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原创] 法镜蕴论与十二缘起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8-12-01 13:07:10
※ [本文转录自 Buddha 看板 #1S0XQrh2 ]
作者: amidha (东岐明) 看板: Buddha
标题: [原创] 法镜蕴论与十二缘起
时间: Sat Dec 1 13:05:53 2018
      法镜蕴论与十二缘起
                东岐明
  十二缘起是诸佛探究生命苦因的共同见解[01],也就是生命苦因原由的缘起条件,
佛陀《相应部12‧1》有谓:
 ‘比丘们!什么是缘起呢?比丘们!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以行为缘而有识;以识
  为缘而有名色;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处;以六处为缘而有触;以触为缘而有受;
  以受为缘而有渴爱;以渴爱为缘而有取;以取为缘而有有;以有为缘而有生;
  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愁、悲、苦、忧、绝望生起,这样是这整个苦蕴的集,
  比丘们!这被称为缘起。’[02]
所谓“十二缘起”与《阿毗达摩论》“二十四缘”的“缘”是有不同意义,“二十四缘
”是涉及在时间序列下的先后因缘,而“十二缘起”是相关在逻辑关系下的因果条件。
所以“十二缘起”不一定就是涉及时间先后的因果关系,部派佛教时期的说一切有部《
发智论》以“时分缘起”为说,其后《大毘婆沙论》将其诠释为三世二重因果,《俱舍
论》又继承其说而将十二缘起大部份解释为与人类年龄成长有关的人生过程,竟将从“
触”到“取”对应到人生出胎到二十岁后的历程,乃是严重误解,所以水野弘元在《原
始佛教的特质》即谓:
 ‘由于原始经典本身,对十二缘起没有一定的明确解说,且部派佛教以低俗的形
  式误传,所以今日不论是西洋学者之间,或东方佛教学者之间,对十二缘起没
  有一定的解释,而产生种种说法,甚至曾在学界中展开热烈的论战。’[03]
  十二缘起乃是因果条件的缘起关系,有因乃能有果;‘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
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的关系系列,“A缘B”就代表有A的原因条件才会生起有B的结果条件。因为时间也
是种因缘相,并非可以脱离缘起而先验存在;所以整个缘起系列要待诸行现起才会产生
时间,也就是“无明缘行”此项非属时间先后关系,如下表示:
    老死←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无明
    ~~~~~~~~~~~~~~~~~~~~时间|
    ........................................自性|
    ··世界|
    自我|
“无明缘行”生起时间之流,其后“行缘识”生起自性之见,“取缘有”生起时空世界
之相,“有缘生”生起人体自我认知。诸佛皆于人间成佛;所以诸佛悟解宣说的十二缘
起,乃是针对人类生命而言。整个十二缘起的生起系列,其实就对应于一期人类生命的
开始与结束,佛陀《相应部12‧19》有谓:
 ‘比丘们!凡为无明所盖,为渴爱所系,愚痴者的这个身生成。愚痴者的那无明
  未被舍断,那渴爱未被遍灭尽,那是什么原因呢?
  比丘们!愚痴者不曾修为了苦的完全灭尽之梵行,因此,以身体的崩解,愚痴
  者有身体的转生,当存在身体的转生,他不从生、老、死、愁、悲、苦、忧、
  绝望中脱离,我说:“他不从苦脱离。”
  比丘们!凡为无明所盖,为渴爱所系,贤智者的这个身生成。贤智者的那无明
  已被舍断,那渴爱已被遍灭尽,那是什么原因呢?
  比丘们!贤智者已修为了苦的完全灭尽之梵行,因此,由身体崩离,贤智者没
  有身体的转生,当不存在身体的转生,他从生、老、死、愁、悲、苦、忧、绝
  望中脱离,我说:“他从苦脱离。”……’[04]
;而此当生之人身存在,其实并无真我自性,仅是以往旧业造作因缘所致,佛陀《相应
部12‧37》有谓:
 ‘比丘们!这个身体不是你们的,也不是其他人的,比丘们!这是旧业,应该被
  看作被造作的、被思所制造的、能被感受的。
  在那里,比丘们!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善如理作意缘起:“像这样,当这个存在
  了,则有那个;以这个的生起,则那个生起;当这个不存在了,则没有那个;
  以这个的灭,则那个被灭,即: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以行为缘而有识;……
  (中略)这样是这整个苦蕴的集。但就以那无明的无余褪去与灭而行灭;以行
  灭而识灭;……(中略)这样是这整个苦蕴的灭。”’[05]。
 【生缘老死:老死←生】
  人生之生老病死等历程,乃是始于诞生。十二缘起之“生”所指诞生,并非是怀孕
之后的出胎,而是业识入胎即是出生为人。人类生命个体之自我认知,即是始于业识之
投胎诞生。生缘老死,也就是始于业识投胎而有此人其后之人生历程。
 【有缘生:生←有】
  人之诞生,必须要有人类生命的生活世界存在,才能诞生其中。十二缘起之“有”
就是“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之“有”。三有分别对应于欲界、色界、无色界
的生命世界存有,而十二缘起之“有”就是对应于此人的生命世界存有。
  人之生命世界,并非真实有着客观时空世界存在,而是对应于此人因缘而有其相关
时空世界显现存在。客观时空世界存在之相,乃是众生借由生命感觉建构的共识概念世
界;而此人之生命世界,即是与自己存在因缘相关之生活概念世界,即是此人执取之世
界诸有存在。生命真正存在的生活世界,既非实有,亦非虚无,唯依缘起显现,佛陀《
相应部12‧15》有谓:
 ‘迦旃延!这世间多数依于两者:实有的观念与虚无的观念。
  迦旃延!以正确之慧如实见世间集者,对世间没有虚无的观念;迦旃延!以正
  确之慧如实见世间灭者,对世间没有实有的观念。
  迦旃延!这世间多数为攀住、执取、黏着所束缚,但对攀住、执取、心的依处
  、执持、烦恼潜在趋势不攀取、不紧握,不固持“我的真我”的人,对“所生
  起的只是苦的生起;所灭去的只是苦的灭去。”[一事],不困惑、不怀疑,不
  依于他人而智慧在这里生成,迦旃延!这个情形是正见。
  迦旃延!‘一切实有’,这是第一种极端;“一切虚无”,这是第二种极端,
  迦旃延!不往这两个极端,如来处在中间说法:“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以行为
  缘而有识;……(中略)这样是这整个苦蕴的集。但就以那无明的无余褪去与
  灭而行灭;以行灭而识灭;……(中略)这样是这整个苦蕴的灭。”’[06]
 【取缘有:有←取】
  此人生命之世界诸有存在,必须由其心识造想之认知执取。造想执取感觉经验,乃
以建构概念而成世界诸有。十二缘起之“取”,即是相关想蕴造作之取概念相;“取缘
有”即是,此人造想执取感觉经验而建构其生活概念世界诸有,佛陀《相应部12‧4
4》有谓:
 ‘比丘们!什么是世间的集起?缘于眼与色而生起眼识,三者的会合而有触,以
  触为缘而有受,以受为缘而有渴爱,以渴爱为缘而有取,以取为缘而有有,以
  有为缘而有生,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愁、悲、苦、忧、绝望生起,比丘们!
  这是世间的集起。缘于耳与声音……(中略)缘于鼻与气味……缘于舌与味道
  ……缘于身与所触……缘于意与法而生起意识,三者的会合为触,以触为缘而
  有受,……(中略)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愁、悲、苦、忧、绝望生起,比丘
  们!这是世间的集起。……’[07]
 【爱缘取:取←爱】
  此人之以造想执取,乃是由其渴爱贪求所致。渴爱为因,执取为果。
 【受缘爱:爱←受】
  此人之起渴爱贪求,乃是始于感受境遇。感受发生,渴爱随后。十二缘起之“受”
,即是相关受蕴之感受作用;“受缘爱”至“爱缘取”,即是由受蕴感觉而至想蕴执取

 【触缘受:受←触】
  此人之起感受境遇,乃是先起根尘相触;触及发生,感受随后[08]。十二缘起之“
触”,即是色法发生触及六根而尚未达至感受之阶段,即是相关于色蕴之发生作用。
 【六处缘触:触←六处】
  此人之起根尘相触,乃是在于六处之根尘境界存在,即是“眼色、耳声、鼻香、舌
味、身触、意法”六处存在。十二缘起之“六处”,即是基于人类生命而言。人类生命
存于欲界,乃有六处存在;色界初禅仅有“眼色、耳声、身触、意法”四处,色界于初
禅之上仅有“眼色、耳声、意法”三处,无色界仅有“意法”处。
 【名色缘六处:六处←名色】
  此人之六处存在,乃是在于名色存在。名色存在,乃见六处。十二缘起之“名色”
,即是指无色界以下色界欲界之名色分离的有对法相;而无色界无能无所之“灭有对想
”境界,并无名色分离之相。
 【识缘名色:名色←识】
  此人之名色存在,乃是在于识之存在。人间之名色与识,对应五蕴层次如下:
    色  受  想  行  识
    色 | ‥‥‥名‥‥‥ | 识
此种关系,对应于佛陀《相应部12‧2》之谓:
 ‘而,比丘们!什么是名色?受、想、思、触、作意,这被称为名;四大与四大
  之所造色,这被称为色,这样,这名与这色,比丘们!这被称为名色。
  而,比丘们!什么是识?有这六类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比丘们!这被称为识。’[09]
在无明轮回而诸行变化的时间境界下,识与名色之相互依存,乃是时间境界下之终极因
缘法相;故而佛陀《长部15》有谓:
 ‘阿难!像这样,以名色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以名色为缘而有触;
  以触为缘而有受;以受为缘而有渴爱;以渴爱为缘而有取;以取为缘而有有;
  以有为缘而有生;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愁、悲、苦、忧、绝望生起,这样是
  这整个苦蕴的集。’[10]
、《相应部12‧65》有谓:
 ‘这识转回,往前不超越名色,就这个范围,可能被生、老去、死去;可能去世
  、再生,即:以名色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处;
  以六处为缘而有触……(中略)这样是这整个苦蕴的集。’[11]
舍利弗《相应部12‧67》也谓:
 ‘学友!犹如两把芦苇束辗转相依而得立。同样的,学友!以名色为缘而有识;
  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处;以六处为缘而有触……(中略)这
  样是这整个苦蕴的集。
  学友!如果拉开那(两把)芦苇之一,另一束会倒下;如果拉开另一束芦苇,
  (这)一束会倒下。同样的,学友!以名色灭而识灭;以识灭而名色灭,以名色
  灭而六处灭;以六处灭而触灭……(中略)这样是这整个苦蕴的灭。’[12]
  识与名色之对应境界层次关系,《法镜蕴论》相关表列如下[13]:
  
 物相  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命相-空无边 识无边 无所有 非想非. 灭尽定
 色境 ≦ 受境 < 想境 ≦ 行境 < 识境[ 色空 ≦ 受空 < 想空 ≦ 行空 < 识空 ]
 色境 | ‥‥‥‥名境‥‥‥‥ | ‥‥识境‥‥‥‥‥‥‥‥‥‥‥‥‥‥
                            ───────────
 色阴  受阴  想阴  行阴     识阴 本觉妙明真精 《楞严‧卷九、十》
 劫浊  见浊  烦恼浊 众生浊    命浊 湛圆妙觉明心 《楞严‧卷四》
     幻身  幻心  幻尘     幻灭 非幻不灭   《圆觉‧普眼》
众生每期旧生命结束之际,伴随旧生命五蕴之消陨,其生命生活之执取旧有时空世界也
随之消逝,旧有六处名色也随之消逝,而唯余生命业识自性境界。此即密乘中阴救度所
谓中阴身短暂刹那之明空境界,可对应于无色界境界。此种无色界明空觉性境界,即是
一般众生生命死亡最终,脱离其粗质身与意生身而显现无色身之境界[14],也就是舍离
名色而唯识存在之境界。无明众生在时间变化下,业识即刻又起新生命之名色六处,而
再执取新生命生活之新有时空世界,也就诞生其新生命历程。
 【行缘识:识←行】
  此识之存在,乃是在于诸行存在。诸行无常,变化不止,因缘相续,也就产生时间
现象;对应于众生之行,也就在其生命时间下之身行、语行、意行。诸行存在,因缘相
续,也就在时间变化下可见业识存在。十二缘起之“行”,不仅限于五蕴之“行”以“
思”造作,而更涉及识之终极根源,正如《法镜蕴论》表列可见:
 色境 ≦ 受境 < 想境 ≦ 行境 < 识境[ 色空 ≦ 受空 < 想空 ≦ 行空 < 识空]
 色境 | ‥‥‥‥名境‥‥(思) | ‥‥识境‥‥‥‥‥‥‥‥‥‥(行极)
行境之思是镜应于行空之极,而行空即是识境之终极根源,即相关于十二缘起之“行缘
识”─诸行发生,乃存业识。“行缘识”并非时间境界下之因缘,而是条件具足下之缘
起;因为十二缘起之“行”即是时间之源,并不落于时间境界之下。佛陀《相应部12
‧38》有谓:
 ‘比丘们!凡意图,凡计画,凡潜伏者,则有那识存续的所缘;当有所缘时,就
  有识的依止处;当有那识的依止处与增长时,则有未来再生的出生;当有未来
  再生的出生,则有未来的生、老、死、愁、悲、苦、忧、绝望,这样是这整个
  苦蕴的集。’[15]
,其中所谓“意图”、“计画”、“潜伏”是相关诸行发生层次,“则有那识存续的所
缘”是相关时间现象下的业识存在。佛陀《相应部22‧82》又谓:
 ‘比丘!当这么知、这么见时,关于这有识之身与一切身外诸相,
  没有我作、我所作、慢烦恼潜在趋势。’[16]
,而所谓“有识之身”的相关“识我”对应于初果须陀洹应舍的“我身”之见,所谓“
意图”对应于二果斯陀含应舍的“我作”之见,所谓“计画”对应于三果阿那含应舍的
“我所作”之见,所谓“潜伏”对应于四果阿罗汉应舍的“我慢势”(慢烦恼潜在趋势)
之见,而可见如下《法镜蕴论》表列对应:
 物相  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命相[空无边 识无边 无所有 非想非] 灭尽定
 色蕴 ≦ 受蕴 < 想蕴 ≦ 行蕴 < 识蕴[ 色空 ≦ 受空 < 想空 ≦ 行空 < 识空 ]
                  ↑相蕴(超脱道之定境次第)  
                 法镜[ 色镜 ≦ 受镜 < 想镜 ≦ 行镜 < 识镜 ]
                  ↓性蕴(解脱道之慧境次第)
                    色明 ≦ 受明 < 想明 ≦ 行明 < 识明
                    我身  我作  我所作 我慢势
                   【识我】【意图】【计画】【潜伏】
                    无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阿赖耶 须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罗汉
  诸行层次之相应我执,由深而浅是“潜伏”之“我慢势”、“计画”之“我所作”
、“意图”之“我作”,然后有其对应被作的“识我”之“我身”;而此相应我执层次
,也就是修行证果解脱必须逐次破除的无明妄执层次。无明妄执而随观染著,诸行缘识
而幻起自性真我,佛陀《相应部12‧59》有谓:
 ‘比丘们!当在会被结缚的法上住于随观乐味时,则有识的下生;以识为缘而有
  名色,……(中略)这样是这整个苦蕴的集。’[17]
众生每期旧生命结束之际,伴随旧生命五蕴之消陨,其生命生活之执取旧有时空世界也
随之消逝,旧有六处名色也随之消逝,而唯余生命业识自性境界。入解脱流之初二三果
圣者,于此死生境界诸行生灭之际,可以自然进展其慧观功夫,从而于有限轮回转生中
逐步解脱;所以初二三果圣者即使转生在世不修不证,也会在每次命尽死生之际,逐步
趋向解脱,最终到达净居天最高之色究竟天,而在色究竟天命终自然解脱[18]。
 【无明缘行:行←无明】
  诸行之存在,乃是在于无明存在。无明缘行,诸行存在而产生时间现象,所以时间
现象是找不到最初起点,《弥兰王问经‧38》有谓:
 ‘过去的时间、未来的时间、现在的时间之根本都是无明,以无明为缘而行生,
  以行为缘而识生,以识为缘而‘名’、‘色’生,以‘名’、‘色’为缘而六
  处生,以六处为缘而触生,以触为缘而受生,以受为缘而爱生,以爱为缘而取
  生,以取为缘而有生,以有为缘而生生,以生为缘而老、病、死、忧、悲、苦
  、恼等诸苦聚生。就是这样,一切的时间最初的开始起点是无法知悉的。’[19]
然而无明并非真实存在之法,只是佛法用以说明标注生命轮回终极原因的某种理论概念
。既然轮回是缘于妄见染著而导致诸行,佛陀即定义“明”是代表没有妄见染著,而“
无明”是代表有着妄见染著,《相应部12‧25》即以无明之缘起妄见作务之身语意
行而谓:
 ‘阿难!但就以无明的无余褪去与灭,则以此为缘生起自身内乐、苦的身体不存在
  ;以此为缘生起自身内乐、苦的言语不存在;以此为缘生起自身内乐、苦的意不
  存在;……(中略)的田不存在;……(中略)的地不存在;……(中略)的处
  不存在;以此为缘生起自身内乐、苦的作务不存在。’[20]
,《相应部12‧51》解说无明缘行而导致轮回转生乃谓:
 ‘比丘们!如果一个进入了无明的人造作福行,则识有福的转生;如果造作非福行
  ,则识有非福的转生;如果造作不动行,则识有不动的转生。
  比丘们!当比丘的无明已被舍断,明已被生起;以无明的褪去,明的生起,他不
  造作福行,不造作非福行,不造作不动行,当不造作、不制造思时,他在世间中
  不执取任何事物。不执取则不战栗,不战栗就自己证涅槃,他了知:“出生已尽
  ,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21]
“无明”只是佛法概念,用以代表妄见染著而不明真相,并非真实存在之法相;故而佛
陀《相应部12‧30》说明相应轮回缘起之“苦集灭道”四圣谛,便只论及无明以外
的其他十一缘起,而谓:
 ‘比丘们!凡任何沙门或婆罗门不了知老死,不了知老死集,不了知老死灭,不
  了知导向老死灭道迹者,“他们确实将住立于老死的超越”,这是不可能的;
  不了知生……(中略)有……取……渴爱……受……触……六处……名色……
  识……不了知行,不了知行集,不了知行灭,不了知导向行灭道迹者,“他们
  确实将住立于行的超越”,这是不可能的。’[22]
  佛陀《相应部12‧23》即完整说明了由无明轮回而灭尽烦恼的解脱过程而谓:
 ‘比丘们!像这样,以无明为近因而有行;以行为近因而有识;以识为近因而有
  名色;以名色为近因而有六处;以六处为近因而有触;以触为近因而有受;以
  受为近因而有渴爱;以渴爱为近因而有取;以取为近因而有有;以有为近因而
  有生;以生为近因而有苦;以苦为近因而有信;以信为近因而有喜悦;以喜悦
  为近因而有喜;以喜为近因而有宁静;以宁静为近因而有乐;以乐为近因而有
  定;以定为近因而有如实智见;以如实智见为近因而有厌;以厌为近因而有离
  贪;以离贪为近因而有解脱;以解脱为近因而有灭尽智。’[23]
  (苦)老死←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无明
   ↓
   信→喜悦→喜→宁静→乐→定→如实智见→厌→离贪→解脱→灭尽智。
............................................................................
[01] 相应部12相应4经/毘婆尸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75.htm
      ‥‥‥‥‥‥
   相应部12相应10经/乔达摩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81.htm
[02] 相应部12相应1经/缘起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72.htm
[03] 《维基百科》十二因缘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4%BA%8C%E5%9B%A0%E7%BC%98
[04] 相应部12相应19经/贤智者与愚痴者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90.htm
[05] 相应部12相应37经/非你们的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08.htm
[06] 相应部12相应15经/迦旃延氏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86.htm
[07] 相应部12相应44经/世间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15.htm
[08] 相应部12相应25经/地生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96.htm
   相应部12相应26经/优波梵那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97.htm
[09] 相应部12相应2经/解析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73.htm
[10] 长部15经/因缘大经(大品[第二])(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DN/DN15.htm
[11] 相应部12相应65经/城市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36.htm
[12] 相应部12相应67经/芦苇束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38.htm
[13] 《法镜蕴论(初稿)‧稿序》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81640648.A.32D.html
   《法镜蕴论(初稿).法蕴第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81640956.A.3B5.html
   《法镜蕴论(初稿.0).法镜第二》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84737274.A.051.html
[14] 一般来说,粗质身是欲界众生之身,意生身是色界众生之身,无色身是无色界众
生之身。关于此三身观念之佛典出处,可见
   《长部9经/玻得播达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DN/DN09.htm
 ‘玻得播达!有这三种真我取得:粗的真我取得、意所生的真我取得、无色的真
  我取得。玻得播达!什么是粗的真我取得呢?有色的、四大之物、以物质食物
  为食的,这是粗的真我取得。什么是意所生的真我取得呢?有色的、意所生的
  、有所有肢体与小肢,不缺诸根的,这是意所生的真我取得。什么是无色的真
  我取得呢?无色的、想所生的,这是无色的真我取得。’
[15] 相应部12相应38经/思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09.htm
   相应部12相应39经/思经第二(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10.htm
   相应部12相应40经/思经第三(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11.htm
[16] 相应部22相应82经/满月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600.htm
   中部109经/满月大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109.htm
[17] 相应部12相应59经/识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30.htm
[18] 相应部46相应3经/戒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313.htm
   相应部48相应15经/详细经第一(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467.htm
[19] 弥兰王问经‧三十八:过去、现在、未来(乔正一译白话)
   http://www.charity.idv.tw/w/w38.htm
[20] 相应部12相应25经/地生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96.htm
[21] 相应部12相应51经/审虑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22.htm
[22] 相应部12相应30经/沙门婆罗门经第二(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01.htm
   相应部12相应33经/智之事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04.htm
   相应部12相应34经/智之事经第二(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05.htm
   相应部12相应36经/无明为缘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307.htm
[23] 相应部12相应23经/近因经(庄春江译)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294.htm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8-12-01 21:57:00
其实这就将佛法修行历程给简述一遍了这才是真枪实弹的修行跟念普渡经典一点关系也没有念再多咒也无法真实从生死轮回解脱真正减少贪嗔痴,内心真正改变了,往生也可以到善处真正内心的改变带来的境界才是最真实的禅修不只可以整理周遭磁场,自身的烦恼也可以减轻获得自在经由禅修可以获得天眼通、宿命通等神通没有真正去挖自己内心的贪嗔痴,永远就是那个样子念再多咒也没用,贪嗔痴是隐藏在内心的禅修的定力增加以后,对于鬼魔精怪的抵抗力也会增加当然是要功夫的然后对人家下降头符术之类的抵抗力也会增加如果真的有真正去除心中的贪嗔痴,人家欺负你自己业报会比平常重当然一个坏人被欺负,欺负坏人的人业报也不多就是了就像警察捉坏蛋,不会有什么业报当然欺负人就是不对..如果是欺负到有在如实减低贪嗔痴的人会衰~禅修也是在提升自己的价值就对了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8-12-02 18:27:00
知识和实修还是要分清楚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