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robel (幼稚教育之父)》之铭言:
: 敝校有国中特教班的学生与高中特教班的学生
: 里面都有不少养护型的学生,具体形容大概是:
: 四肢高张,认知能力低下几乎无法学习,喂食、清洁需全程帮忙、无口语
: 他们的校园生活就是派车专程到府接送到校接送全天候的养护 凭良心说是没有学习效果
: 而特殊生需要的资源,其实非常多。
: 助理人员、交通车、治疗师、教室设备、各种复健、教学器材、冷气、特殊排水系统
: 无障碍设施、学校中心点一楼精华教室全部....等
这类学生,连生活自理都有显著困难,
就算放到特教学校,一样只会被晾著;
充其量可能在有能力分组的课程里可以接受“相对”较多的复健或生活自理训练,
但更值得问的是:若他们需要的是这些,
直接安置在社政系统下的身障照顾机构,
并投注予相当的相关专业人力(治疗师、医护人员、照顾服务员)、
不是更符合他们的生涯发展需求吗?
说穿了,不过是教育行政单位被“融合教育”的口号洗脑,
或盲目接受专家学者对特教教师“多层次教学”的不切实际期待,
以为老师能在一班12-15人的状况下,
同时教好未来可能去支持性就业、庇护工场、小作所或养护机构的学生。
特教学校收到未来转衔能至小作所等级的学生已是极限了,
养护型学生进来只是让家长得到喘息服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