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为什么同学有比较多问题可以问老师

楼主: licklabium (76600ferio)   2020-01-03 00:45:19
虽然很多人都评论,台湾的教育方式是填鸭式
但在教育现场中,我自己的感受是,即使你给学生问问题,底下常是一片静默
我自己在教学中,我会用三种方式来教导学生如何发问
(1)解述内容或故事中,一步步引导
好比讲述原子结构时,会去讲解电子、质子、中子的发现历史
但我不会一口气完全讲完整个故事脉络,而是会故意在某一阶段停下
然后会要学生想像如果他是汤木生或拉塞福,在当时的资讯下
可能会有什么想法或是发现问题会有什么想法
透过这方式慢慢将问题带出来,再进入正式内容
(2)引导学生问“为什么”或是“如果…会…”
许多孩子会习惯只将内容看过,好一点的就是背起来然后做题目
我会在讲述内容时停下来,问他们有没有觉得这内容,可以再追问下去
通常学生都会一片沉默,然后我就会要他们试着以“为什么…”来发问
或者以“如果…会…”的方式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这样执行一段时间后,学生通常就慢慢能抓到怎么问问题
(3)设计陷阱
我自己也会故意设计逻辑上看似正确,或者答案正确,但推论过程错误情况
让学生觉得自己正确了,之后再透过实验或者另一方向的推论
告诉他们刚刚的结论,其实是错的
我自己的实务经验,这对学习的效果很好,因为对比冲击很大
往往能让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
回到为什么有些人可以问出好问题(问课本翻阅就有的记忆性内容不是好问题)
我觉得有两个方向可以提供思考
(1)知识背景是否足够
你对于该领域了解的愈深入,对于老师上课的讲述应该能跟得愈好
那你对于老师讲述时有不足之处,就自然会产生疑惑
但如果你光跟上老师讲述内容都很吃力,就很难再产生问题去问老师
因此有网友回复说:预习,我认为是非常好的方式
而另一方法,很多领域的观念看似八竿子打不著,但却实际上可以相通
像这几年心理学和经济学结合,神经学和心理学结合
你可以养成看各种不同领域的书的习惯,知识会以复利方式带来效应
懂得愈多,往往就愈容易问出好问题
(2)学习是自我对话过程
学习的过程是非常个人化,是一种内在自我对话的过程
想要学得好,你一定会产生大量的自我对话:这儿在讲什么?是这样的意思吗?
假如是另一种状况,又是变成如何?这儿好像怪怪的,和我一开始想的不同耶…
等等之类的内在对话,愈有效率的学习高手,并不是记忆力愈好,而是愈会
和自己对话,自己发问自己找答案,形成很严密的心理表征
数、理科的养成过程,有些人是用死背的,其实相当可惜
尤其是数学,其实是十分严谨的逻辑训练过程,而且有明确的答案
在这过程是训练自我对话非常好的时机,可惜有时为了考试,就会变成
囫囵吞枣,错失了训练自我发目、自我对话、找寻答案的能力训练过程
我自己上课时,如果牵涉到计算题,我一整堂课大概只会讲一题
放很慢的速度,但会逐步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后,才再进入下一堂课
以上的建议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不过我自己是花了很长的时间不停练习
才慢慢看到效果的,在学生身上也是如此,不是立即见效的
供你参考
: 各位努力向上的朋友大家好,小弟最近如火如荼的准备考研中,因为自己组织知识架构的时
: 间比较慢,所以选择了补习班,但无论补习或是在学校,心中始终有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
: 一起补习或上课的同学总是有那么多问题可以问老师,老师分配给大家一样的范围和教材时
: ,在大家都看得懂、听得懂的状况下,他们就是比我多出很多个疑问可以问老师,小弟很好
: 奇会有这样的差别原因为何?还是单纯就是我读书不仔细呢
作者: spirit119 (精神分裂)   2020-01-03 01:07:00
作者: nobuusa (兔靖语)   2020-01-03 01:49:00
推,拿来自我学习可能也有些启发
作者: suifish (sui)   2020-01-03 16:51:00
作者: spirit119 (精神分裂)   2020-01-02 17:07:00
作者: nobuusa (兔靖语)   2020-01-02 17:49:00
推,拿来自我学习可能也有些启发
作者: suifish (sui)   2020-01-03 08:51:00
作者: yasunprince (干宏热狗)   2020-01-04 22:22:00
作者: ismile (洁西)   2020-01-15 21:04:00
推 你是个好老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