到标配后,应把时间拿去充实其他面向,例如:Social, Networking, 争取强推, 写Blog post ... etc
4. SOP:
因为服役与英文考试的关系,我只在最后两周不到的时间开始写SOP,感觉影响不太大。
我选择的架构是将过去经历做故事性的描述,并且跟未来想做的方向串起来。
最后在文章的倒数两段提起有兴趣的教授名字,并且解释为什么他跟我会是个good fit。
曾经有位学长跟我提过:
“你可以尝试大胆的在文章中提出这个领域未来的走向”
例如:
“我认为未来的robotic learning不可能只单靠end-to-end的学习方式来解决,
应该要先有visual reasoning的module作为基础,再由rich的visual representation连结到action planning ... ”
我觉得这样的写法看似有点危险,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认同你的观点,
所以以此策略来写作前,必须确保你的想法是否合乎逻辑、是否符合领域的趋势、是否足够exciting。
5. 英文考试:
我认为这部分是我的败笔之二。
T/G的门槛就是在那边,能尽早准备就尽早准备吧。
我一直把重心放在学术研究上而忽略了英文考试的重要性,让我在服役期间才开始准备英文考试,
到后来分数没到又要硬著头皮准备申请文件,老实说非常后悔。
在参加UTA的visit days时,UTA的教授跟我分享他认为Top4的学校比较会收unrejectable的学生,
意思是可以想像committee在审每位申请者的文件时都有个checklist,每一个item代表一个可量化的依据,
例如: 推荐信、Publication、T/G、GPA ...
当你的每个item都足够到(强到)让committee成员帮你打勾,你才有可能是最后站出来的人。
所以志在Top4的人,不要轻忽了任何一个环节,不要有Publication强到可以盖过其它缺点的侥幸。
当然有些例子除外,例如UW CSE今年审申请文件的学长透露委员会请他们不要把T/G当作硬门槛刷人。
计划:
1. 指导教授与实验室环境影响很大:
还记得第一次踏进硕士班老板的办公室跟他聊的第一件事就是我想出国念PhD,
这位圣人教授是刚回国任教的助理教授,我很幸运的成为他的第一位硕士生,
他了解我的生涯规划后,帮我分析了我当时的背景以及国外(美国)学术环境的现况。
很快的,他与我拟定了计划,并且给了我相对容易发表(更前瞻性)的方向。
虽然往后的日子也经历过不少挫败,但他善于激励人心的特性往往又让我重新燃起更强的斗志。
另外,因为同学、学弟们大都目标一致,实验室的气氛也很好,
大家常常利用晚餐时间一起主持读书会讨论机器学习基石、cs229、cs231n、cs224d、COMPM050/COMPGI13 ... etc
虽然我的第一个project无法顺利在最好的会议上发表,
我的老板还是将我介绍给Stanford Vision and Learning Lab。
我们努力的完成第一篇顶级会议发表,接着便顺利前往美国进行访问研究。
2. 增加美国经历:
到了美国以后,除了语言、文化上的冲击外,在Stanford充满各路精英,每个人都干劲十足的环境下,
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那边亚洲人(印度、韩国、中国、台湾)常常工作到很晚、假日也几乎都会来实验室工作,
但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我更善用我的每分每秒,随时避免server处于闲置状态。
参加组会时让我有机会了解Stanford学生, Postdoc, Visiting Scholar, Research Scientist, Professor的想法,
他们也会不时分享他们跟业界接触所得到的最新讯息。
甚至也有机会在组会上present投稿的论文、回答来自各方的问题(被喷),让我从思考面到研究执行面都有直接升等的感觉。
另外,也很幸运的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不论是project上的提点、新问题的讨论、职涯规划的分享。
某些朋友甚至一直到了申请后的今天,都还不停的在交换对于领域与产业未来变化的意见。
虽然说最后申请的结果并没办法让我回到这个组内,我还是十分感激与珍惜这段经历。
我花了比别人多一年的时间读了硕士班(前往美国做研究),
但我不认为我原本的条件背景就足以支撑我拿到现在的offers。
这一年带给我的除了硬条件的增强,我觉得更难能可贵的是往外走的机会。
并且学习珍惜这样子的机会。
在Stanford特别羡慕来在北京清华、上海交通的学生,
他们早在大学时期就有机会到Stanford、Georgia Tech、Cornell做研究。
甚至遇到了来自Toyota公司派来的研究员,公司直接帮他支付2年的所需支出,
还帮忙打包了一台server到实验室供其研究使用。
在Princeton visit days遇到了几个上海交通ACM班的学生,
他们说他们班上的前三名,今年都去了MIT做暑研(虽然后来只有一位录了MIT)。
另外第四、第五名的学生则去了Cornell做暑研。
我想,透过主动联系、connection联系、交换学生等等方式先牵线到美国的研究室,过去访问研究并做出口碑后,
会给同样在台湾完成硕士学位的同学们开启更大的机会。
面试:
这次申请的过程中,我一共面了UTA, Columbia, Princeton。
UTA 1/9
1/6日收到了来台湾访问过的教授的面试邀请,我在回信中问了想讨论的内容,得到以下回复:
“We will mainly chat about your application material, no need to prepare any additional content.”
因此,我只在面试前一小时把教授最新也是和我过去研究主题最相近的论文读完就上了。
面试过程中,教授主要问我CVPR, ICCV, ICRA的Work,内容他听不懂的地方会马上打断。
接着讨论我未来想做的方向,因为我提到想继续往visual forecasting发展,他问了这个project最实际的应用有哪些,
我提到了(1)增加training data, (2)motion planning accordingly。
但他马上问了有没有更直接的应用,例如在Video上。
我开始支支吾吾答了一堆让他不甚满意的答案后,他就直接告诉我或许可以做到Video compression上面。
(面试完后沮丧失眠了一晚 lol)
之后便开始进入了我问问题的阶段,我主要问了实验室未来方向、鼓不鼓励学生summer intern、housing选择 ... etc
最后他告诉我他认为我的状态很好,他会向committee推荐,预计在3周后会有结果。
Columbia 1/10
在1/2寄出套词信后就在隔天收到面试邀请。
教授也在面试前提供想讨论的内容:
“one of your projects, what your research interests are, and your goals for graduate school.”
有了前一次UTA的面试经验后,我特别对这次的面试准备了slides,让自己能有个依循说故事。
面试过程就是我报slides,教授很频繁地打断他听不懂或是他很感兴趣的地方。
之后大概跟我分享了他现在在Google做Research Scientist的方向以及他未来实验室的方向。
接着换我问了许多关于他实验室的问题,例如computing power, how many students you will take?
以及关于Columbia的问题,例如stipend, housing ... etc
最后是关于他个人理念的问题,例如鼓不鼓励学生summer intern, 预期未来毕业学生的出路。
在最后教授说1月底、2月初会再找我聊一波,
后来我跟朋友们的猜测是因为他是新教授,不敢贸然在一开始就发offer。
Princeton 1/15
1/14收到面试邀请,是直接到一个网页上填上一个可以的时间(被填走的时间会消失)。
正式面试前,我只将Columbia的面试slides稍做修改就上了。
因为有前两次的经验,我比较可以知道教授或许在哪个部分会有问题,便对那些部分特别加强解释。
整个过程中很平顺,只有在她感到兴趣的地方停下来由她发表意见。
虽然表定面试过程只有15分钟,我们还是聊了~30分钟,直到她打断说她其实已经delay下一个面试者一段时间了才停下。
最后就是互相祝福后结束面试。
Take Home Msg:
1. Connection(推荐信)最重要!
2. 目前观察起来,2 * 1st author top conference paper已经是亚洲学生的标配。
3. 英文及早准备,不要有靠某一面向(ex: Publication)强到可以盖过其它缺点(ex: T/G)的侥幸。
4. 美国经历十分重要,不要放过出国交换、访问研究、实习的机会。
感谢:
谢谢清大电机孙民老师
谢谢Stanford的老板
谢谢清大资工陈焕宗老师
谢谢Stanford的学长、同office的同学(也是roommate)、不断跟我交换意见的好友、秤职的二作学弟、斐神
谢谢一路上帮助过我的台湾前辈、实验室学弟妹们
谢谢我的家人一路对我的支持与包容
谢谢我的女友Hedy对我的付出与帮助
祝大家顺利!!
作者: sttagomantis (阿宽)   2018-03-21 10:27:00
推推XDD 这id lol
作者: Hitchcock2 (Hitchcock2)   2018-03-21 10:38:00
谢谢分享!恭喜
作者: th1279sky (用百合淹没世界)   2018-03-21 10:51:00
推!
作者: y956403 (寻欢)   2018-03-21 10:56:00
推学长!
作者: amsterdamDK (amsterdam)   2018-03-21 10:56:00
强弱强人
作者: WTF1111 (BBS少看为妙)   2018-03-21 11:10:00
推分享~
作者: q1e5t9u6o3 (好想毕业)   2018-03-21 11:13:00
作者: DarkKnight08 (Bruce Wayne)   2018-03-21 11:18:00
四篇 太销魂 Ph.d. 都可以毕业了
作者: loloso (loloso)   2018-03-21 11:36:00
太狂了
作者: FinStaSJH (一匹狼)   2018-03-21 11:44:00
作者: hiarpu (up)   2018-03-21 11:46:00
推 恭喜
作者: darkbishop (自由山丘上的春树)   2018-03-21 12:05:00
这publications是要吓死谁QQ
作者: JJ1622   2018-03-21 12:11:00
作者: A1ch3mi5t (波霸奶绿微糖去冰)   2018-03-21 12:23:00
作者: andy5656 (andyandy)   2018-03-21 12:30:00
作者: kerkerhaha (交大林志杰)   2018-03-21 12:38:00
好屌...
作者: storym26070 (Luke)   2018-03-21 12:59:00
推,敢问原po最后打算去哪间啊XD
作者: ahahahahah (あああああ)   2018-03-21 13:07:00
连2篇孙老师的lab @@
作者: William8182 (自由羽翼)   2018-03-21 13:09:00
好猛阿恭喜
作者: fishlinghu (令狐瑜)   2018-03-21 13:30:00
这lab太猛了吧 恭喜
作者: jason6582 (jason6582)   2018-03-21 15:15:00
推~~
作者: qazxws (QAZ)   2018-03-21 15:27:00
作者: zody1994   2018-03-21 16:21:00
推!
作者: ccmark (ccmark)   2018-03-21 16:34:00
推!
作者: Telemio (Telemio)   2018-03-21 16:57:00
大开眼界 推
作者: coldman519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凌乱)   2018-03-21 17:05:00
大推CV助教:)
作者: bruce00595 (阿蒲)   2018-03-21 19:55:00
作者: cclsg (cclsg)   2018-03-21 21:14:00
作者: henry40616 (=_______=)   2018-03-21 22:48:00
朝圣
作者: sbL (sbl)   2018-03-21 23:16:00
作者: maxyeah123 (人生好难)   2018-03-21 23:45:00
作者: codotsun (码阳)   2018-03-22 01:55:00
朝圣推
作者: yenchen1994 (穷到只有钱)   2018-03-22 03:32:00
必推豪哥,我的偶像!
作者: dapy4372 (dapy)   2018-03-22 05:26:00
UW CV ML很猛啊!!
作者: leoloveivy (cried)   2018-03-22 09:42:00
神人推CV top conf全中一轮光拿这些会很难去黑洞级公司intern一年半年吗?还是现在cv已经究极竞争了orz想知道楼主考量 希望楼主分享
作者: unmolk (UJ)   2018-03-22 09:52:00
这个publications真的很猛 恭喜原poQQ
作者: Rhomboid (维尼)   2018-03-22 13:01:00
不知你是否是美国公民?如果不是可以开始办EB2-NIW绿卡毕业前拿到绿卡会更棒~
作者: yukimurakyon (Kyon)   2018-03-22 13:23:00
作者: Cprogramming (python邪魔歪道)   2018-03-22 16:42:00
超强
作者: handrew (andrew)   2018-03-23 10:31:00
hao year
作者: olivepalm (olive)   2018-03-23 11:59:00
超强,推!现在TOP3 CS PhD很难上,亚洲学生至少要2篇一作的top会议文章而且还要强推荐信,perfect GPA。据我在美国来自强国北京清华的同学说,北京清华资工系系有超过1/3的大学生出国交换和访问研究,以下是北京清华一个大三学生的profile。这个学生有四篇一作top会议文章(2篇COLT,1篇NIPS,1篇AISTATS)大学平均成绩94.9/100,CMU副教授的强推荐信。如果他申请CS PhD,是很强的竞争者。 https://goo.gl/y1CKnH他还是ACM/ICPC世界总决赛金牌。
作者: sttagomantis (阿宽)   2018-03-23 17:00:00
楼上这个看起来是申TCS的方向 两篇colt好扯orz不过X院不意外了QQ
作者: aaaaajack (丁丁是个人才)   2018-03-24 01:25:00
不用考虑那些特例,姚班每年都有这么几个...他们访问研究倒是常态就是了,这个台湾学生比不上姚班有八成以上大三会去各名校访问研究,而且相比一般的studyabroad program,他们是以访问学者的身分全力研究,而且姚班的名声会让他们更容易被重视
作者: kevinlin311 (想吃太阳饼)   2018-03-24 22:23:00
超强
作者: gmking (帝王之心)   2018-03-26 17:38:00
作者: TOEFLiBT100 (百练自得)   2018-03-27 02:39:00
4篇真的扯 跪着推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