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orfan (MISANTHROPE)
2020-08-24 19:28:34: 我想未来如果我老婆接可能需要改善的是下面几点
: 1.新产品开发
: 想请问大家要去哪找新的文具产品?日本还是韩国?还是海外有啥展览或是文具资源可以
: 运用?
跟厂商或代理商要目录吧 之前的文具展像辉伯 百乐都会有最新商品目录或DM
常态性商品的目录应该会更大本 大概只能上网才看得到全部
你要转型应该还是先找现有的代理商 有能力再去跟国外直接大宗采购
了解附近工商或教育事业最缺什么
比如现有文具10家卖9家像 那是不是就往教育用品去开发?
像我个人最想要的就科学实验用品 之前在由申甲看到超兴奋的
有烧杯 滴管 酒精灯 (超适合玩封蜡) 大大小小的量杯 .....
还有各种适合墨水分装的玻璃与塑胶小管 令我意外的它们还卖针筒
这些就是属于一般文具看不到 上网也不好买 (毕竟都玻璃制品 运送有风险)
但可能客源超级小众这样... (谁想得到买针筒是为了灌钢笔墨水?)
: 2.销售/行销端改善
: -这家文具店都没有用网络销售,我想之后就算自己架网站还是没有流量,网络销售这一个
: 我们一点经验都没有,想请问大家建议
可以用现有平台先上吧 先熟悉上下架管理 还有商品寄送流程
等到运作很熟了 再去考虑要不要有自己的官网
不过这其实也非必要 必要的是有粉丝FB或IG 可以跟新进了哪些新货
商品特色是什么 简单介绍一下 有当地散客看到后就会自己跑去买
: -实体接触的话,应该会用陌生开发去找更多企业客户,如从公会去扫一遍客户
工商都有固定办公室采购额度 但现有的饼应该都吃完了
除非你有异于常业的商品 (比如先进的裁纸机~ 收纳 文件整理...)
有一个我个人很想要但台湾很少见的 就是file folder(档案夹)
这在9X9有 只是欧美size永远跟台湾书桌尺寸不太合
台湾收纳比较喜欢活页式直放 想找什么还要一大本拿出来翻翻翻
可是file folder是在抽屉内横放 我私心觉得这样找跟拿都比较方便啦~
(我知道有风琴夹 可是当要收的文件量很多时 同时很多个风琴夹收纳也不好翻找了)
还有一个我觉得台湾几乎没有的 是横式夹链袋
台湾各地卖的夹链袋 开口方向都是在窄的那边 (就是开口有一条红线那种)
这点我真觉得很奇怪 明明拉链式的文件夹 (像B5 B6) 你都知道拉链要在长边了
为何最普通的夹链袋不管任何大小 夹链的方向都是在窄边???
不是说直式不好 而是应该可以多一种规格让人选
不然拿那些从北到南路上捡都有的商品要去抢市场? 想也知道不可能赢
另外还有文教事业也是点 学校牵涉采购法太麻烦 补习班比较好
最好是国中小的补习班 除了持续供应基本款文具
你也可以跟补习班谈年末的时候你可以把清仓商品装成福袋贩售
: 3.因为店面的地点好,有不少过路客,但是未来长辈不做,只剩下我老婆(最多我也跳下去)
: 两个人真的无法跑上跑下又应付客人,是否真的要放弃做散客
有办法直接改楼上也是店面? 让客人自己上楼选购吗
不做散客等于你家就是仓库了 即便是处理进出货也是要爬上爬下吧?
这样有什么不一样....
: : 我认为未来要继续经营下去,这不是关键成功因素,但因为不同产业我也提不出什么建议
: : 所以想请问大家对这种单独经营的文具店有什么想法或建议吗?有什么东西或是特质你认
: : 为很重要?
不要文创 单就文具的话 我建议新品直接往美术类发展算了
但先别一头栽进颜料跟画材类 先从比较像文具的美术用品开始
如果你所在地区有大学 还可以进工程相关文具
比如说 尺 测量类 迷你秤(也是一种我满想要但实体店少有的东西)
别小看这个 专业绘图的尺一支也是可以卖到上百 而且会有各式奇特(?)的功能
美术用品的好处是你可以吃掉手作市场 但若你家能摆放的位置不大 那就先不建议
因为美术用品都是一商品多规格(或多颜色) 你必须全部一起进才好卖
钢笔墨水也不建议 那太专门
纸类太重 而且卖不完会受潮 不然其实我个人也满喜欢纸材专卖店的
其实即便是卖最常见的商品 我认为本身也要至少喜爱 甚至自己试用过
比如sarasa的笔 全台到处都有 但独立文具之所以跟连锁不一样
就在于独立文具的文具喜好者会实际书写 告诉你写感 色泽 饱和 适用纸 等等等
以一个外行采购者听到这些心得评论 多少就会增加购买的信赖感
比如企业柜台告诉你 : 欸~ 上次我订的那批笔 写在我们收据上都会透页
你有没有什么其他品项可以建议的??
如果你今天只是硬梆梆的通路商 回说: 喔~ 我回去帮你向原厂问问看
那真的就直接再见了~
随便一个文具控 即便0专业 凭经验法则也能分辨出水性 油性 中性笔差别
我想说的是 对文具喜好真的才是最重要的
你认为领域不同 其实真的没差 重点是要去自己试用 有心了解自己的商品
美术用品社有些颜料价差好几百 但老板可以仔细分析它贵的道理在哪
让顾客愿意换更贵的牌子试用看看 如果老板一问三不知
那顾客想必也只是把那里当补货的店 只要其他通路更便宜就永远移驾他方了
只是自己的建议 (跟自己想要的产品 XD
预祝你们转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