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rence (坚持自己的理想)》之铭言:
拔罐(转贴文章)
http://nricm2.nricm.edu.tw/pages/show.php?qry_dtnbr=30&qry_dsnbr=262
1. 常见的拔罐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使罐内形成负压,以致罐吸附于皮肤或穴
位,产生温热刺激,使被拔部位有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
治法,盛行于唐朝、明清时期,用于治疗痈疽肿毒。目前大陆上用以协助
风湿痛、胃痛、咳喘、扭伤、腹痛泄泻、神经性皮炎、面瘫、毒虫咬伤、
痈疽之病患克服病痛。
罐的种类很多,有竹罐、陶罐、玻璃罐,亦有用口圈平整光滑的
瓶罐、茶杯或竹筒等。常用的有火罐法、药罐法、水罐法、走罐法、刺血
拔罐法等。火罐法是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乃利用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
出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附着在皮肤上的外治法。
竹罐 玻璃罐
真空抽气罐 真空抽气罐
药罐法也叫煮竹筒法,是把药与竹罐一同煮,趁热急按皮肤或穴
位、患部的外治法。唐朝王寿所著的外台秘要,就已经有煮竹筒法,治疗
结核病的记载,所选取之药,以芳香走窜、疏散风寒、行气活血为主(如
艾叶、紫苏、防风、石菖蒲、白芷、当归、生姜等),操作时要注意把罐
内之药水倒掉,以防止沸水烫伤,然后按压在皮肤上。走罐法是在玻璃罐
口,和患处周围,涂一些润滑油,按病情需要,即时用双手推罐上、下、
左、右滑动的外治法,此法可用以协助腰背窜痛。刺血拔罐法是拔罐与刺
血作用于患部的综合外治法,此法用在痈疽将溃、脓毒无以外发,或挫伤
血肿等。
目前因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医疗器械纷纷出现,拔罐之工
具有用橡皮塞封口的罐子,紧扣在需上罐的部位,再用注射器通过橡皮塞
,抽出罐内空气,使之产生负压,即能吸住皮肤,或用抽气筒套在塑胶罐
的活塞上,将空气吸出,抽气罐渐渐演变为当今的负压罐,也出现了电温
罐、磁罐等。
2. 拔罐部位的选择
人之腰背肌肉平坦,且各脏腑皆在腰背有对应之区域,如肝区、
肺区、脾区、肾区、胃区,故在背腰两侧轮流上罐,不影响工作或休息,
并减少上罐时的疼痛,故为拔罐的最佳选择区;而头部范围小,胸腹部皮
肉嫩,四肢要劳动,除非必要,暂不上罐。
传统中医强调人体之阴阳平衡是藉经络来协调,经络学说中之奇
经八脉,作用如湖泊,有溢蓄调节之作用,协助病人克服疾病,尤其是慢
性病人,更该协助其加强自我调节的功能,故要考虑疏通奇经八脉,尤其
是任督二脉(因其有自己的腧穴)。督脉在背正中的脊椎线上,又以大椎
及腰俞穴所在部位最为重要。
十二经脉中之六条阳经,皆经过大椎,而腰俞穴位在五脏六腑的
下端,故大椎、腰俞为重要的上罐所在;胸前上罐不方便,故疏通任脉时
,以尾闾穴,即尾根区,上罐较适宜。有些病如咳嗽,需在胸腹上罐,在
华盖区开罐才见速效,以迅速止咳;但若轻咳,不如在腰背区开罐,以减
轻疼痛;风寒牙疼、风寒头疼可在尾根区、脐中区上罐;发烧不退有可能
肾水不足,水不能克火,故可在肾区拔火罐,以增强肾功能,疏导肾经,
以助降火。
3. 拔罐留罐时间的长短
拔火罐之吸力要达到一定的要求(也就是病人能承受的最大吸力
),一般来说,也就是皮肤被吸起约2~4公分的高度。留罐时间约5~15分钟
,达到充血性罐或淤血性罐即可,在这几分钟内,有些患者皮肤出现水泡
,又重复上罐者,在罐口部位出现黄、白、赤脓水,有些施术者用针挑破
水泡,加速病气的排除,但要注意防止感染。
有些施术者却加长留罐时间为40分钟,其所依据的理论是在灵枢
‧营卫生会篇,这个章节一文中提到“人受气于谷…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营卫不体,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指出了人体内气血
沿经脉运行一周,约需半小时,一天二十四小时约运行五十周,所以留罐
40分钟,约为气血运行一周的时间,经络各处的病气,就可能由罐口部被
排除。临床上视疾病性质及病体状况灵活运用,例如有些过敏性哮喘、心
下痞硬,拔膻中、巨厥10分钟即起水泡,有的患者因酒后困乏、胃痛、拔
胃脘5分钟即起满水泡,水湿、酒湿、感冒者易起水泡,而有的拔30分钟亦
不见得起泡。
4. 拔罐的方法
临床上依据患者之情况,施术者选用具体的施术方法,以协助病
人。有坐罐法、排罐法、走罐法、闪罐法、熨罐和滚罐,摇罐和转罐、提
罐、发泡罐、针罐、血罐、药罐等。
把形成负压的罐体,吸拔在体表的某一部位,或选好之穴位上,
皮肤及浅层肌肉被吸拔至罐内,吸拔部位有皮肤潮红或皮下瘀血成紫黑色
之情况。此为坐罐法,是最普及也是使用最久之罐法;肩、腰、背、头痛
或疔疽排脓皆适用。依病情久暂及体质不同有轻、中、重三种拔罐法。一
般以单手上提罐体,带动肌肉为度。若用重手手法,留罐时间不宜过久,
以免出现水泡。
排罐是以多个大罐,排列或交错地吸拔于选定部位之一种增强手
法,适用于腰背、胸腹、下肢等肌肉丰厚之处。
走罐又称为行罐、推罐,是在施术部位或火罐口内,涂以适量介
质,罐体拔于皮肤后,循着经络(膀胱经)推拉罐体,可急可缓、可轻可
重,但要柔和,以单手或双手握罐体,下拉上推,与皮肤接触的过程中,
罐口把皮肤刮出红色,适用于急症、热症。直行走罐多用于背部,单手握
罐体,做直线移动,以疏理膀胱经或用于大腿及小腿肚处(股四头肌及比
目鱼肌)。旋转走罐是单手握住罐体,做顺时钟或逆时钟或8字形之旋转,
常用在腰?、腹部或肩关节,可同时疏理多条经脉。走罐要注意罐内应保持
一定程度的负压。
闪罐法是把罐体反复吸拔,开启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通过弹性
的一吸、一启、一紧、一松,形成物理刺激,使皮肤经充血、不充血、再
充血等阶段,循环往复,以改善血液循环,临床上在某处或某一穴位,反
覆吸启30~50次,施术者要随时掌握罐体温度。
熨罐与滚罐法是由闪罐法演化而来。当反复闪罐,罐体发热时适
时将罐体翻转,以烫手之罐底,按到所选部位或穴位,再迅速抬起罐体,
用另一只手掌,按压所熨部位,一方面保护皮肤,一方面使“热”力深透
。而滚罐法是操作者手持罐口,在相应穴位和皮肤上滚动。
摇罐是罐体吸拔穴位后,用手轻按罐底,先顺时针,再逆时针,
轻轻摇动罐体各20~30次,力量要柔和,不宜快。转罐为单手摇罐,向左作
水平转动达90陡180陛A然后再向反方向转动,反复10~20次,以患者能耐
受为度,如此均匀而有节奏的吸拔在皮肤上的罐体,使穴位区域反复受牵
拉,而增加了刺激量。
提罐是缓缓上提罐体,虽有力,但不将罐体拉脱为度,反复上提
拉动皮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痛感,常用在胃痛不适、妇女痛经、肝郁不
舒胁痛、脘部腹闷。
临床上有体瘦、颈短者,很难在斜方肌及颈部吸拔,故在施术部
位(如斜方肌上缘、胫骨前肌群)涂润滑介质,手握罐体,在罐口边缘,
由上向下轻刮,与走罐、闪罐法同时并用。
发泡罐是吸拔部位产生水泡,启开罐后并无痛感,可以针挑破或
不必挑破,1~2天后,组织自行吸收,此法需患者同意,并密切注意、防止
感染。
罐内针,是针刺入特定穴位后,再在针上拔火罐,留针5~10分钟
,选用玻璃火罐,并随时观察罐内变化,此法不得用在胸背,以免造成气
胸。针外罐法是针刺后,起针以火罐吸拔针孔;行坐罐、针挑罐是在选好
的穴位作常规消毒,用针挑破皮肤(刺痕浅)后用罐吸拔。梅花针罐是选
好部位,经常规消毒后,以梅花针叩击,见皮肤潮红,略有血样渗出物,
随后用大号玻璃罐吸拔。血罐是以消毒过之三棱针,刺破皮肤,吸拔出一
定血液。该法适用于风热感冒,急性扭伤,要密切注意出血量,身体弱者
,吸拔时间不可过久,起罐后要涂龙胆紫药水,以防止感染。
药罐法是药与罐同煮,可把活血袪风药,如羌活、独活、当归、
红花、麻黄、艾叶、川椒、川乌、草乌、木瓜置锅内煮沸,再放入竹罐或
木罐煮10~20分钟,取出后罐口朝下,以毛巾紧扣罐口,擦掉罐口热水,立
即吸拔,扣在选定之区域或穴位。
5. 拔罐的临床应用
大陆学者张淳及王滨的临床记载,拔火罐可协助患者克服的适应
症有胃脘痛、腹痛、厌食、泄泻、呃逆、嗳气、便秘、中风、面瘫、精神
情志病、心绞痛、高血压、低血压、咳嗽、哮喘、头痛、颈肩部疼痛、胸
痛、背痛、腰痛、下肢痛、腱鞘囊肿、痛经、经多、经少、经少、经迟、
经闭、漏症、经行头痛、黄褐斑、带症、乳痈、产后身痛、闭尿、遗尿、
瘫痪、肺炎、泄泻、目赤肿痛、溢?(不自主的流眼泪)、荨麻疹、缠腰火
丹(带状?疹)及痤疮等。他们治疗41例风寒外袭型感冒,令患者取坐位,
双手撑床沿,裸露背部,在督脉及膀胱经,涂一层石蜡油,把罐体吸拔于
大椎穴后,手扶罐体,沿督脉缓慢向下推移到至阳穴,再上推到大椎穴,
共6~8次,留罐于大椎穴,同法沿膀胱经,循行于大杼穴与膈俞穴之间。坐
罐留于风门穴,若有咳嗽加拔双侧肺俞,留罐5~8分钟,总有效率95%。
河北省杜豁然及杜洪飞以针、灸配合拔火罐,协助30为痉挛性斜
颈患者。1983年福建省学者协助105位荨麻疹(属中医瘾疹、风疹块之范畴
,临床上可分为风热、风寒及阴血不足等型)患者,取神阙穴,每天拔火
罐三次,每次3~5分钟,三天为一疗程,有效率达96%。大陆学者协助180位
泄泻(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如水样)患者,用闪火罐法,取龟尾穴
(尾椎骨端),留罐5~10分钟,一天一次,疗效显著。