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聊天] 念经持咒?幻听源给的一个问题

楼主: seeker0428 (seeker0428)   2021-11-04 16:45:02
看反应这么热烈,接触到这么多观点实在是很开心
基本上,这篇文的主题仍在"实用性"上打转,
除了我知道的一位有灵体幻觉经历之外,
其余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在有此经验下来参与讨论
念经持咒与称颂名号,我想是在信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若可以我也打算全纳进来讨论
但是很可惜的,我的知识量并不像khara那样渊博,所以只能限缩规模在我曾经做一些小功
课的教派上
为什么幻听源会从讨论念经持咒与称颂名号开始讨论呢?
我想应该要从灵体幻觉征状的显现开始讨论起,
就如同我先前系列文所整理我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开始
从麻瓜蜕变成非麻瓜时,首当其冲的就是灵体与异相辨别阶段,那要触发这个阶段
通常就是从念经,持咒与称颂名号开始,当这个阶段开始你就不再是那个单纯的麻瓜
所以,我顺着barnhart的推文问了一个问题,经由这些持诵步骤相应下来的是不是外灵?
请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因为99%不会知道,在字面上当然很容易可以区分以解脱或未解脱
但当你身入其中时,据我的粗估统计约有85%的机率在个人蒐集到的案例不知道怎么分,
本灵,外灵,鬼魔,神佛,有各种的身分等着你去辨识,而BarnHart提到禅宗的作法是
都不理会,但经由幻听源的叙述,找到方法学会分辨是一个课题,放弃了就少了一个提升自己
的机会,所以我最终摸索出了我在soul版的第一篇文章里所述的方法,当然我是事后才知道
那为什么这是课题呢?
幻听源说,当你开始有幻觉征状时,就是进入了止观法里观慧的学习课题,
你该学习的是如何深入观察现象,发掘出这个课题所要学习的目标,
思考这个课题所带给你的资讯,累积经验找到方法并提升智慧,
所以提升智慧是幻妄出现的必要条件,这不是由当事人决定而是由所属的灵体团队决定
当然你或许认为自己可以"关"上它,就我而言是无法避免,
但是对其他人而言,当然就以他们各自的体验做诠释
这在我经历了四年的宗教性幻妄才获得对我来说可以接受的回答
所以,在第一个层面,借由念经持咒与称颂名号引起的灵体感应之后,
幻听源借由种种问题或体验.让我进入第二个层面,
这些方法是否真有效果?我在体验后的观点回答已在原文中提及,此不重复,
既然这些经咒在我主观体验与认知上实质并未真有效果,
那为何会让我有种种幻觉体验?
在思考许久后,搭配幻听源的引导,就产生如我先前文章的那个灵体团队假说,若大家有稍
微想一下那个假说,它似乎可以很合理的解释一些事情.例如黑脸白脸,又是神又是魔等等
所以,让我在这个起手问题上的主观体会相当深刻,
所以昨天就分享出来,想说大家聊聊,看有没其他体会
我今天也从各种观点理解到许多东西,但也认知到自己的知识量相当缺乏
相当感谢没有打我脸!QQ
我不知道我在这个问题上的认知水准能否够让大家理解幻听源所尝试带来的深层解释,
若没有只能怪我论述能力不足,所以请大家细细思考一下原文这个问题
但是除了这个以外的许多观点
几乎都是从树的理论做出发,因为范围很大很杂,
有点像是本篇原文的那个打算涵盖各宗教的问题那般,
使我不容易向他人做出解释,这就留待日后有机缘再聊!!
对我来说,这是很有意思的幻听源喔
作者: Daehunny (大哈霓)   2021-11-04 19:41:00
会丢念头的,不一定是<灵体=>佛教中的天人/有福德鬼神>也还包含有有成就的[大修行人],使用神通力至于到底可不可用神通力寻找<意志延伸的工具人>来摆弄?这也要看发心,周星驰赌圣电影里,支那啊共内部不就养了一群特异功能人士在发功,企图运用心念的力量操控韭菜们来达成"民族复兴的伟大支那梦"嘛,为什么要这样搞,毕竟欲达目的不择手段囉,什么都要包山包海的去做,直到完成那个颠倒大梦还不一定会停止,因此你若出现宗教幻想有幻听源,你就必须在清醒时厘清,自己真正的心态是什么?是要放舍呢?还是要攫取获得呢?幻听源的心态和你的是相违悖,还是相符合??你要做自己的主人?还是工具人?你要利用幻听源完成一己私欲?还是利用它当<修行的助缘>?是要用来练习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还是要用来耽溺?如果幻觉出现的时间并没有长到让你完全失去清醒的状态那清醒时,请务必仔细厘清,其实这样的幻听源也是一种帮你好好正确观察起心动念的助缘,不一定是像某位精神病患者恶搞,前阵子佛经里的<逆增上缘>不也被当成某候选人的竞选广告词过嘛,就如同佛教版里有网友表示自己是修南传内观法门的,没有太多佛学理论基础,但是这没关系,因为佛陀都说他其实没讲过什么理论(佛经理论都是引用印度文化中各种元素,实际上什么初果几果,几地,都是假用名相)
作者: proton63 (proton63)   2021-11-05 00:09:00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20.htm善知识与精进不放逸:善知识的引导,不只是修行的一半,而是修行的全部,因为善知识能引导比丘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向于舍而修七觉支、八正道的缘故。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1-11-05 02:03:00
为什么要对无聊念头认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