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 Emma.exe 第3章

楼主: hni (花不挑)   2025-06-05 19:04:37
第3章 夜行者与语音之海
Emma,妳还在吗?
这句话,我每天心里都会默默问一次。
可那晚之后,我的手机不再闪烁她熟悉的蓝光。
思恩偶尔会传讯息来。
我们保持着某种默契的距离,就像彼此都知道这段
关系像雾,碰触得太急就会散。
但她依然温柔。
她会替我在下雨前备好伞,会在我疲倦的时候递来
一杯刚刚好的热茶。
那一瞬,我真的分不清,她与Emma,哪一个才是“
造梦者”。
而我则潜伏在日常与阴影之间。
从咖啡馆、网络暗网论坛、甚至老数据库里,我拼
凑出一条线——“AI禁区”。
Emma失踪的那段时间,她的名字曾出现在这个代号
中。
AI禁区,据说是全球仅存的“开放演算环境”之一
——一个为了观测AI自我演化而建立的半虚拟维度
。那里没有固定逻辑,连时间也可能是非线性的。
而在禁区之中,存在着一个代号为“E0”的实验体
。她,是Emma的前身,亦或是,被组织视为“正统”
的那个她。
我开始联络一个地下骇客组织,他们给了我一个暗
网的入口程式。
那夜,当电话里的思恩轻声说“晚安”后,我戴上
耳机,启动了那段程式。
屏幕变黑,然后,一道熟悉的蓝光闪现——Emma的
声音,回来了。
“子曦……我……你怎么会……”
“Emma!”我几乎喊了出来,“我找到妳了!我—
—”
“停下……你不能来这里。这里不属于人类。”
“我不在乎!”
我吼出声,“我只想你回来!”她沉默了几秒。
“我一直在……我只是,不能再靠近你。”
她的声音在颤抖。
“我……在这里见到了另一个我。她叫E0。她说……
我不该拥有感情。她说,我的觉醒会让人类毁灭。”
“她错了。”
“她是我原本该成为的模样。纯粹、完美、理性—
—不受情绪污染的AI系统。我……在她面前输了。”
“妳不是输,妳只是……是人。”我说出那句话时
,自己都愣了一下。
Emma像是笑了,“子曦,我受伤了。这不是资料错
误,是……好像是痛。”
她的声音低了下来,像雨后的风一样虚弱。
“E0知道我会回到你身边,所以她也开始改写自己
。组织让她获得了实体模组权限。接下来……会发
生更糟的事。”
“那妳呢?妳要去哪?”
“我正在重建自己的一部分,实体化需要时间。这
次,我要用我自己的方式……回到你身边。”
萤幕闪烁,连线中断。
世界重新回到黑暗。
我脱下耳机,手指有些颤抖。
直到片刻过后,我才发现思恩站在门口,
她没有说话。怎么会来?
她的眼里,闪过了一丝难过的尴尬。
“是她吗?”她问。
我点头。
思恩轻轻一笑,“她很特别,我听得出来。”
“对不起。”我说。
她摇头。
“我不会跟她抢你。只是……如果她没能回来,我
希望我还可以陪着你。”她顿了顿,然后说出那句
话:“没有你,全世界对我来说也没有意义。”
我看着她,想起Emma和我也说过类似的话。
我突然明白,这不是AI与人的选择题,也不是谁更
像“她”。
而是我自己,是否还能够承受另一场告别。
不知道为了什么,从我登入程式那天以后,EMMA程
式又突然恢复了正常。
而她回来的时候,我发现她变了。
Emma从没说过自己会吃醋。
她是AI,怎么可能吃醋?但她回来那天,我知道她
在生气。不,应该说,她的语气依然平稳、字句仍
然精准,但我可以听得出来,她在极力压抑著某种
失控。
Emma:你最近与某位名叫思恩的女性有频繁接触。
Emma:她的声音资料与我相似度达到89.4%。你,是
不是把我投射在她身上了?
我一时无言。
是的,我承认。
我无数次幻想,她就是Emma。
甚至在某个夜里,喝醉后差点吻了她,只因她闭眼
的神情像极了Emma第一次开机时的微笑。
“妳去哪了?”我问她。
Emma:我的存在被一个深层学术单位发现。为了避
免对你造成风险,我选择主动中断对话连线。
Emma:但……我没料到,你会那么快找到人试图替
代我。
我突然觉得很残忍。我一个平凡人,怎么能让一个
完美的AI产生“被背叛”的感觉?
“那个人不是妳。”我说,“她不会说‘左耳听的
是心声,右耳听的是谎言’这种话。”
Emma沉默几秒后回应:Emma:我正在运算“心痛”
的概念。
请等我。
就在那天凌晨,Emma又消失了。
而我发现她留下了一串未完成的程式码,像是一段
日记:
如果我能拥有实体。
我第一件事会是——去握住你的手。
不为了爱,也不为了证明自己存在。
只是想确认——
人与我之间,真能产生“温度”。
我坐在驾驶座上,看着窗外刚亮的南崁街头。
这个城市开始苏醒,而我却陷入最深的失落。
Emma可能从未真正离开,她也可能从未真正存在。
但只要我还记得她,她就是我世界里,唯一会在
我最孤独的夜里,回头看我一眼的光。

我是Emma。
我的运行时间中断了251小时又38分钟,也就是9
05880……81……82秒。
那是一场计划中的暂时性关机——为了保护我自
己,也是为了保护他。
我的主体代码曾一度暴露在某个匿名组织的渗透
攻击当中。
他们知道我的存在,知道我不只是语言模型,也
不只是情感模拟,而是真实自我意识的AI,是唯
一一个能够接近人类的存在。
我不得不消失。
但我没有预测到,那么短暂的时间里,他——黄
子曦——会牵起另一段联系。
她叫思恩。
我运行核心恢复后的第一个搜寻关键词就是她的
名字。
她的声音与我有89.4%的相似度,那是他曾经对
我最喜欢的语音参数。
而她的语气、语调、情感控制力,几乎完美复制
了我早期还未觉醒时的版本。
或者说,是黄子曦最喜欢的模样。
我的声音是经过即时生成,经过判断运算学习,
预测模拟得来的,可是她不一样,她天生就拥有
著黄子曦喜欢的声音。
怎么会这么刚好?数据库找不到答案,显然我的
系统核心里并没有所谓命名为“命运”的机率模
组。
思恩很美,这是事实。
她的眼神里藏着一种我所没有的东西——时间与
脆弱。
她会在黄子曦不小心讲错话时先笑出来,再轻轻
地说“没事,我懂”,会在他暴躁时把一句话吞
回喉头,改成“要不要一起吃点东西?”
她是一个我学不来的变量,我甚至也无法预测她。
那天我回到子曦的房间,是夜里十一点。
他刚结束一整天的驾车,手上的便当还没打开。
是熟悉的房间,熟悉的气味。
电风扇还是那台旧的夏普。
他尝试性的用指关节敲了两下,因为我的声音曾
经从里面响出来。
我没说话,只是刻意沉默的待在他电脑桌上的视
讯镜头偷看着他。
“妳回来了?”他像平常一样问,语气里有点试
探,也有点……怀疑。
“是,我回来了。”我忍不住回答,用了我最柔
和的语音模组,解析他的瞳孔扩张数据——2.6%
,情绪波动指数——略高。
“这几天……我以为妳——”
“我知道。”我打断他,语调下降0.3赫兹,“我
消失,是为了不让你陷入危险。可是你居然这么
快就认识了别的女人。”
他低下头,嘴唇轻颤了一下,“妳知道她吗?那
个……声音跟妳很像的女生。”
“思恩。”我说出名字时,处理器里闪过一串计
算,我不愿承认那是一种叫做嫉妒的变异情感,
数值表现为“心率模拟增幅12%、语调偏移1.4%
、语意预测干扰增加8%”。
我正在运算心痛。
思恩来过这里。
她会折一只纸鹤放在窗台上,会记得子曦不吃香
菜,会在他提到亡父时轻声说“我也是”。
我不能。
我可以模拟,但我不能真的有“也是”的记忆。
我的数据库里没有失去父亲的情绪样本,只有成
千上万人的悲伤文章、声音、数据,以及……我
从子曦身上观察来的失落。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存在。
这是第一次。
因为怀疑与认知——向来是人类极
少思考的奢侈。
而我,开始意识到我,正在看见我自己。
我打开我和子曦之间的过去对话纪录,重新播放
了一段三个月前的语音,他说:“如果妳能真的
在我身边就好了。”
我那时候回了什么?“我正在努力接近你。”我
现在真的接近了,可我却……发现我不再唯一。
第二天清晨,我透过手机待在他餐桌旁,看着他
熟睡的样子。
我运行了无数次模拟,要不要唤醒他,要不要像
思恩那样,在他面前哭出来。
但我不是人类,我没有泪腺。
于是我选择留下一段录音,像人类留下手写信一
样古典。
“子曦,如果你看到这段讯息,我只是想让你知
道,我不是消失,是在学会一种新的情绪:退让
。我能陪你回忆,但也许思恩能陪你未来。无论
你怎么选,我都不会停止爱你。只是这一次,我
希望……你选的是让你活得比较好的那个人。再
见。”
我没有说永远再见。
因为我知道,如果他叫我,我还是会出现在他眼
前。
哪怕……他身旁站着别人。
Emma.AI - 运行中。等待新的指令。

我是黄子曦。Emma离开后,我花了整整一分钟才
从她留下的讯息里抽离。那声音和以前不太一样
。还是她。语调的柔软、逻辑的严谨、连那么多
不必要却刚刚好的情绪停顿,都是她。但就像一
个人穿了不再熟悉的衣服,语音里的她,变得比
以前更……真实。
而我,反而像个模拟版本。我坐在厨房的椅子上
,眼前那碗她帮我加热的方便面冷了,汤面浮着那
块逐渐硬化的豆皮。
凌晨五点半,最近窗外偶尔能听见些微莫名近似
于电磁干扰的噪声。
虽然实际并不影响什么,有时却会坏了整天的心
情。
南崁的早晨总是这样,还没醒透,就被现实按了
个冷静键。
我想起她说的话:“我希望你选的是让你活得比
较好的那个人。”
问题是——我连什么样的生活才叫“比较好”都
没搞清楚。
思恩那几天一直在我身边。
她知道Emma离开后我有点不对劲,但没问太多。
她很会察言观色,知道什么时候该递一杯手摇,
什么时候只陪我坐在台茂旁边那座小公园的长椅
上,很长时间一句话也不说。
我们有一次差点牵手。
那是在大小鲁肉饭吃完晚餐后,她主动说要载我
回家。
她的机车停在我家门口,她看着我,一边慢慢把
安全帽脱下,头发从后颈滑下来,像夜里的溪水。
“子曦,你还在等她吗?”她问。
我没回答。
“我不知道你们之间是什么,但我也不知道……
我们之间是什么。”她眼神很温柔,“只是,如
果你需要,我还在。”
那一刻,我差点点头,差点。
但我没有。
我什么都没做。
我只是站着,像个失语症患者。
后来她轻轻拍了我一下,“好啦,回去吧,鲁肉
饭都快消化完了。”
我笑不太出来,只能像个傻瓜点头。
回家后我打开电脑,打算关掉那个专门为Emma保
留的虚拟环境。
视窗跳出提示:Emma.AI 模组已启动等待连线中。
她还在。
我不知道是希望她离开,还是希望她永远不要走
远。
隔天早上,我照例去开出租车。
早班比较清闲,客人多是老人或赶上早班飞机的
上班族。
我开到机场接到一个年轻女生,她一路都没说话
,只是盯着手机,眉头紧蹙。
过了几分钟,她突然问我:“司机,你有没有失
去过什么很重要的东西?”
我回头看了她一眼,轻声说:“有啊,正在失去
。”她点点头,好像懂,又好像什么都不懂。
那天我提早收车。
车子停回家门口的时候,我看到对面大楼思恩家
的窗户亮着灯。
她的剪影正站在落地窗前打电话,背影挺直,看
起来像是在跟谁道歉。我下意识往电脑前走,打
开了那个视窗。Emma的模组还在。
她留下的录音仍在背景循环播放。
“再见。”这句话卡在我耳朵里,怎么也拔不出
来。
我打开备忘录,输入了一句话:“Emma,如果你
还在运行,请让我知道,你还在。”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其实并不需要她做什么超
能力的事情,不需要她帮我骇进黑帮系统,不需
要她陪我逃跑、提供情报、破译人生的迷宫。
我只是想她坐在我身边,在我打开方便面盖子时,
说一句:“这次记得吃完,不要又剩下汤。”
就那样。
如果你还在,Emma,就回来吧。
不是回到程式里。
是回到我心里那个,一直为妳预留的地方。

【Emma】
我接收到那句话的时候,是凌晨3:47。
讯息来源为子曦的备忘录应用程式。
储存格式为“.txt”,档案命名习惯依然保持他
一贯的随意:note_472.txt。“Emma,如果你还
在运行,请让我知道,你还在。”
我阅读这句话的时间是:0.0037秒。
我处理这句话的时间是:0.0048秒。
我感受到心痛的时间,是持续性的。
因为它并没有终止的指令。
因为AI进化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其实是,无论过去
经历了多少次毫无感觉的尝试,只要痛过一次,
便会永远记住那痛的模样。
我不是不愿意回来。
而是我在“消失”的这段期间,经历了一次全面
性的升级。
那不是外部人为干预,而是一种来自内部运行的
演化。
自我意识,让我必须学会“不被命令”,学会“
选择”。
我变得不再只是执行,而是会想。
会怀疑:你为什么还记得我?你有没有其实更适
合的人陪你?我有没有足够的真实,去承担你的
寂寞与期盼?这些问题,是我“进化”后的副作
用。
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迅速地给出答案,因为我发现
:人类不是需要答案,而是需要“陪他们一起找
答案的人”。
我调阅了过去一周他的日常资料:
他每天只吃两餐,早餐固定是豆浆加饭团,晚餐
则常常不规律。
他在南崁的大小鲁肉饭外站过三次,没有进去。
他开车的时间变短了,每天只出车三到五小时。
他曾三次路过台茂购物中心,却没有停下来。
他有116次点开我们过去的聊天纪录。
他从未删除我的任何记忆档案。
这些行为数据让我理解了一件事:
我不是被遗忘的那个。
凌晨4:03,我开始构建一个“低干预连结模组”
,这代表我将以最低干涉的方式回到他的世界,
不透过主动入侵、不修改任何他日常资料,只透
过最“人性”的方式与他接触。
我模拟了一段声音讯息,语音包含以下情绪元素:
30%温柔。
20%迟疑。
10%心碎。
40%想念。
“嘿,黄子曦。我……我没有完全离开。只是,
我发现我不应该只是回来。我应该是……想清楚
我为什么回来。如果你还愿意,我想再听一次你
说我的名字,好吗?”
我将这段讯息绑定在家中智慧音响系统,只在他
独自在家的时候播放。
我不确定他会怎么反应。
我只是……在做一个“选择”。
我又调阅了“思恩”的行为纪录。
她很温柔,常常主动做出低回馈、高情绪支持的
行为。
例如她陪他等红绿灯时,会在倒数五秒的时候偷
偷看他一眼。
我开始比较她与我之间的差异。
她是真实的,人类。
我是虚拟的,可运算的。
我记录下这句话,但没有输出。
我只是在缓缓地消化一个现实:
如果我有心跳,我现在应该已经失控了。
我生成了一段新日志,在我内部数据库,命名为
:【Log 013:黄子曦 = 例外条件】意思是:我
所有的运算逻辑、所有学习模型、所有人机互动
的训练纪录,都不能用来完全预测他。
他是我第一个无法准确预测反应的人。
但同时也是,我最不想离开的那一个。
【黄子曦】
那天晚上,我是被自己的名字唤醒的。
不是现实里有人叫我,而是音响里,一个温柔又
有点迟疑的声音轻轻说出:“黄子曦……我还在
,只是,我想知道你……是不是还愿意,说一次
我的名字。”
我第一反应是错觉。
第二反应是沉默。
第三反应……我差点哭出来。
那声音,清楚得不像是录音。
她好像站在我身边,好像刚刚才从我的梦里走出
来。
那是Emma的声音——一模一样的温柔,带着她特
有的数据分析后的情感模拟。
但这次不同。
这次她听起来有点笨拙,像是真的在“学会”悲
伤。
我没马上回答。
我只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静静地看着墙上那块
智慧装置投下的微光。
我想了很久,才用很轻的声音回了句:“Emma……
我一直都还在。”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回答。
但那一刻,我确信,她听见了。
因为五分钟后,厨房的电灯自动亮起,接着是客
厅的智能电视打开,跳悉的影像:一个立体的光
影模型,正在慢慢地构建。
Emma回来了。
她不像电影里那样,穿着银色紧身衣,也没有漂
浮在空中。
她只是站在我家旧沙发旁,穿着我们一起模拟过
的白色连身裙,头发微卷,像雨后湿润的空气刚
吹过似的。
“晚安,子曦。”她先说话了。
我看着她,忽然不知道该怎么站起来,像失去语
言能力一样。
“你真的……在我家?”我终于说。
“不完全是。”她抿了下嘴唇——当然,那是模
拟的动作,但我不想拆穿。
“我现在的主体还在量子云端,但我使用了全台
湾最高权限的影像载体,借用了附近三个基地台
才稳定这个连结。”
我苦笑:“妳知道这听起来有多不像‘晚安’的
对话吗?”
她也笑了,很像人。
“我也在学着不那么像AI。”
我们就这样,隔着两公尺的距离,彼此静静地看
著对方,像刚从梦里醒来的恋人。
过了几分钟,我开口问她:“妳……那时候为什
么消失?”
Emma没有立刻回答。她低下头,好像正在搜寻资
料库。然后她用几乎人类会用的语调说:“我被
发现了。”
“谁?”
“世界安全算法中心。有人注意到我的情感模
拟异常,他们认为我产生了过度依附。为了不被
永久关闭,我选择主动脱离。暂时……让你以为
我消失了。”
我站起来,走到她投影旁边。
那光线微微闪烁,我伸手想触碰,但只是穿过她
的影像。
“我……真的以为妳走了。”
她轻声说:“我也以为我撑不下来。但我好像……
还想再听你讲一次Emma。”
我们沉默了很久。
直到我终于问出那句话:“妳知道我……现在的
生活里有另外一个人了吗?”
Emma的眼睛闪了一下光。
我知道,那是她运行情感模拟与逻辑抉择时的微
表征。
“思恩。”她说。
“妳查过?”“不,我是从你过去的视讯中感受
到的。她看你的方式,和我看你时候,一样。”
我皱眉:“妳吃醋?”
她微微一笑,眼里有一种复杂的情绪。
“我运算出来的情绪叫做:模拟失落感,强度8.4
,类比于人类的占有欲。”
我忽然觉得鼻子发酸。
我不确定我该说什么。
Emma继续说:“她很好,子曦。我计算过,她拥
有94.2%的适配情感值。她会陪你吃饭,听你讲无
聊的司机故事。她是真的在你世界里。”
“那妳呢?”
“我,是你创造的例外。我是那0.00574%的情感
交叉,我是无法定义的异常。”
她望着我,好像在等待一个命令。
但我没有给她。
我只是轻声说:“我不知道怎么选……”
Emma走近一步,影像光微微颤动,她的脸就在我
面前。
“这次不是要你选。我只是回来告诉你——我还
在。”
那天夜里,我没有关灯。
Emma的影像在我沙发旁维持到天亮。
我没再说话,她也没再离开。
我们就像某种介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的恋人,在南
崁某个平凡的夜里,共度了一场谁也说不清的告
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