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Interview 大气科学 UCLA/UW

楼主: kuiper2000 (Isaac)   2016-02-29 02:20:40
小弟趁记忆犹新的时候,(也趁著研究做不出来的时候...)
来版上留个纪录,也弥补一下板上数量较少的大气科学相关interview
(以下文长慎入)
Interview program:
UCLA: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NRC rank: 1~3)
UW-Seattle: Atmospheric Sciences (NRC rank:1~2)
背景请参考个人网页: https://sites.google.com/site/q1q2dynamic/2010
前情提要: (why UW and UCLA?)
大气科学的选校,其实跟一般人所认知的"名校"有些出入,
像是Cornell/Stanford/Harvard/UCBerkeley/UChicago这些学校,他们其实是地科系
或者是环工,在大气领域的教授可能并不多。EX:Berkeley只有四个教授做得跟大气科学
相关,所以申请这类的"大众认知名校",可能就必须和地质、化学、海洋更甚至是生科
领域的学生一起竞争本来就不多的名额。(概念有点像师大地科和台大大气之类的)
所以在选择上,我更倾向选择大气领域教授较多的学校,而非单纯响叮当的名校。
当然选择上会出现例外 EX: UCBerkeley 我找的教授是个做String Theory出身,之后
大概觉得人生无趣,改行做大气之后却屌打本来这行的一堆人,这种人就会让我非常想
去朝圣XD
根据NRC ranking,大概整理了下面的表 (括号内是ranking大约震荡的范围)
atmospheric oceanic both Earth Science(<-地科系)
CSU(1-2) UCSB(1-2) UCLA(1-3) Caltech(1)
UW-Seattle(1-2) UCSD(1-2) MIT(3-4) Columbia(1-2)
Penn State(3-4) ... Princeton(5-8) UCBerkeley(1-3)
... ... Harvard(2-3)
[Skype Interview]
这次skype interview的教授,一个是我好朋友介绍的
另外一个是自己寄信联络的,两个都有通过信,其中UCLA的教授很明确的说今年想要
收1-2个学生。UW的教授则是表示对我非常感兴趣,但不确定今年proposal会不会过,
所以还是想认识我一下 (这...XD。
另外补充,建议在面试前,找美国的朋友测试一下skype,否则有可能会出现像我一样
的惨烈状况(后面描述)...= =|||
UCLA (2/25, research field: mid-latitude dynamics)
教授是个年轻的中国人,但非常强...07年PhD毕业,今年年初就从Cornell被挖过去。
Interview一开始,他就建议我先把webcam关掉,不然蛮容易lag的,
果不其然...他讲三秒,我大概有两秒钟听不到声音 (囧rz
后来就改用phone-interview
Phone Interview一开始他就先问我,你想要用中文或英文
我想说毕竟以后出国都要靠英文了,那就爽快一点练练英文吧XD(不过后面有点后悔...)
1.自介
最前面他先介绍了自己的背景以及admission process,然后问我有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也许是我太紧张了,我竟然脱口说出:先让我简单介绍自己一下,老师你可以再
考虑考虑...Orz。他愣了三秒,说OK,就先让我自介。
自介我讲了两句之后,他大概也发现我脑中有背稿XD 他就说:嗯~这个不是那么正式的
interview,只是想单纯跟你聊聊,认识你的背景而已。听完之后我深呼吸了一下,他就
笑了XDD 后面我就开始肆无忌惮地乱讲...= =+,从我现任老板的背景开始说,一路聊到
老板的老板。其中也提到出国做过蛮多次实地观测。
2.Project介绍
后面他就介绍他手上有哪些projects,问了我想做哪个领域。因为在interview 前,我
把他的博士论文和最新发表的文章都唸过了,就提到前阵子台湾很夯的霸王寒流,
对于阻塞高压或割离低压这类非线性的数学问提蛮感兴趣的,但也提到,通常教授都有
经费的考量,经费在哪,问题就在哪(非常现实的层面),所以我的想法其实不是key
factors。(他听完之后深表认同XD)
后来手机讯号不知道为什么变得超级糟...
如果是中文或许我还能猜他说什么,英文就真的悲剧了= =|||
后来有一题他问完,我还没发现他已经说完了(囧rz。教授还一度以为我电话断线
后来我跟他道歉了一下,因为讯号差到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QQ
他大概又重复了两次他的问题之后,我才知道他是在问我PhD毕业之后的规划。
3.未来规划
关于未来规划的部分,我说一般PhD通常毕业后会做一两年的postdoc,不过远程规划
我蛮想去一些作业单位改善数值模式一些基本的物理。也提到因为台湾位于副热带,
很多关于灾害研究的经费都挹注在台风或者是梅雨之上了,但有一些研究已经发现
在暖化下,中纬度天气系统南侵的频率变高,这类极端低温的预报,或者是数值掌握能力
,其实在一般作业单位都还是蛮有限的。教授听了之后觉得这规划蛮有意义的,也表示
我现在的知识背景和特质,蛮符合他想找的,也跟我说正式的消息,大概三周之后会收
到,而我当然也还是可以保有我自己的决定权这样。
UW-Seattle (2/27)
UW跟我面试的是个韩国教授,跟UCLA不一样的是,他研究领域几乎跟我硕士完全重叠。
而有了上次的教训,我这次就学聪明了,先寄个但书给教授,提到这边的讯号可能不太好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用office phone-interview。而这次的面试也比较正式一些
1.简单自介-关于硕论,指导教授,以及参加过的会议
-> 因为在相同领域待蛮久的,所以他也认识我老板,还提到他有次去澳门参加WMO的
会议,印象中好像有看过我。我:(惊!因为之前晚上逛Casino逛太晚,我早上精神
都不是太好,只对两三个讲者有印象。) ,只好呵呵呵尴尬地说:...我那时候还是
菜鸟,所以其实印象并没有很深刻
2.他就开始问我发表的paper内容-(略),因为自己是第一作者,所以必须对这些东西很熟
3.Projects
->这题其实是我从paper把风向带过来的,我提到前面的paper虽然只是应用别人的
方法,但其实是为未来某个projects做铺陈。包含如何从前面实地观测的资料,
到建立数学的统计模型等。而这个projects的manuscript其实我之前联络教授的时候
就有先寄给他看了XD 教授也提出他一些看法。(基本上跟第二题一样,只是要证明
你是这个project的真正参与者)
4.关于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
->这边让我回想起写paper时,和reviewer的攻防战= =|||。他针对一个理论,越问
越深,让我几乎把热带气候动力的鼻祖到现在的最新研究都review了一次。
5.关于funding:
->他去年收了我的同班好朋友,其实我大概也猜到不可能每年都有钱可以收贵松松的
国际学生,他最后跟我说,他现在无法跟我保证什么 (EX:admission)。但就这些
interview的内容,他觉得现在的我能力和知识背景已经远超他当年,就算今年UW
没收我,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可以再次遇到我,希望到时候有合作的机会,所以
先来say hello。(听完这些话,我觉得就算收到UW的rejection也没差了XDDD)
花了三个小时回想,整体架构也有点乱,请版友见谅,也希望能对未来找到这篇文章,
且有志于改进人类福祉的基础科学的学弟妹们有些帮助。m(_ _)m
有问题的也欢迎从连结的脸书联络我,我对水球不太熟。
作者: innatevirus (蓉)   2016-02-29 08:16:00
头推!!!:p
作者: shiauji (消極)   2016-02-29 08:23:00
作者: archiete   2016-02-29 08:36:00
作者: lavifoxbat (花次郎)   2016-02-29 10:09:00
Gang Chen现在做的跟storm track比较有关?
楼主: kuiper2000 (Isaac)   2016-02-29 10:17:00
对,他上一篇发表就用divergent theory和PV conservation的概念诊断中纬度wave activity
作者: ignorant (积云参数化)   2016-02-29 11:51:00
同是大气领域推~祝你录取理想的学校!
作者: questionboy (问题男孩)   2016-03-01 01:16:00
到CSU可以当郭鸿基的学弟啊XD MIT则有吴俊杰
作者: player0440 (聪明机智豆)   2016-03-01 15:54:00
作者: aa91120 (傅杰)   2016-03-02 13:07:00
强者同学推XD
作者: s93015a (水瓶珩)   2016-03-03 18:43:00
推学长
作者: peilin8272 (阿爬)   2016-03-04 18:25:00
推强者学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