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原创] 明觉易化与无余涅槃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9-08-09 11:42:14
※ [本文转录自 Buddha 看板 #1TJEf5Z- ]
作者: amidha (东岐明) 看板: Buddha
标题: [原创] 明觉易化与无余涅槃
时间: Fri Aug 9 11:36:18 2019
       明觉易化与无余涅槃
    此文试图运用人类现今的科学知识与哲学观念,而以喻说无余涅槃境界
    ;结合佛学“明觉”与易学“易化”之词汇意涵,创造转化易传思想,
    以及借鉴物理学之量子现象与其多世界诠释,阐述无余涅槃明觉易化而
    不显存在的感应变化境界;及兹说明大乘密乘误解的无住涅槃,还陷于
    生命轮回,并非真是究竟解脱境界。
                            东岐明 
  佛教乃是破除无明之觉者教法,其修行目标的终极境界即在无余涅槃的寂灭解脱。
除灭无明,可谓“明”之境界;觉悟遍知,可谓“觉”之境界;两者可以合谓“明觉”
境界。此谓“明觉”并非心性本体,更非《楞严经》所谓本觉心体之说;大乘所谓妙明
圆觉真心乃是尚有我见妄执,不能说明真正无余涅槃境界。
生命延续轮回不止的五蕴生灭变化,其实乃是系结我执的痛苦束缚;譬如烛火燃烧,乃
是火燄束缚变化现象。涅槃寂灭境界是五蕴之灭,是自我之灭,而非一切尽灭;譬如烛
火之灭,只是变化脱离烛火束缚,并非一切变化皆尽消失。是以无余涅槃之寂灭解脱,
是痛苦之灭,是自我之灭,是五蕴之灭,是解脱于生命束缚,而非一切尽皆消灭无余。
南传巴利四部《中部1经/根本法门经》∵记载佛陀举述涅槃相应思量层次,简略化约
可成三类─凡夫、有学、无学。凡夫层次就是尚执自我以为解脱的涅槃相应思量,有学
层次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圣者的涅槃相应思量,无学层次就是四果阿罗汉而又相关于
辟支佛、佛的涅槃相应思量。此经佛陀所谓“涅槃”,是承袭古印度意义用以指称“寂
灭止息”;而无想定与无色界定也有如如不动的寂灭止息境界,所以佛陀以谓凡夫层次
的我执涅槃境界。佛陀此经关于三类涅槃相应思量层次,如下是谓:
∴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01.htm
 【凡夫层次】他认知涅槃为涅槃;认知涅槃为涅槃后,思量涅槃、在涅槃中思量
  、从涅槃思量、思量“涅槃是我的”而欢喜涅槃,那是什么原因呢?我说:‘
  对他来说,未遍知。’
 【有学层次】他证知涅槃为涅槃,证知涅槃为涅槃后,不要思量涅槃、不要在涅
  槃中思量、不要从涅槃思量、不要思量“涅槃是我的”而不要欢喜涅槃,那是
  什么原因呢?我说:‘对他来说,应能遍知。’
 【无学层次】他证知涅槃为涅槃,证知涅槃为涅槃后,不思量涅槃、不在涅槃中
  思量、不从涅槃思量、不思量“涅槃是我的”而不欢喜涅槃,那是什么原因呢
  ?我说:‘对他来说,已遍知。’
   ※           ※           ※
  凡夫层次的涅槃思量,就如大乘密乘所谓“真常我净”的涅槃境界,是误以为涅槃
存有真我自性。于是妄以空无边处的不动行,作为小乘罗汉与辟支佛的涅槃寂灭,是如
《楞严经》所谓‘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于命明中分别精
麤,疏决真伪,因果相酬,唯求感应,背清净道。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
,更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声闻。’‘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
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
堕定性辟支。’更而误以识无边处的不动行,作为圆觉佛地的涅槃寂灭,是应《楞严经
》所谓‘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精真
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圆觉经》所谓‘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觉
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
虚空华,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
故。’
大乘禅宗《达摩血脉论》所谓‘自性真实,非因非果。法即是心义,自心是菩提,自心
是涅槃。’,《六祖坛经》所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
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也是妄以识无边处之
自我清净妙明心体,而误认以为有自性涅槃。
既然妄以空无边处不动定境为小乘涅槃寂灭,而妄以识无边处不动定境为大乘涅槃寂灭
,就会认为不应执守此类自性涅槃寂灭境界,而起种种意念化现众生世界种种作用;以
为可以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虽常起诸妙用而体性恒寂,无所执住而谓“无住涅槃”,
其实只是落于无色界天神生命境界的唯心所现时空万物。
大乘密乘误解以为小乘四果阿罗汉可以“回小向大”,重入轮回而修妙觉佛果;其实是
将出离空无边处定境而自心显现时空万物,以为就是出离小乘涅槃寂灭。大乘密乘误解
以为佛果可以无住涅槃,其实是将出离识无边处定境而自心显现时空万物,以为就是出
离大乘涅槃寂灭。大乘密乘误将无色界不动定境,以为就是涅槃寂灭;而又误认其为无
余涅槃,于是误解以为可以不住涅槃重入轮回;这些不符原始佛法的误解妄见,正对应
著《中部1经/根本法门经》佛陀所述尚有我执的凡夫涅槃层次。所以相应大乘《金刚
经》《圆觉经》《楞严经》以及唯识修行法门,而有如下误解妄见表列,正对应于南传
巴利四部《增支部8集66经/解脱经》∵内容由第一到第五的凡夫解脱次第:
∴ https://agama.buddhason.org/AN/AN1423.htm
  #1RtNBelY (Buddha) [ptt.cc] [原创] 法镜蕴论与八释脱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41239528.A.BE2.html
      1   2   3     4   5     【八解脱之1~5】
    有色者 内无色想 倾向成为  无色界 无色界
    见诸色 见外诸色 唯诸净色  空无边 识无边
     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金刚经》
     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命相 清净觉海   《圆觉‧净诸业障》
 色阴  受阴  想阴  行阴     识阴 本觉妙明真精 《楞严‧卷九、十》
 劫浊  见浊  烦恼浊 众生浊    命浊 湛圆妙觉明心 《楞严‧卷四》
     幻身  幻心  幻尘     幻灭 非幻不灭   《圆觉‧普眼》
   幻妄境界 心如幻者 远离为幻 离远离幻 得无所离   《圆觉‧普贤》
   遣虚存实 舍滥留纯 摄末归本 隐劣显胜 遣相证性   【五重唯识】 
                       菩提自性本自清净  《六祖坛经》
                       自性真实非因非果 《达摩血脉论》
   ※           ※           ※
  上乘《阿毗达摩》的“涅槃”一词,是与“色法”并论的所缘目标。《阿毗达摩》
将慧观生灭所见“究竟法”,分为四类─心、心所、色法、涅槃,而涅槃乃是道心果心
的所缘对象。初二三四果圣者于体验世间法寂灭的道果涅槃境界,尚有受想行识之清净
四蕴,以道心果心体验生灭止息的涅槃对象。此种涅槃体验的心路过程,是种止息生灭
的出世定境,《阿毗达摩》称为“果定”,原始佛经称为“无相心定”,《相应部40
相应9经》∵是谓‘以一切相的不作意,进入后住于无相心定’─道心果心的涅槃对象
乃是无相可见。
∴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1144.htm
未达初果者的无相心定,就是执有我身见的无想定,也对应在前述佛陀所谓‘思量“涅
槃是我的”而欢喜涅槃’的凡夫涅槃层次。初果须陀洹的无相心定,是执有我作见的初
果定;二果斯陀含的无相心定,是执有我所作见的二果定;三果阿那含的无相心定,是
执有我慢势见的三果定;此三者之涅槃体验都是尚涉我执,但却已舍我身见而必然趋向
究竟解脱,所以对应在前述佛陀所谓‘不要思量“涅槃是我的”而不要欢喜涅槃’的有
学涅槃层次。四果阿罗汉的无相心定,是究竟无我的四果定;其涅槃体验已是完全无我
,对应在前述佛陀所谓‘不思量“涅槃是我的”而不欢喜涅槃’的无学涅槃层次。
   凡夫层次▕      有学层次     ▕ 无学层次
    我身见  我作见  我所作见 我慢势见  究竟无我
    无想定  初果定  二果定  三果定   四果定
然而上述无相心定的清净涅槃境界,尚有心识体验存在,并非真正究竟解脱的无余涅槃
。即使四果无相心定涅槃境界的无我清净体验,仍有四果心识存在。四果阿罗汉的心识
存在,即是虽达究竟解脱,却是还有剩余生命,就是所谓“有余涅槃”的无我生命境界
。“无余涅槃”的真正究竟解脱,是心识寂灭而不执涅槃的境界,只有四果阿罗汉入灭
尽定或寿终灭度之后才能达到。然而灭心识流的无余涅槃寂灭,并非一切尽皆消失,只
是生命束缚消失而化明觉,佛陀《长部11经/给哇得经》∵是谓:
∴ https://agama.buddhason.org/DN/DN11.htm
  ‘识不显现,无限而遍发光明。
   地水火风,在此无可安立。
   长短、粗细、浊净、名色,在此破灭无余。
   以识之灭,在此是皆破灭。’
   ※           ※           ※
  佛陀曾在《中部49经/梵天邀请经》《长部11经/给哇得经》讲述无余涅槃寂
灭境界的明觉体验。《中部49经/梵天邀请经》∵相关内容,是佛陀上升到梵天天界
,与大梵天主及天魔魔王辩论法义,而说明无余涅槃境界体验。《长部11经/给哇得
经》相关内容,是佛陀记述回答某位比丘的地水火风四大寂灭问题,而说明无余涅槃境
界体验。两经记载佛陀关于无余涅槃的明觉体验说明,皆有此句(限于BBS所使用的
BIG5码,因而一些非ASCII.巴利语字码,在此改为相似的ASCII.码):
  ‘识不显现,无限而遍发光明。’
  Vinnanam anidassanam, anantam sabbatopabham.
∴ https://agama.buddhason.org/MN/MN049.htm
佛陀此句,是在说明无余涅槃的明觉体验境界,无识可以显现,无限而又遍发光明。“
不显现”anidassanam的巴利语义,是指没有具体化出现。‘识不显现’就是解脱轮回锁
链,而无生命识流的具体出现。‘无限而遍发光明’就是解脱轮回障碍,而无生命执碍
存在的无限而全面遍发光明。“从一切而来的”sabbato+“光明”pabham,此复合词就
在形容:光明是来自一切全面遍发,而非经由某种因缘中心散发遍照。生命轮回境界的
圆觉心识光明,是由自我主体因缘而散发遍照宇宙;无余涅槃境界的明觉无识光明,是
无我无限而一切遍发光明。佛陀此句说明,表示无余涅槃并非就是一切尽皆断灭;生命
之识虽不显现,却是脱离轮回生命执碍而明觉。《中部49经/梵天邀请经》记载大梵
天主质疑佛陀的涅槃解脱修为,将会落入一切断灭的“空无者”“空虚者”。佛陀乃就
回答此句,以及对于明觉现象的体验叙述:
 ‘识不显现,无限而遍发光明:对地不以地性而经验,对水不以水性而经验,对
  火不以火性而经验,对风不以风性而经验,对在生者不以在生者性而经验,对
  诸天神不以诸天神性而经验,对生主神不以生主神性而经验,对梵天不以梵天
  性而经验,对光音天不以光音天性而经验,对遍净天不以遍净天性而经验,对
  广果天不以广果天性而经验,对征服天不以征服天性而经验,对一切不以一切
  性而经验。’
         §“生主神”就是欲界顶主宰天神,“征服天”就是无想天。
佛陀所谓‘对“某”不以“某性”而(被)经验’,是在强调明觉体验不会经验到现象的
存在性,但并非没有经验现象。现象存在性是发生于生命识流,一旦解脱生命轮回而识
不显现,也就没有五蕴显现存在,所以明觉体验乃是不见存在的现象经验。无余涅槃的
明觉体验,既是究竟无我,也无心物法相显现存在,然而仍在经验现象,并非落入一切
断灭空无。《长部11经/给哇得经》就有记载佛陀改正比丘问题的断灭观点,而指明
其正确问题观点:
 ‘比丘!你不应该这么问这问题:
   “大德!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在哪里根除消灭至完全无余呢?”
  比丘!你应该这么问这个问题:
  “在哪里水与地,火与风无安立处?
   在哪里长与短,细与粗、净与不净,在哪里名与色,被破灭无余?”’
比丘所问“根除消灭”nirujjhanti(ni+rujjhanti)与“完全无余”aparisesa(a+pari+
sesa),是指地水火风四大的完全断灭而根绝存在。然而无余涅槃并非一切断灭,所以佛
陀否定比丘的断灭观点,而改正其问题内容,然后回答:
  ‘识不显现,无限而遍发光明。
   地水火风,在此无可安立。
   长短、粗细、浊净、名色,在此破灭无余。
   以识之灭,在此是皆破灭。’
“安立”gadhati,原义是指“稳固立足”,在此用指地水火风的安立存在。所谓‘地水
火风,在此无可安立’,也就是指地水火风四大无法显现存在;这也正就相应前述佛陀
所谓‘对地不以地性而经验,对水不以水性而经验,对火不以火性而经验,对风不以风
性而经验’,表明地水火风并非已然根绝灭尽,而是不以存在显现。
“破灭”uparujjhati(upa+rujjhati)与“无余”asesam(a+sesa+m),就是佛陀用以形容
五蕴无法存在的体验。无余涅槃境界,现象只是无法稳固存在,并非完全断灭消失;所
以佛陀以“无余”asesam改正取代比丘问的“完全无余”aparisesa,而且又以“破灭”
uparujjhati改正取代比丘问的“根除消灭”nirujjhanti。佛陀此谓“破灭无余”就是
指现象存在性之破灭无余;然而无余涅槃境界并非一切现象完全断灭,所以佛陀才会否
定比丘所问“根除消灭至完全无余”。
“以识之灭”的“灭”,其巴利原词是nirodha(ni+rodha),原义是指障碍消失。“涅槃
”nibbana,巴利语义原指“熄灭”,引申而成生命轮回之痛苦止息。所谓‘以识之灭,
在此是皆破灭’就是,五蕴之识灭于无余涅槃,以而一切五蕴存在全都破灭,从而轮回
痛苦也就随之熄灭。
   ※           ※           ※
  无余涅槃之五蕴存在破灭而不显现,乃是无法以世间存在经验描述;所以解脱者灭
度之后的存在问题,也就无法以世间存在之有无经验推测,而成为佛陀教诲的无记问题
《相应部44》∵。‘如来死后存在’‘如来死后不存在’‘如来死后存在且不存在’
‘如来死后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如来死后安立于上述四处之外’《相应部44相应
2经》∵的相关存在有无观点,皆遭佛陀否定;因为这些观点都是基于自我存在经验作
为思维推断基础《相应部44相应7经》∵,而无余涅槃的无我解脱境界并非是以自我
存在经验所能思议推测;因为这些观点都会涉及五蕴存在经验作为认知基础《相应部4
4相应3经》∵,而无余涅槃的寂灭解脱境界并非是以五蕴存在经验所能思议推测,正
如《相应部44相应1经》∵对于色蕴相关之记说:
 ‘当凡以色安立如来时,能安立那如来的色已被舍断,根已被切断,
  就像无根的棕榈树,成为非有,为未来不生之物。’
 ‘从色的名称解脱的如来是甚深的、不能计量的,难被深入了解的,犹如大海,
  “死后如来存在”不适用,“死后如来不存在”不适用,
  “死后如来存在且不存在”不适用,“死后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不适用。’
∴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index.htm#44
∴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1186.htm
∴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1191.htm
∴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1187.htm
∴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1185.htm
数学计量是根基于存在,有所存在就有基本数量之1,而以此无所存在就有空无数量之
0;存在相异就有2,存在之相异变化就显现时间存在;存在相成就有3,存在之相成
变化就显现空间存在;时空存在而万物显现,《序卦传》是谓‘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种种数量皆是基于存在而生,《老子》是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数理
逻辑的是非真假,也是基于存在关系的推论产物;所以一切存在尽皆破灭的无余涅槃,
也就不是数学计量与逻辑推测的思维表述可以具体描述。
无余涅槃之五蕴存在破灭而不显现,也就是一切法相破灭而不显现存在。色法破灭而不
显现存在,心所法破灭而不显现存在,心法破灭而不显现存在;圣者果定所缘之涅槃无
相,也是破灭而不显现存在。一切物相破灭而不显现存在,一切心相破灭而不显现存在
,一切存在法相尽皆破灭而不显现,然而仍以明觉感应易化。轮回生命业识之感应,乃
是基于存在而识知变化,譬如察见事物存在的状态改变而识知变化;然而无余涅槃寂灭
之感应,乃是不见存在而明觉易化,即如上述佛陀讲述明觉体验所谓─识不显现而无限
遍发光明的一切存在破灭。
一切存在破灭,并非一切不存在而断灭,而是一切不发生存在显现,也就是唯有感应变
化而无任何存在显现。完全没有任何存在显现,也就没有任何可供观察立足的识知框架
基础,也就不能识知察见任何变化。譬如物理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其观测基础是建
立于粒子存在的观察确认;如果一切现象皆是波动变化而不见粒子存在,也就无法观测
察见任何波动变化,然而并非就是没有波动变化。
一切存在破灭,也就一切心物不见存在,然而并非相关感应变化完全断灭,就如火燄熄
灭并非一切相关变化皆归断灭。易学以论,感应变化可谓“易化”,心可应“干”,物
可应“坤”,《系辞传》乃依世间存在法相而有相关阐述:心物法相交织显现存在,感
应变化立于其中,心物存在破灭就无法识知察见感应变化显现,感应变化不见显现存在
也就心物止息,是谓:
 ‘乾坤其易之缊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除灭无明,可谓“明”;觉悟遍知,可谓“觉”;感应变化而无存在显现,可谓“易化
”。无余涅槃的一切存在破灭而止息生命轮回,也就可谓“明觉易化”之境界。明觉易
化,既是一切存在破灭之境界,也就不可论以世间存在之相,也就并非本体存有可论,
所以佛学正法思想乃是无本体论之哲学。世间法相尽皆无常,果定涅槃尽皆无相,无余
涅槃明觉易化而破灭一切法相与涅槃无相。
   ※           ※           ※
  无余涅槃不受后有的究竟解脱,就是生命心识的死后断流而不再生,也就相应十二
缘起断绝初始的无明灭而行灭而识灭。十二缘起之行,是指存在法相的发生相续;十二
缘起之识,就是相续存在之流而有生命业识。生命轮回的业识心念之流,若不除灭无明
,则于死后又会再生新的业识之流而再以新生命轮回。每一生命业识之流,就是连串发
生的因缘法相之流。
  #1S0XQrh2 (Buddha) [ptt.cc] [原创] 法镜蕴论与十二缘起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43640757.A.AC2.html
   老死←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无明 【十二缘起】
         死 生          死 生
  ……‥‥‥‥‥‥→‥‥‥‥‥‥〔‥‥‥‥‥→‥‥‥‥‥‥……〕
  过去生          现在生           未来生
每一生命是随过去因缘所造,而未来发展除了过去的因缘影响,还随其自我现在抉择而
开放。自我命运就是生命不断抉择身口意业行的因缘结果,整个生命轮回犹如一条过去
已定而将来未定的生命路线,找不到过去的尽头,若无究竟解脱也找不到未来的尽头。
生命业识之流,即是存在法相于自我因缘果报的相续发生。
  … → ○ → ○ → ○ → ○〔→ ○ → ○ → ○ → …〕
              过去 现在 未来   
未来尚未发生的生命识流,其可能路线可以用神通观察预知;然而随着生命自我抉择倾
向改变,神通预知的未来路线也可能会发生改变。神通预知的可能未来,只是神通者因
缘所感应到生命未来存在的可能发展路线。过去已经发生的时空生命识流,其经由路线
可能被上界的无色界天神他力改变(被改变者的过去不是无色界天神的过去),而被改
变的生命业识会有新的过去路线记忆而不知自己命运曾被改变。
所谓自我,不过就是生命业识之流的执著幻相。无论是改变未来或是过去,整个生命业
识路线都还是必须遵循因果法则;改变生命业识的存在路线,也就改变成另一自我生命
,而再也不是原本路线的自我生命。所以生命无法改变自己的过去命运,只能改变自己
的未来命运。
十二缘起的“无明缘行”,就是无明障碍而开启生命路线限制,显现过去已定的生命存
在路线,以及可能显现将来未定的生命路线。十二缘起的“行缘识”,就是生命路线现
在当下的业识主体发生,然后开始现在今生。十二缘起的其他缘起,就是对应人类今生
生命直至死亡的路线过程。
所有生命业识的存在路线,就是其解脱轮回的囚禁限制;而无余涅槃灭度的不受后有,
也就是解脱于此自我生命路线囚禁限制。所以无余涅槃解脱以后,自我生命路线就此结
束;但并非就是一切断灭,而是感应变化不再受到生命业识路线的限制。譬如就像火燄
熄灭以后,变化不再受到火燄存在的囚禁限制。
无余涅槃的灭度解脱,是从除灭无明根源而断绝十二缘起,业识不现而明觉,存在破灭
而易化,而解脱一切生命存在的囚禁限制。无余涅槃的明觉易化,也就涵摄了不显现的
无限存在可能。对于落入生命业识桎梏囚禁的迷妄者,以其生命路线抉择,才会发生行
为选择的相关是非存在。譬如选择是否救人,而依选择就有两种不同的生命路线;所以
在其生命业识决定的存在路线下,才会有不同的是否救人结果。然而无余涅槃却是涵摄
无限存在可能而了无显现存在,也就容摄无限可能存在路线,而无确定存在路线显现;
上述救人譬例,也就成为是否救人皆于变化可能。所以业识存在,才有生命路线选择存
在;若是业识不显现存在,也就没有选择的生命路线存在。如此存在不现的感应变化境
界,一切生命业识变化皆是可能存在的幻化游戏而已,了无真实可言;随其生命业识之
流的自我认同,亦是无明妄执而已。
譬如就像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当粒子显现存在的相续生起,也就决定其相关的世
界路线,而确定其选择的所处世界;如果皆无粒子显现存在,也就不会被限制于其选择
的世界路线,而感应着所有可能的世界路线变化。所以无余涅槃的灭度解脱境界,是无
限深奥而不能以世间存在经验思议。每个存在都相关无限可能存在,而于无余涅槃又都
是不可显现的无限可能。所以无余涅槃若要强以世间存在经验描述,会是无限的无限的
......─不可思议的完全无限境界。无余涅槃的灭度解脱,既是脱离一切业识障碍与存
在限制,也就没有任何阻碍明觉易化,而感应一切变化遍发光明。轮回境界的成佛光明
,是由佛之身心因缘而广大放射十方世界;然而成佛灭度的无余涅槃境界,乃是明觉易
化于无限而一切遍发光明─不可思议的完全光明境界。所以无余涅槃之明觉易化境界,
正如前述佛陀开示所谓:‘识不显现,无限而遍发光明’。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9A%E4%B8%96%E7%95%8C%E8%AF%A0%E9%87%8A
   ※           ※           ※
  佛教正法的修行解脱,是由世间生命之业识轮回境界开始修持四念处的慧观法门,
入门先证生灭观智而见万法生灭之苦、无常、无我,然后继续次第修证初、二、三、四
果定涅槃之寂灭无相境界。得证四果涅槃即成阿罗汉,可以当生灭度解脱;灭度后即成
无余涅槃而解脱不受后有,也就断绝生命业识之流,灭尽一切自我身心。
无余涅槃之明觉易化境界,本来就是感应变化,虽不显现存在,却非寂住不动。大乘密
乘的似法误解,是将得证无色界定于空无边与识无边的寂静不动,附会于果定涅槃之寂
灭无相境界,而误以为分别就是小乘与大乘的无余涅槃境界。既然误以无色界之空无边
处定与识无边处定为无余涅槃;也就错解以为无色界天神起意识流而显现时空万物现象
,就是不住涅槃、不住生死的“无住涅槃”。其实大乘密乘修证所谓究竟佛果的无住涅
槃,还在佛陀《增支部9集24经/众生住所经》∵记说世间生命之业识轮回境界的第
七众生住处,不过只是相关前述佛陀《增支部8集66经/解脱经》对应识无边处的凡
夫第五解脱次第,而真实无余涅槃乃是相关其对应灭尽定的圣者第八解脱次第。
∴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477.htm
大乘密乘所谓究竟佛果的无住涅槃误解,还在生命存在的轮回境界。然而真正无余涅槃
的明觉易化境界,乃是完全解脱生命存在的生存束缚,一切存在破灭而不发生,自我业
识止息而不再生,《中部49经/梵天邀请经》记载佛陀启示大梵天主而言:
 ‘我以一切而证知一切,证知那所有不以一切之一切性而经验之所及,不发生一切
  ,不发生于一切,不发生于一切之外,不发生一切属于我,不欢迎一切。’
 ‘我见生存之恐怖,及生存者之寻求脱离生存束缚,
  不欢迎任何生存,也不执取其欢喜。’
,以及最终开示天魔魔王而说:
 ‘对如来来说,污染的、再生的、有忧苦的、苦报的、未来被生老死的诸烦恼,
  那些已被舍断,根已被切断,就像无根的棕榈树,成为非有,为未来不生之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