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留美学生花费400万 回本不知何年

楼主: chiao999 (chiao)   2017-08-30 01:41:12
[摘要]吴凯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导:“留美花费500万元,回国后月薪仅5000元”。虽然父母从来没说过让他找份好工作来“回本”,但吴凯常常在心里盘算著什么时候能“回本” 。“我看这辈子是没戏了,我在美国8年花了400万元,我什么时候能挣到400万元?”
回国工作半年后,吴凯还经常做噩梦。梦到自己在面试时刚一开口说话就被面试官声色俱厉地喝令停下。那还不是最恐怖的梦,他曾经梦到自己浑身是血,大声呼救周围却没有一个人,噩梦中惊醒后,他浑身都是汗。
在美国留学8年,吴凯曾铁了心毕业后要留在美国。最终他却选择了回国。“我相信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吴凯说,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让那些打算送孩子到国外读书的家长更理性一些。
戴着黑框眼镜的吴凯看起来十分斯文,27岁的他英语和中文一样流利。吴凯的父母在深圳做五金生意。2008年,读完高二的吴凯被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西蒙商学院金融专业录取,由此开始了留学之旅。
刚到美国,吴凯还是一名17岁的少年。他像一头闯入森林迷了路的小鹿,生活全凭在美国的姑妈安排。一年后开启的大学生活并没有给他带来想像中的兴奋。“我的英语口语算不错的了,但专业课还是非常吃力,像听天书一般。”吴凯前半年最怕的就是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他感觉有些吃不消,他只好又专门上了一个课外培训班。
“我快忘了妈妈长什么样”
课堂上,吴凯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隔阂,上课时都是留学生坐在一边,本地学生坐在另一边,白人学生坐在一起,黑人学生坐在一起,作为班上仅有的一名华人面孔,吴凯感受到了孤立。一次在分组讨论时,没有人愿意和吴凯分在一个组,他希望加入另外一个南美和非洲学生的组,但也遭到拒绝。那段时间,吴凯情绪低落,有了退学的打算。他向学校的华人留学生组织寻求心理辅导,在几位学姐的鼓励下,才放弃了退学的想法。
吴凯有一次专门问了几名美国学生,为什么对中国留学生有偏见,对方的回答是中国学生不守秩序,喜欢开豪车炫富。但在吴凯看来,这是他们傲慢的偏见。“在美国校园里,开豪车的中国人很少,我认识的中国留学生,素质都很高。”
读了一年大学,吴凯发现自己的交往圈子还是中国留学生,没有一个美国朋友。“可能因为文化的原因,中国留学生周末会一起做饭吃,唱K。”
在美国4年,父母只来看过他两次,“我快忘了妈妈长啥样了。我连想他们的时间都没有了。”
一天收到三封拒绝信
大四这一年,吴凯曾经连续3个月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都是在图书馆、宿舍两点一线,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交给导师后,导师觉得选题没有新意,反复更换,他的第五个选题才被老师认可。
与论文同时进行的是找工作。吴凯唯一的优势是英语口语不错,但这在美国根本不是优势。最频繁的时候,吴凯一天有4家单位的面试,上午、下午各两场。但面试对他来说是一件特别打击自信心的事,有时,他一天会收到3封拒绝信,到后来他不敢点开邮件了。2013年7月,他去面试一家名叫金融数据分析公司,刚把自己的简历唸到一半,坐在他斜对面的面试官就让他停下,说面试结束了。“没给任何理由。”吴凯摊开手,做无奈状。
那半年,吴凯整整瘦了30斤,父亲也每天几个电话催问他工作和论文的事情。父亲要求他留在美国,母亲则支持他回国。
为工作签证而疯狂
如果要留在美国工作,就必须取得 H1B工作签证。 H1B 工作签证每年有6.5万个,还有2万个给硕士以上学位的留学生 ,加在一起是8.5万个。2016年,中国学生的中签率是8.4%,首次参与抽签中签率更低,在5%以下。“研究生中签率高一些,大约是33%。”
“H1B抽签真的是决定命运的时刻,抽中了,皆大欢喜,可以接父母过来美国旅游一趟,抽不中,整个前途都会蒙上阴影,连死的心都有了。这意味着,你可能要在一年之内离开美国。”
2013年,吴凯在第一次抽签中落选了。左思右想,他不得不申请继续去读研究生,这是他最后留在美国的机会了。“很多留学生原本没有打算在美国读研究生,但因为研究生的H1B中签率会高很多,所以,不得不选择去读研究生。但读硕士,每年又要花40万元。”
“我相信回国是正确的选择”
2015年,吴凯硕士毕业。这一次,他决定不再申请H1B抽签,他要回国。吴凯发现,如今海归的含金量在下降,如果应聘的是一份并不注重海外经历的工作,留学生的优势反而会成为劣势,因为海归没有在中国工作的经历。
但吴凯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中国现在机会非常多,起点低一点不是问题,总比待在美国当边缘人要好。“我相信回国是个正确的选择。如果我的工作经验不够,可以积累。”
吴凯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导:“留美花费500万元,回国后月薪仅5000元”。虽然父母从来没说过让他找份好工作来“回本”,但吴凯常常在心里盘算著什么时候能“回本” 。“我看这辈子是没戏了,我在美国8年花了400万元,我什么时候能挣到400万元?”
如今,吴凯在香港找到一份工作,因为他的父母在香港。他的目标是将来能找到一份月薪3万元以上的工作。
说到8年的留学经历,吴凯长叹一口气:“现在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前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国外?为了面子还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挣更多钱?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http://news.qq.com/a/20170412/003755.htm
=======================================
不知各位看到此篇有无任何心得能分享?
从一些不这么成功的例子总是能学到一些教训
我自己看到的是
这出国决定是父母决定的,留在当地的动机不够强。
一个人有过多的选择,容易造成意志不坚。
作者: Faker5566 (不要发废文了好吗)   2017-08-30 01:49:00
没绿卡+唸商院还想回本 怪谁
作者: primary   2017-08-30 01:52:00
机遇很重要...
作者: jackman8585 (jackkk)   2017-08-30 01:52:00
想问一下 文中说回国收入只有5000人民币..是真的吗?如果不是去国外读学店 回国薪水真的还是那么惨吗?
作者: kiwifishcat (会飞的鱼小喵)   2017-08-30 02:08:00
呃中国学生?
作者: KirimaSharo (枕营业纱路)   2017-08-30 02:20:00
香港金融业薪水很高吧 感觉这是个人的问题
作者: happyennovy (喵)   2017-08-30 02:49:00
我觉得他自己也没有想拓展社交圈的意思...我实验室都是白人,他们都会找我出去,你拒绝几次,然后平常见面也不跟大家闲聊几句,本来就会一直当边缘人美国人是那种见面每次闲聊几句,通常一阵子以后就会邀你去他们的社交圈,如果平常连how's everything going? How's your weekend? 都不愿意花几分钟聊一下,当然没朋友...再者商科比起理工科更重视社交,一开始脸皮要厚一点是真的
作者: colalalala (不是你要的)   2017-08-30 03:05:00
美国人很爱闲聊 不闲聊真的打不进他们圈子很多中国学生都只跟自己人混在一起 然后快毕业了再来抱怨自己被当成边缘人 要怪谁?
作者: vvvv037 (蛞蝓)   2017-08-30 03:34:00
这么多年还是边缘人超惨耶!一般来说不太可能发生吧.....
作者: momopipi (累累)   2017-08-30 04:26:00
美国人真的超爱聊 然后超爱约 才来半个月已经无法招架美国也许真的也有很宅很安静的学生 但绝对不在商院里
作者: s9221320 ((@皿@)--C)   2017-08-30 04:30:00
欧美留学基本上如果能得到绿卡 那才叫回本 超高阶职除外
作者: nanalia (娜娜莉 )   2017-08-30 06:11:00
都在拼绿卡...
作者: JustOCD (场外人)   2017-08-30 06:56:00
脸皮厚一点就有朋友啦
作者: kh749 (ReturnTo)   2017-08-30 07:08:00
直觉这篇文章并不单纯,背后有官方立场
作者: roy047 (You'll see)   2017-08-30 07:12:00
美国不吃温良恭俭让那一套的
作者: frank1994012 (tsonga)   2017-08-30 07:50:00
今天去东方超市才看到一群中国人开宾利 跟我说没跑车?
作者: bluebluelan (新阴流大目录免许皆传)   2017-08-30 08:04:00
那你怎么不看其他人开什么车 嗯? 说得好像每个人都开超跑一样
作者: thid5335 (討推專家)   2017-08-30 09:49:00
这篇文蛮久了吧
作者: fallforward (life)   2017-08-30 10:46:00
女生在美国再自闭都一堆人约和聊天,男生就去吃X吧
作者: Linethan (我要什麼?)   2017-08-30 10:47:00
留学本来就不保证不会亏本 这就像投资一样 必有风险有赚有赔 自以为出国留学回来一定有好工作赚得多 才是不正确的想法
作者: jammy50605 (小刀)   2017-08-30 11:44:00
抱持什么心态出国才重要吧
作者: fasthall (Xen)   2017-08-30 14:24:00
我也觉得这看起来就像官方宣导文章
作者: tomatosoup (番茄汤)   2017-08-30 14:27:00
友人三样本复旦硕,北大硕商科起薪也是5000RMB供参考
作者: rush007 (Buzzer-Beater)   2017-08-30 20:29:00
这是官方宣导文章 注意文章的铺陈 样版味很重
作者: soaping (捡肥皂ing)   2017-08-30 21:14:00
都读商学院了,还不social不是很怪吗?而且这一看就是没想清楚就出国的范例啊…
作者: boblu (六百)   2017-08-30 23:00:00
这篇本身有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点 但请问原po你整篇转贴过来然后最后写了四十个字不到的个人感想分类挂 [心得] 这...??
作者: IhaveU (有妳甘心)   2017-08-31 06:19:00
同意楼上 这不是心得吧? 再来这篇我觉得真的很偏颇...我同意最后一段 就是到底为何出国唸书 不过中国和台湾国情本来就不一样 看这篇的时候不要太全盘相信我没身份没工作经验外加念商学院 还不是一样有拼到好工作失败也有成功 但不应该拿自己的失败去做一个偏颇的结论容易误导后进...等等,如果你是记者那我知道为何你转这篇了
作者: pornstar (迪克)   2017-08-31 07:45:00
H1B中签率那段是3小? 8%怎算出来的? 首次参与抽签为啥会更低?
作者: acgotaku (otaku)   2017-08-31 10:29:00
其实我对那种千方百计要留在美国 就算做很低阶工作的觉得很好笑, 有时候离开美国 舞台说不定更大
作者: s51308xx (阿胤)   2017-08-31 15:30:00
所以你父母到底在深圳还是香港
作者: light20735 (我有嗜睡症..)   2017-09-01 13:52:00
明显是混仙
作者: nofish (小鱼)   2017-09-01 15:34:00
美国人真的很爱聊天 我连去美国"游学 随便乱跟当地学生瞎扯 几次后他们就约我一起去学校社团的露营
作者: strike5566 (好球56)   2017-09-02 08:46:00
样板文真碍眼 有人逼你去吗
作者: as1357975 (杨铠尔)   2017-09-04 07:57:00
个案吧?
作者: PttCraft (WOT NA 怒伯)   2017-09-04 23:53:00
这算心得文???
作者: k47100014 (MIT_No.14)   2017-09-09 08:59:00
面试念简历根本是找死吧? 很明显面试官就是不想听这些我都从最近跟这份工作相关的时事开始分享 然后再提出我对于这件事情的感想或任何idea,至少能让面试官对于我这个人的思考方式或态度有所了解 如果说的方式也合面试官的胃口 面试上的机率就大大提升。出去工作不是在学校做专题交报告 没人想听一个新人唸十分钟的稿而且就算没面试上 面试官也能在茶余饭后跟高层的聊天说今天面试到一个有想法的人 他提出blablabla之类的
作者: ECZEMA (加油!)   2017-09-20 03:56:00
转废文 中国现在巴不得留学生回国 总在放大回国学生的经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